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究竟值不值148亿美元?

互联网怪盗团2021-06-15

终于,Boss直聘上市了。对于这个APP,大部分人最深刻的印象恐怕都是:“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谈!”围绕它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招股时,资本市场就在讨论:80亿美元究竟值不值?没有想到,在上市第一天,股价就飙升了96%;于是现在的问题变成了:148亿美元究竟值不值?

早在2018年,我就认真研究过中国的在线招聘行业——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而言都不陌生。在看到BOSS直聘的招股书之后,有三件事情最吸引我的注意力:

  1. 最近一个季度,BOSS直聘的平均MAU为2490万,2021年3月更是跃升至3060万,在国内招聘平台当中遥遥领先;

  2. 过去一年,BOSS直聘的付费企业用户高达289万家,同样远远高于任何竞争对手的水平;

  3. BOSS直聘基于“直聊”的匹配模式,鼓励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直接接触,从而大大提升了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换句话说,与传统招聘平台相比,BOSS直聘的覆盖面更大,不但服务了更多求职者,也服务了更多的用人单位,特别是前辈们无法覆盖到的中小微企业。它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效率——能够大幅提升招聘活动的时效性和精确性,解决上一代招聘平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目前才走了一小半,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在理论上,中国的招聘市场应该非常庞大。粗略测算一下就知道:中国的非农业就业人口约为5.8亿,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万元,而用人单位往往乐意支付求职者年薪的15-25%为招聘服务付费——由此可以得出2.5万亿以上的庞大市场规模。即便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了,打一个对折,也仍然足以支撑1万亿以上的市场。

现实却是:根据CIC(灼识咨询)估算,2020年中国线上招聘市场的规模仅为551亿元。即便我们假设线下招聘的规模比线上还大几倍,整个招聘市场可能也只有两三千亿的规模,远远达不到哪怕是最保守的天花板。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日本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Recruit的市值为9.6万亿日元,约合885亿美元,比中国所有与招聘有关的上市公司之和还要高2-3倍。而日本仅有75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国则有9亿;日本的企业总数也远远比不上中国。那么问题来了:过去多年,为什么中国的在线招聘行业一直长不大呢?这个理论上限很高的行业,为什么不能像电商、本地生活服务一样,产生许多重量级的平台呢?

在我看来,答案分为两方面,既有产品的原因,也有市场导向的原因:

  • 在产品端,过去二十年国内在线招聘平台的进步非常小,可以说一直就停留在2000年代——以简历为中心,以搜索为主要匹配模式,以HR(人力资源部门)为唯一服务对象。招聘平台的本质就是个简历库,求职者不断地投递简历,HR不断地寻找和下载简历,而双方的接洽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站外方式进行的。

  • 在市场端,国内的3000多万中小企业、7000多万个体工商户几乎没有被招聘平台覆盖,而它们吸纳了中国80%的劳动力就业。你能想象一家小工厂或小餐馆跑到传统招聘网站去招人吗?就算它们乐意,也很难得到满意的服务,因为它们急需的蓝领求职者根本不会去这些网站投简历。

如果你理解了上述两点,就能理解BOSS直聘的意义所在,以及它为何能迅速赶超历史悠久的竞争对手了。因为它在产品端和市场端都做出了根本性的改变。

BOSS直聘的产品模式很简单:“移动 + 智能匹配 + 直聊”:

  1. 完全基于移动端设计产品,更符合移动时代的用户习惯,避免了传统招聘平台从PC端继承下来的历史包袱。

  2. 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提供职位和候选人的精确匹配,以信息流(Feed)推荐模式为核心,而不是传统的搜索模式。打个比方:传统招聘网站就像新闻门户,而BOSS直聘更像今日头条和QQ看点。

