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30日,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首日开涨21%,此前给出的IPO发行价为每份ADS 23.50美元。
上市前夕发行规模缩减7成
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夜紧急更新了IPO招股书,据最新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将在美国上市融资的目标降低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即寻求至多融资9440万美元,比原计划融资的3.57亿美元下降了74%,存托股票(ADS) 发行数量也从1400万股砍到了370万股,价格区间为23.50美元至25.50美元。
一周前,叮咚买菜首次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将公开发行14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彼时按照发行价区间上限计算可筹资达到近3.6亿美元。对比之下,最近一次宣布的募资规模缩减至此前额度的四分之一,即总体缩减幅度超70%。
关于叮咚买菜
叮咚买菜总部位于上海,运营着自己的买菜app,消费者可以通过“前置仓”网络购买按需生鲜食品。所谓前置仓,是按照既定策略配置在接近居民区的仓库,确保叮咚买菜能够按照承诺,在三十分钟内送货上门。他们的服务目前已经覆盖了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等一系列主要城市。
叮咚买菜诞生于2017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之前就有多次成功创业的经历,因此很快就吸引了一系列风投资本的支持,包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等,此外诸如老虎环球、高榕资本、达晨财智等也都在公司股东之列。在雄厚的资本支持下,叮咚买菜只用了七个月时间,就让其前置仓数量增长了三倍,达到了345处。
据报道,2020年2月,在新冠病毒疫情大爆发的背景下,叮咚买菜在上海每天都要执行大约30万笔订单,公司当年的总营收也达到了大约17亿美元。截至2021年1月,叮咚买菜的业务已经覆盖全国近三十个城市,拥有大约一千家前置仓,每月用户群达到大约690万。
在这个领域当中,叮咚买菜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盒马、美团买菜、每日优鲜和京东到家等。
财务表现
叮咚买菜近期的财务表现可以大致概括如下:营收高速增长,但疑似已经见顶;运营亏损和净亏损持续扩大,净亏损率起伏不定;烧钱可观,自由现金流依然为负数。
具体而言,2020年当中,叮咚买菜营收达到113.36亿元人民币,较之2019年的38.80亿元猛增192.16%,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38.02亿元,同比增长46.01%。
2020年当中,叮咚买菜运营亏损31.62亿元人民币,较之2019年的17.41亿元扩大78.42%,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运营亏损13.34亿元,同比扩大352.20%。
2020年当中,叮咚买菜净亏损31.75亿元人民币,较之2019年的18.73亿元扩大69.51%,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13.85亿元,同比扩大465.31%。
2020年当中,叮咚买菜净亏损率28.0%,较之2019年的48.3%大幅降低,但是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率又从前一年同期的9.4%猛增到了36.4%。
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咚买菜总负债8.98亿美元,持有现金及等价物9.73亿美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十二个月当中,公司自由现金流-1.55亿美元。
分析评论
按照既定策略,叮咚买菜的利润主要是来自于通过app完成的生鲜食品和其他各种商品的销售,只是目前,他们还远没有到实现盈利的地步,也看不到清晰的路线图,以至于叮咚买菜和其他竞争对手所采用的前置仓模式本身,都不时受到市场观察家们的质疑。
迄今为止,叮咚买菜都未能实现盈利,而且从财务数据看,他们的亏损甚至还有扩大的势头,根本看不到明确的盈利前景。
叮咚买菜所在的市场虽然理论上说来前途远大,但是这里的竞争之激烈和利润率之低也是人尽皆知。比如据报道,叮咚买菜的订单执行成本包括配送费、包装费、物流成本等在内,在2020年内要两倍于订单本身的净营收。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公司的订单数量如何增长,都不足以让叮咚买菜在短期之内扭亏为盈,因为事实就是,订单越多,亏损越大。事实上,前置仓模式本身就是一头“吞金兽”,要控制这种模式的烧钱速度,已经是摆在公司面前的严峻挑战。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