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大變局,百度能否突出重圍?

表外表裏(ID:excel-ers),作者:郭丹純、胡汀琅,編輯 :付曉玲、閔知

8月18日,“百度世界大會2021”召開。

從汽車機器人、小度新品、AI智慧社區、百度大腦7.0等人工智能技術新應用,到自動駕駛出行平臺“蘿蔔快跑”,崑崙2 芯片今年量產,會上或推出、或宣佈的一系列新品,都在昭示百度AI進入落地期。

但在百度熱鬧的業務佈局以及近期科技、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大漲面前,百度的股價似乎並沒有反映出實際價值。

那麼,爲何會出現市場預期認知,背離企業實際經營的情況呢?本文將從百度基本面、宏觀環境以及未來確定性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百度的基本面

半年前,百度曾因擠進智能造車賽道,成爲市場的“寵兒”。

1 月 11 日,百度官宣與吉利造車的消息一出,一夜間股價(美股)大漲近 10%,之後市值重回 800 億美元。

市場情緒高漲下,百度在回港二次上市的公開披露中,延續加碼智能化論調,表示將進一步業務重心調整:從搜索引擎開發,到專注AI研究。

而最新的財報披露,驗證了這一邏輯轉變。

如下圖,2021Q2百度研發費用佔收入比,大幅增加;相比之下,阿里的研發費用佔收入比則有所下調。

“真金白銀”地投入,帶來了實際效果的輸出。

數據顯示,百度核心業務基本盤,今年連續兩季度保持20%以上的收入增速。其中新興業務(雲、智能駕駛以及互聯網增值服務等)實現60%以上的超高增長,對收入貢獻比顯著提升。

而梳理財報可以發現,智能駕駛業務是百度核心新興業務調整最大的板塊。

此前,在智能出行領域,百度商業化變現的方式,是向地方政府提供智慧交通解決方案。例如,去年8月中標了廣州智慧交通4.6億元的新基建項目。

今年,則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種變現模型:Apollo自動駕駛(ASD)、無人共享出租車(Apollo Robotaxi)以及智能電車(EV)業務。

其中,Apollo自動駕駛方面,通過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整體或部分功能的形式,售賣給車企,百度已經嚐到“甜頭”。

據百度2021Q1電話會議:雖然阿波羅自動駕駛基數較小,但比去年增長超過5倍。已有超過10家領先的本地和跨國汽車製造商,在新車中裝上ASD服務。

與此同時,百度無人駕駛出行服務,正式商業化運行——截至2021年上半年,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在北京、廣州、長沙、滄州四城開放面向大衆的出行服務,累計接待乘客超過40萬人次。

此次百度世界大會上,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的上線,也意味着此項服務進入落地期。

另據2021Q2電話會議:預計未來2~3年內,百度將在30個城市,推出Apollo Go叫車服務。

和前兩項模式相比,整車造車業務,由於是重投資、長線的業務,實際落地,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如此來看,百度的核心基本盤結構裏,新能源、智能製造的底色穩步提升。那麼,爲何百度的股價,卻沒有受惠於這些板塊的火熱呢?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可以看到,今年5月以來,受新能源汽車銷量屢創新高,以及人工智能領域政策利好的影響,A股新能源板塊、人工智能板塊都是一路高走。與此同時,美股相關板塊也反彈明顯。

備註:左爲A股新能源板塊,右爲A股人工智能板塊

然而在主要市場一片紅火的行情中,唯一不和諧的音符是,港股的這兩個板塊,齊齊一路向下。

備註:左爲港股新能源板塊,右爲港股人工智能板塊。

這樣一來,因二次上市跨進港股的百度,算是踩中了這波行情裏的“逆鱗”。

而港股板塊之所以罕見出現,和主流趨勢相悖的情況,和中概股近期受到的政策以及監管風波有關。

中概股“渡劫”,百度“躺槍”

