每日优鲜10倍增长的阳谋

虎嗅APP2021-06-10

2004年,Tobias Lutke启动了自己的滑雪板项目Snowdevil,为了提升业绩,Lutke想要建立一个网络店铺,但是市场上的软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此,擅长编程的 Lutke决定自己研发一种电商交易软件,这便有了Shopify这款产品的诞生。

利用Shopify搭建的Snowdevil网店,他们在第一年就成功盈利。然而,Lutke发现,人们对Shopify平台的关注远比对他们网店的关注度更高。于是,他开始将视线转向为打造一款能够帮助人们快速搭建网店的产品,即电商独立站。

事后来看,这无疑是一次极富远见的转型,放眼全球,滑雪服务领域的中大型企业都寥寥无几,但Shopify已悄然坐上全球电商第五的宝座,市值逾千亿美金。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关键节点的战略抉择往往决定了企业十年后的发展。近来,我们看到了又一个类似的案例。

6月9日,每日优鲜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说明书,其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则是详细展示了今年更新的(A+B)x N 战略(A:前置仓即时零售,B:智慧菜场,N:零售云),透露了其在更大的社区零售赛道中的野心。

相比以往,更多人对每日优鲜的理解还停留在生鲜网购。但上市前夕的每日优鲜,悄然了宣告自己的平台化模式,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每日优鲜究竟向资本市场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其战略变化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数字化是基础能力

“水大鱼小”很适合用来形容生鲜行业的现状,这其实有比较深刻的产业根源,主要决定于生鲜行业的以下几条特性:

  • 虽是高频刚需,但价格较为敏感;

  • 带有农产品属性,难以出现品牌溢价;

  • 产品无差异化,竞争激烈;

  • 上下游极度分散,流通链条长,渠道成本高;

  • 运送半径有限,冷链等基础设施不足,损耗高。

生鲜的成本主要集中于租金、人工与损耗。企业若想要提高毛利,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这三大块成本,这是制胜的第一环。

不过,即使单店模型跑通,将其大规模复制也并不简单。多数先行者都倒在了零售死亡谷中——即连锁零售开出很多店后,会造成管理和IT成本上升,致使亏损和负现金流的出现。

其中很大的难点则在于管理,当企业规模小的时候,管理主要依靠人,此时人的精力足够覆盖管理半径;但企业规模扩大后,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很难覆盖管理N个店面、多个环节中各类事无巨细的工作。

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曾言:“在这个行业,生意做得越大,生鲜的成本就越难控制。只要一出现波动,损益模型的数据就变了。”

他看到这个行业里“管得细就特别赚钱,管不细就容易赔钱”,但“赚钱的和不赚钱的,波峰差极大。”实际上波峰波谷之间的差距,就是传统意义上管理能力的差异导致的。

想解决这一困境有两种方式:提升管理能力,或降低管理难度。殊途同归,这两种方式最后的落点,均是将流程与数据透明化,提升监管手段。

而这正是每日优鲜的积累所在。自2014年成立以来,每日优鲜已在16个城市分布631个前置仓,GMV76亿,累计交易用户超3100万,占据前置仓即时零售领域市场份额的28%,在华北地区排名第一。据其官方资料,每日优鲜从2016年起每年在技术上投入数亿元,已经搭建了一个超500人的技术团队。

丰富的数据和算法的积累和迭代,是大量传统零售企业所不具备的能力。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的库存损耗率低于其他三个主要前置仓企业的平均水平。在SKU从2018年的2200多个,翻倍到2020年的超4300个的情况下,其前置仓的整体库存周转天数却从6.1天减少到了3.8天,其中生鲜商品周转天数仅有1.8天。显然不借助数字化和技术的能力,不可能完成这样的管理能力跃迁。

2019年,每日优鲜与腾讯智慧零售展开战略合作,打造了一套涵盖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智能营销的智慧零售网络(Retail AI Network,简称RAIN)。

每日优鲜目前已实现了100%系统自动派单,超过80%的订单前置仓接受后10分钟内被送出。在使用RAIN后,98%的库存补货决策、97%的采购决策和85%的库存周转管理决策都可以由系统自动完成。

核心能力比边界更重要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徐正曾用这句话注解每日优鲜的扩张战略:地代表着公司的商业边界,人代表着公司的核心能力,“我们很容易被边界所诱惑,而忽略了能力本身。通过打边界,得到一种能力,这样的成功是可持续的。”

因此,在成立初期,每日优鲜并没有选择冲GMV,而是把钱投入到核心竞争力上。

在具备数字化的基础能力后,每日优鲜宣布将能力开放给传统菜市场,不仅会改造菜场的硬件设施,还会帮助菜场内的商户做包括营销、备货、CRM在内的数字化增值,并助其实现线上线下的链接。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 CFO 王珺也提到:因为前置仓已经跑通了经济模型,所以公司有了更多的资源来做新的事。前置仓只是每日优鲜的第一步。当做前置仓不担心活下来以后,还是要想怎么样解决行业终极问题。

