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車主和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TESLA爆表的財報
我通常很少去關注財報的數據,而是主要關注財報之後股價的反應,想着自己是Tesla持股人,打算長期持有,怎麼也得更加多關注一些Tsla的東西,所以週二看了財報並且聽了電話會議,以下我從一個車主和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我對$特斯拉(TSLA)$ 這次財報的看法。
1.數字增長快速
我不是很喜歡數字,所以我簡單一帶而過:
- 總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8%。
- 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1%。
- Model S/X交付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2%。雖然減少了,但主要原因是因爲進行了改款,整個內飾外觀都進行了改變。新的內飾確實比原來好很多。
- Model 3 / Y 交付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8%。
從上面的數字我們可以瞭解到,TESLA 的財政狀況十分良好,而且車的需求不但並沒有因爲別家車企都做電車而縮減,反而增加了1.5倍。這給了我們投資人極大的信心,說明EV這個賽道雖然變的擁擠,但TESLA老大的地位還是很穩的。公司發展迅速,股價跟上只是早晚的事。
下圖也顯示了過去12個月無論是交付數還是淨收入都是直線上升。
2.擴建火熱進行中
從財報總結裏面的圖片可以看到德國和德洲的工廠都在建設當中,而且進展十分迅速
德國
德洲
官方的數據顯示,這兩個廠主要是來做MODEL Y, 德洲以後可能還會生產Cybertruck.
從這些圖片我們可以瞭解到TESLA的擴展是非常迅速的,雖然在電話會議上Elon也提到了不可能直接剪貼複製,但我們看到中國的工廠只用了短短1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建設到量產,說明TESLA的擴建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快速擴展的背後是雄厚的資金支持和對產量的可望,而且在財報中也提到了今年(2021年)會在兩個新廠開始建造MODEL Y。這對於投資者來說無疑從另一個角度確定了公司發展迅速,市場需求量大。
3.全自動駕駛推出訂閱
TESLA在七月開始向車主推出了FSD V9 Beta版,即第9版測試版,我對用全視覺來實現自動駕駛還是保持懷疑態度,有可能會實現98-99%的自動駕駛,但絕不會到100%。 而且我在買我這輛車的時候也並沒有選全自動駕駛,因爲現在這個功能並沒有完全實現,爲什麼要爲我不能用的東西付款,而且我相信應該還會有1-2次硬件更新才能完全實現“自動駕駛”,你說他加裝攝像頭也好,換LIDAR也罷,我覺的硬件肯定會更新,所以並沒有提前消費。由其是現在出了訂閱服務。關於這個訂閱服務不得不吐槽一下,$199一個月確實太貴了,看到網上美國仁都說不值,讓車主去給他們測試這個功能還要收費,沒有人比Elon更黑心了。 如果是199我不是太看好,在電話會議裏Elon也有提到,不管出什麼價格,剛開始都是錯的,他們會慢慢有所調整。我認爲在19-39一個月之間比較合理,很多隻是長途出去用一下,平常市區不用也罷,這就合理很多。
4.芯片短缺影響產量
芯片短缺的問題不光困擾着TESLA,其它車企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Elon也承認公司的增長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響,他強調:雖然我們正在全速製造汽車,但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仍然相當嚴重,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裏,我們的增長率將由我們供應鏈中最慢的部分決定。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下半年的交付數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在電話會議中Elon也有提到,TESLA已經開始找代替的芯片,並重新改寫了底層固件。可以看到TESLA正在想辦法解決芯片短缺問題,但並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掉的,所以下半年的交付數肯定也是投資者們的關注重點。
5.4680電池明年量產
雖然TESLA已經建了Giga factory來自己生產電池,但對於不斷增加的需求和電池原材料的短缺來說,電池也會成爲影響產量的又一重要因素。Elon也提到明年會大幅增加電池原材料來確保電池的產量。
財報中還提到了4680電池,這種電池是在去年12月電池日發佈的,如上圖,這種電池可以增加16%的里程,最主要的是可以降低50%的成本,如果一旦量產來取代現在的2170那將會大大降低造車成本,也會使公司的利潤大幅增加。
財報提到了4680電池取得的一些進展:已經在加洲的實驗室驗證了性能和使用壽命,正在接近製造驗證尾聲,但要想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電話會議中CTO指出目標的瓶頸是工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一旦這些問題解決,應該很快會投入量產,Elon也提到很多量產的設備已經開始訂購,TESLA應該會一邊解決最後的幾個問題,一邊組裝調試生產線。Elon給出了粗略的估計:明年應該可以達到年產100GWh. 而這些電池將主要用於Model Y,到時候Model Y的成本肯定會一降再降,根據我這麼多年瞭解Elon的脾氣,估計到時候又要降價,現在買model Y的同學要做好不知道多少次降價的風險。
6.超充數量增加46%
財報中有一項是超充的數量,一個季度增加了300個超充,這對於車主來說非常的重要,雖然現在自家充電已經很方便,但是在長途的時候還是希望可以多一些超充,多一些選擇。由其是Elon說要把超充開放給其它的電車,這對於本來就人滿爲患的超充來說是更是雪上加霜,但是看到超充的這個增長數量我們也可以理解背後開放的邏輯:超充越多,車主越方便,同時也會分擔每個超充的流量,來解決超充排隊的問題。開放給其它電車即方便了他人又分擔了成本,一舉二得。
當然,開放給其它電車還是一個很初級的想法,還需要超充數量有質的飛躍才應該去考慮這個問題。
以上是我做爲一個投資者和車主的身份對Q2財報的解讀,如果你有什麼其它的看法不妨留言一起討論。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