今年中概股投資界的投資邏輯罕見地一致,那就是“按着政策走,政策出炮我跳馬”。這背後透露的是,宏觀政策因素壓倒一切價值分析,成爲二級市場的主要推手。

作爲在美股、港股兩地上市的中概股,百度幾乎趕上了每一次趨勢“裹挾”。

臨近回港上市前(3月17日),美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至2.419%,爲2019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直接打擊了美股高估值科技股的股價。

這還沒完,回港上市第二天(3月24日),美國證監會重磅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其證券禁止在美交易。

這條被認爲是專門針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法案一出,中概股集體大跌——B站跌幅達10%,拼多多跌8%。

更禍不單行的是,美股的動盪也傳遞到了港股市場。

滿屏“綠光”閃爍,讓中概股看起來像在渡劫。且渡得不僅是海外宏觀環境影響的劫,還有國內政策監管收緊的威壓。

在國內“放養模式”下,野蠻生長十餘年的互聯網模式,今年迎來了紅利結束和強監管交匯的階段。

從反壟斷、數據安全到民生教育,政策高壓覆蓋的領域不斷擴大:

·2月,反壟斷政策《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出臺,此後受到反壟斷調查與處罰的企業名單不斷增加。

·7月初,網信辦對滴滴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期間滴滴有關應用全部下架。

·7月中,《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發佈,教培行業瞬間“涼涼”。

“重拳”掃過,相關板塊的市場表現往往“慘不忍睹”,比如短短四天內,教培領域的上市公司市值蒸發超2000億人民幣。投資人損失慘重,資本大批出逃中概股。

以納斯達克中概股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爲例,截至目前其每份額價格,距離年初已經腰斬。

中概股集體不景氣下,百度自然無法獨善其身,股價隨着每一輪監管起落。

不過,拋開大趨勢不可擋,市場比較關心的是,就國內來說,百度是否只是“躺槍”,有沒有“踩雷”的風險?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據調研,今年2月以來的反壟斷監管案例中,排在前三位的處罰原因是經營集中(程序性違法)、不正當價格和限定交易。

備註:經營集中度(程序性違法)指的是收購中的程序缺失,經營集中度指的是有壟斷嫌疑。

其中,涉及不良競爭的價格戰,以及實質壟斷的限定交易(也就是二選一),是反壟斷監管的重點。

比如,大打價格戰的社區團購領域,壓力一直在收緊,十薈團等部分企業,已多次受罰;過去經常進行“二選一”的電商行業,也被強監管。

而受限於業務特點,百度在這方面,根本沒有觸及紅線的機會。

相比之下,教培行業及相關互聯網板塊的不景氣,確有影響到百度的廣告收入。

據百度2021Q2電話會議:K12教育課外輔導活動受政策抑制比較大,相關營銷收入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這種影響更多是企業經營波動的風險,並非監管類風險。

綜合來看,在今年以來的監管風波中,涉及到的百度業務經營層面,都在安全區,未來爆雷的可能性也不大。

搭上政策“順風車”,空間想象力如何?

年初,巨頭社區團購“價格戰”打得不可開交時,人民日報評論道:“別隻惦記着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事實上,這背後傳達的,也是政策監管引導互聯網行業所要調整的方向:

靠社會經濟紅利起家的互聯網科技企業,不要目光短淺地只盯着“做生意”那點事,而是應承擔起責任,運用手中的大量資源,反哺社會,創造進步價值。

基於此,政策一邊打壓制造內卷、“娛樂至死”的相關產業,一邊對具有未來價值的科技產業加大扶持。

可以看到,從“智慧城市”項目,到爲控制疫情服務的“健康碼”系統,在政府的推動下,都在快速發展。

百度在這方面也有收穫,比如與泉州水務合作,在水處理廠中加入了 AI 解決方案,實現整體人員效率提升5%以上,水供水單位能耗下降8%等,提升經濟效益。

而在政策一路大開綠燈、着眼民生出行的自動駕駛領域,以百度的進度,更是乘上了政策東風。

除了搭上順風車之外,從出行領域的發展現狀看,智能出行迎來新的機遇期。

以共享出行市場爲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國共有227家網約車平臺,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其中,滴滴專車佔據近80%市場份額(數據來自易觀報告)。