企业基于过往的服务能力,将以前对内的产品开放并取得成功,这样的商业故事并不鲜见。比如能顶住双十一强大“脉冲”的阿里云足以解决大多数企业的算力需求;在京东C端严苛服务体系下成长的京东物流,基本能让所有B端商家满意。

每日优鲜战略扩张的底层逻辑同样如此,就经营质量而言,据其招股书透露,每日优鲜前置仓业务的平均客单价为94.6元,这一客单价水平为行业第一。

在保持高客单价的同时,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率(履约成本占净营收比)也逐年降低,从2018年的34.9%持续降至2020年的25.7%,履约利润率(毛利率扣除履约费用率)同样位居行业第一。

简而言之,作为刚需的生意,生鲜用户端的需求毋庸置疑,但只有长期的组织能力建设和精细化运营,深耕供应链,企业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爆发。

每日优鲜凭借过去的积累以占据先手,如今其决定将数字化能力溢出,更像是将自己的行业最佳实践、自己的长项用在了最需要被数字化改造的零售环节上。

(A+B)x N 大于A

更关键的是,转型后的每日优鲜,从简单的生鲜电商切换为市场更为广阔的社区零售赛道,增长的天花板被进一步打开了。

从数据层面来看,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社区零售的规模为11.9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时,能够增长到15.7万亿元,这是一个远超淘宝起家的女装、京东起家的3C、美团起家的餐饮的大市场。

而这一市场的线上化有巨大的增量空间。2020年,中国社区零售的线上化渗透率是20.9%,到了2025年,它会增长到45.5%,也就是说社区零售数字化的市场规模会达到7.2万亿元。

这可能是中国未来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一个线上化市场。

在中国,太多企业在讲颠覆传统行业的故事,单以生鲜赛道为例,呆萝卜、吉及鲜、易果生鲜等号称重塑传统生鲜流通渠道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最终都以一地鸡毛收场,不得其法。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即使到现在,线下零售业态仍然占据70%的零售规模,其中商超和菜市场是最主要的业态。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王兴就曾公开表示:“我们应该少谈颠覆,多谈一点创新。整天讲‘颠覆’是没有意义的,‘互联网+’根本上还是要靠创新服务于各行各业,靠互联网、靠IT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各个环节提升体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赋能传统菜市场,要比颠覆传统菜市场更符合这个市场的实际情况。

另一大机会则在于长尾市场。除了北上广深等头部城市的创新外,让更多长尾市场的参与者搭上数字化进程,也是互联网企业的责任。在这一进程中企业自然能分得属于自己的收益。

拼多多就是这个获益逻辑的典型。2016年前后,拼多多凭借下沉市场的海量消费者迅速崛起,大量县域城市的消费者通过拼多多首次网购。在将移动互联网的好处普及给更多消费者的同时,黄峥甚至一度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推上中国首富的位置。

“筑路型公司”转向

归根结底,每日优鲜从垂直自营公司到平台化的转型,其实就是从贸易型公司转向筑路型公司。而它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大的市场里。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前置仓即时零售的行业规模在2025年会增长到3070亿元,但如果是加上智慧菜场(2025年市场规模6000亿)和商超零售云(2025年市场规模1.9万亿),每日优鲜涉足的业务领域规模会达到近3万亿。

横向对比,最相似的便是链家到贝壳的转型。

先从增长的视角而言,如果企业的逻辑局限在业绩怎么每年增长10%或者20%的话,往往会被思维定式困住。但假如企业自问,今后业绩能不能翻10倍,就更容易找到未来的方向。

左晖意识到了这一点,链家的业绩想要翻10倍,就必须从现在的8000家门店扩张到80000家门店,这几乎不可能。

单以员工数为例,链家现有8000家门店约11万员工,假设等比例扩张10倍则是110万员工,但管理难度更是翻了不止10倍,毕竟即使是流水线式生产的富士康也才近80万员工。

为此,自2018年开始,左晖集全链家之力做大贝壳。横向看,从垂直自营到平台交易,市场放大了10倍;纵向看,从买卖行为到居住服务,市场又放大了10倍,这样一来,贝壳相比链家的想象空间直接放大了100倍。

资本市场同样肯定了贝壳的转型,上市后其市值甚至一度超过万科、融创的总和。

在2020年的链家19周年年会上,左晖感慨道:“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其实很多是花很大的成本,很多在今天根本就见不到效果,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呢?我们希望因为有我们存在,让这个行业变得有些不一样。”

每日优鲜的故事与此如出一辙。生鲜电商在过去几十年的经营何其艰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被困在了同一个范式之中。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优化供给侧,提升产业链的经营效率,才能创造出与长周期行业相匹配的长期价值,这是一条很少有前人尝试过的道路。

张小龙在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说: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若从这一视角出发,每日优鲜起码已经成为了一家有生命力的公司。脱离于行业的窠臼,它放弃的也许是10%或者20%增长的可能,却收获了10倍增长的机会,这是属于商业决策的胜利,却更像是一场哲学的修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