  3. 鼓励求职者与老板(招聘决策者)直接聊天,提高前期沟通效率,加快整个招聘流程。与传统招聘网站相比,这就像是从“电子邮件时代”进化到了“微信时代”。

在绝大多数企业里,招聘决策最终是由业务负责人作出的,他们就是BOSS直聘所称的“老板”。BOSS直聘的产品模式的核心,就是让求职者尽快找到合适的“老板”,然后尽快展开实质性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功能的设计当然是很重要的,技术也同样重要——要让求职者“跟老板谈”,首先要让求职者和职位之间实现精确的匹配。2020年,BOSS直聘的研发投入为5.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6.4%,高于互联网行业的平均水平;截止当年年底,研发人员占据员工总数的26.6%。对底层技术能力的持续建设,是整个模式得以跑通的基础。

所以,你会发现:BOSS直聘在2019年的销售及市场费用占营业收入的91.8%,而2020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69.3%。在2019年,它的每一元广告支出会带来1.85元收入,而202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39元。换句话说,BOSS直聘不是依赖无节制的“烧钱”实现发展,它的规模效应是上升的,用户黏性也是上升的。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它确实能够比较高效地解决求职问题。

在市场端,BOSS直聘可以说是围绕着中小企业建立起来的:截止2020年底,它为630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其中520万家是中小企业;而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36万家企业客户!显然,对于数量庞大、品牌薄弱、招聘预算较低的中小企业而言,BOSS直聘的直聊模式不仅是最高效的选择,甚至可能是线上招聘的唯一选择。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咨询过一位资深的制造业HR朋友,他的回答是:“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年要为几十个车间岗位招聘几百个候选人,那你也只有跟我一样天天使用BOSS直聘了。”

当然,中小企业的预算较低,付费能力也较低——但还是可以付费的。过去十二个月,在BOSS直聘的630万家用户中,有289万家付过费,平均客单价约800元。如果你服务的客户数量能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十几倍,那么就算ARPU比平均水平低一些,商业模式仍然是行得通的。那些见识过拼多多VS天猫/京东的投资人,应该能理解我的上述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BOSS直聘服务的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但绝不是没有大客户:《财富》中国500强的所有公司,均是BOSS直聘的客户;阿里、华为、网易等大公司,有数以千亿的BOSS在平台上活动。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任何用人单位都同时需要“批发+零售”的招聘模式。在需要招聘大批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时,直聊模式对大公司仍然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就像是平时习惯了在天猫和京东买东西的城市中产阶级,遇到促销机会也不会拒绝在拼多多买东西。

在上市前夕,BOSS直聘还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亏损正在大幅收窄。更重要的是,它的经营现金流在2020年首次转为正数。对于高速扩张阶段的公司,现金流远远比利润更重要——早年的京东、过去几年的拼多多就是很好的例子。BOSS直聘的获客成本正在下降,而付费企业客户在快速增长,仅仅2020年就同比增长了80.1%。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实现盈亏平衡不会是很遥远的事情。

不过,我认为上市后的BOSS直聘不会急于谋求盈利。中小企业是企业服务领域的“下沉市场”,做“下沉市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急于盈利。太早地提升ARPU值,会导致企业客户数量下降,并且最终影响到C端用户的忠诚度,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是在控制获客成本的同时加强技术投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当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达到临界点之后,盈利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服务于C端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快手都是这样做的,服务于B端下沉市场的BOSS直聘也应该这样做。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翔也认为,BOSS直聘前期的探索,开拓了传统线上招聘服务未曾覆盖的增量市场。目前,BOSS直聘已经证明了其产品模式的普适性,从互联网行业逐渐渗透至全行业,并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因此在2020年实现了收入的翻倍增长。更重要的是,BOSS直聘还改变了以往市场对企业服务(To B)天花板较低的认知,打开了大家对企业服务的想象力。

回到标题里的那个问题:BOSS直聘在上市第一天即获得了148亿美元的市值,说明资本市场目前的情绪很乐观。我们无法判断这个估值在短期或中期是否合理,因为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但是我们可以判断,BOSS直聘的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是有价值的,它对中国招聘行业进行改造的方向是正确的;进一步的说,它目前的估值体现了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一种打开方式。如果它能将这种改造进行到底,那么它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