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演“世纪大堵塞”:全球航运费用竟飙涨7倍

券商中国2021-09-20

疯狂的航运业,何时才能降温?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航运价格仍在飙升。近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再度创出新高,飙升到了4233点,创下近12年来的新高,相比于去年1月的低点1111点,累计涨幅已高达281%。据Drewry Shipping数据显示,制成品现货运价已连续20周飙升,较过去5年的季节性水平的平均值增长了731%。

美国干散货船运公司Genco Shipping总裁John Wobensmith最新表示,当前全球货运需求快速增长,远超供应,这是10年来未见的季节性水平,散装船运费用有望继续走高。

航运需求报复性反弹之下,美国更是上演了“世纪大堵塞”。9月16日,位于加州的圣佩德罗洛湾出现创纪录的堵塞状况,排队等候的集装箱船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5艘,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其中21艘船被迫在海上漂流。

全球货运需求飙涨、航运价格持续飙升的大背景下,各大船运巨头正在疯狂造船,全球造船业的第三次超级周期或许已经在路上。

全球航运费仍在飙涨,巨头发出警告

令人揪心的国际航运价格,仍在飙升。

先来看一个数据—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这是一个反映航运价格的经济指标,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指数越高,全球航运的价格(运费)也就越高。

9月1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再度创出新高,飙升到了4233点,创下近12年来的新高,相比于2020年1月的低点1111点,累计涨幅已高达281%。

另外,据Drewry Shipping数据显示,制成品现货运价已连续20周飙升,较过去5年的季节性水平平均值增长了731%。

根据市值观察的数据,2020年1月,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中国宁波港运到美国洛杉矶的海运价格只要1000多美元,但到了2021年8月,价格一度突破了20000美元,一年半时间,涨幅超过了15倍。

业内人士感慨,从业数十年,都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场景,300多个集装箱,从中国到美国的运费相当于一艘船的价格。

据央视财经报道,深圳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船务表示,2020年下半年开始,运费一天一个价,以前运一个柜子到亚马逊,全段价格基本上是3万元到5万元人民币左右,现在要3万美元到5万美元。

与此同时,海岬型散装船运费在9月13日一度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平均日租金达每艘船近5.3万美元。

尽管航运费已飚涨升天,但仍然是“一船难求”,尤其是中国-欧美线、日本线,几乎都已爆舱,需要排队抢。8月21日,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深圳盐田港11000个进港预约号,在半小时内就被哄抢一空,需求之旺盛可见一斑。

然而,这种局面或许仍将持续,美国干散货船运公司Genco Shippin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Wobensmith最新表示,当前全球货运需求快速增长,远超供应,这是十年来未见的季节性水平,但国际船舶运力有限,散装船运能更是吃紧,散装船运费用有望继续走高。

目前,国际市场上,散装船仍供不应求,由于船厂接受的订单以货柜船为主,因此散装船的供应短期内很难迅速放量,Wobensmith预计,未来数年内,散装船的供应都将保持低迷。

而需求端,每年有超过50亿吨的商品如煤炭、钢铁和谷物通过散货船运往世界各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BDI) 刷新新高,表明主要航线的商品需求仍在增加。

未来航运价格飙涨的势头能否缓解,几乎都取决于国际航运需求能否放缓。全球最大货柜航运运输集团马士基认为,全球航运市场今年并无降温迹象。此前,马士基等头部航运运输公司集体声明运费不涨价,但是仓位和集装箱都紧缺,供应始终是缺口。

美国上演“世纪大堵塞”

航运需求报复性反弹之下,美国更是上演了“世纪大堵塞”。

当地时间9月16日,位于美国加州的圣佩德罗洛湾出现创纪录的堵塞状况,排队等候的集装箱船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5艘,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其中21艘船更是被迫在海上漂流。

圣佩德罗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进水口,是洛杉矶港、长滩港的所在地,它们共同构成了全球第五繁忙的港口设施,仅次于上海,新加坡,香港和深圳的港口,是美洲最繁忙的港口。

即使美国各地的港口都在周末继续运转,以让卡车司机有更多的时间提货,但集装箱码头,货运公司,铁路和仓库仍然都在超负荷运转。

圣佩德罗洛湾的等待船数

洛杉矶港的执行董事Gene Seroka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集装箱在该码头的停留时间已达到最高点,现在是6天,比上个月的5.3天更糟糕;入港铁路停留时间为11.7天,与峰值的13.4天相差不远。航站楼外街道停留时间是8.5天,接近历史最高水平8.8天。

其实,美国其他港口的压力也非常大,据《全球港口追踪报告》显示,美国主要港口8月处理约237万个进口集装箱,这一数字或将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加州长滩港执行董事Mario Cordero表示,短期内,主要集装箱港口正在经历的严重拥堵问题不会有大幅缓解,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夏天。

面对这一紧迫局面,拜登政府在8月紧急任命了一名港口专员,尝试改善美国各大港口货物运输的问题。

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需求激增,当地的航运业也在上演美国港口的窘迫局面。克拉克森分析师Thomas Betts估计,2021年前8个月,约32%的集装箱船在港停泊,大堵塞似乎已成为西方港口的“正常现象”。

全球航运巨头疯狂造船

全球货运需求飙涨、航运价格持续飙升的大背景下,谁的运力强,谁就赚得盆满钵满。

以中国海运行业龙头中远海控为例,2021上半年的营收达到1392.64亿元,净利润370.98亿元,同比增长超3162%。另外,马士基、达飞集团、赫伯罗特等航运巨头全部爆赚,甚至有航运企业半年净利润暴增113倍。

如此强劲的盈利能力,几乎是史上罕见,与此同时,各大船运巨头正在疯狂造船,沉寂已久的全球造船业也迎来了最好的时期。

其中,中远海控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2次宣布,斥资百亿造船,合计投资资金达198.6亿元人民币。

其他船运巨头也在行动,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新造船成交量达到749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222%。其中,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4.9%、51.0%和45.8%,在全球保持着领先地位。

随着造船订单迅速放量,新造船的订单价格从2021年初开始一路上涨,目前已刷新了2016年以来的新高。

国际船运业相同,全球造船业也是周期性非常明显的行业,在过去的数年,全球造船业经历过2轮超级周期:

1965年-197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迅速复苏,全球航运需求激增,航运市场强势增长拉动了新船需求,全球造船业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2003年至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海上运输货物量大幅增加,叠加第一次超级周期时建造的船舶替换时间临近,船舶订单大幅增加。

在全球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航运需求报复性增长,全球造船业的第三次超级周期或许已经在路上。

中美欧紧急召开峰会,天价运费何时休?

面对全球航运价格史诗级暴涨,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忧愁。

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大宗商品、电子消费品、服装等各行各业都深度依赖于海洋运输,价格的持续飙升,明显增加了各行业的成本,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加剧,甚至威胁到全球供应链的安全。

这种局面,引发了全球政府监管机构的关注。9月8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官网发布公告称,中国交通部、美国海事委员会和欧盟方面召开了“全球航运监管峰会”,会议重点讨论了3个海事监管机构当下关注的问题:

1、新冠疫情暴发后,对国际海运相关的需求和供给分析,当前海运行业面临的困难,以及海运行业受影响的原因;

2、迄今为止,对前述事件,相关司法管辖区和管理当局采取的应对行动及其结果;

3、未来可能何种举措可以使海运行业重回正轨。

这是航运价格飙涨的第一次国际会议,监管信号非常明确,各国政府或将出台具体措施控制航运市场价格,让全球航运业恢复正常。

就在会议的第二天(9月9日),全球第三大、北美航线主要航运商达飞海运 (CMA CGM)宣布,面对所未有的航运业形势,集团将与客户的长期关系放在首位,从即日起至2022年2月1日止,旗下所有子公司即期(现货)运价停止涨价。

据悉,达飞海运是海洋联盟的重要成员,往来于150个国家、共400多个港口、170条航线上,达飞是航运价格暴涨后的第一家宣布冻结运价的头部企业。

有机构分析称,达飞海运的冻价或引发行业重视,虽然放弃了价格短期上涨的潜在利益,但长期来看,锁定了未来的价格,有效规避掉后期高位大幅回落的风险,不排除其他头部企业跟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