滴滴出現監管問題後,出行賽道或將面臨一輪洗牌和升級。

IHS Markit預測顯示,未來十年,新能源車市場份額的不斷提升,以及私家車的普及,將推動整體共享出行市場發展。預計整個共享出行市場的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2.25萬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長率在20% - 28%之間。這也意味着,未來出行市場將轉向無人車服務場景。

百度無人出租車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而且毋庸置疑的是,百度一直在從技術、成本精進上,爲落地競爭做準備。

技術層面而言,據2020年北京車輛測試報告,百度在通用技術測試車輛數,載人測試車輛數,無人化測試車輛數和測試里程數,都保持領先。

同時,灼識諮詢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Apollo(自動駕駛)在全國範圍內擁有最長累計測試里程、取得最多自動駕駛許可證。

成本上,五代Apollo一路走過來,成本一直在降低,每次降幅在60%,這在出行市場,意味着競爭優勢的上升。

當然,百度在2021Q2電話會議也提到:可能到2025年,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成本,纔有可能低於有人駕駛的叫車服務

總體來說,在AI智能方面,百度跟上了政策趨勢。雖然重頭的無人駕駛方面,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激烈競爭,但技術與成本精進下,未來想象空間可期。

小結

在國內外政策監管環境交替加擊下,中概股市場持續綠油油。大盤失火,百度被殃及池魚,難免受到情緒面的影響。

但科技轉型穩步推進,新能源、智能製造基本盤底色提升,百度的AI故事在朝着其披露的預期走。

市場爆發點,只是時間的問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12

  • Top
  • Latest
  • 揭人不揭短
    ·2021-08-19
    政策一边打压制造内卷、“娱乐至死”的相关产业,一边对具有未来价值的科技产业加大扶持。 可以看到,从“智慧城市”项目,到为控制疫情服务的“健康码”系统,在政府的推动下,都在快速发展。 百度在这方面也有收获,比如与泉州水务合作,在水处理厂中加入了 AI 解决方案,实现整体人员效率提升5%以上,水供水单位能耗下降8%等,提升经济效益。 而在政策一路大开绿灯、着眼民生出行的自动驾驶领域,以百度的进度,更是乘上了政策东风。怪不得这次没有点名百度,原来是有良民证。
    Reply
    Report
  • 宝宝金水_
    ·2021-08-19
    总体来说,在AI智能方面,百度跟上了政策趋势。虽然重头的无人驾驶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激烈竞争,但技术与成本精进下,未来想象空间可期。
    Reply
    Report
  • 中概股大变局,百度能否突出重围?这个其实不用回答,看看各个股的跌幅,看看百度的跌幅,答案一目了然。
    Reply
    Report
  • 托马斯火车头
    ·2021-08-19
    自动驾驶能力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决胜高点,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百度APPOLOO 不断将自动驾驶核心优势释放到汽车智能化领域,助力车企打造具备持续进化能力的智能汽车。
    Reply
    Report
  • 哎呀呀小伙子
    ·2021-08-19
    可能到2025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成本,才有可能低于有人驾驶的叫车服务。这就意味着还要等几年才能见疗效。
    Reply
    Report
  • 小牛快快飞
    ·2021-08-19
    听说百度汽车机器人外观造型可以说极具科幻感,自动鸥翼门,全玻璃车顶与外部传感器融为一体设计。
    Reply
    Report
  • 小虎不下山
    ·2021-08-19
    2021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生动展示了百度人工智能在出行、生活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AI这时代,百度股价上涨航行到来
    Reply
    Report
  • 百度已经朝着AI的星辰大海走去了,市场爆发点,只是时间的问题。
    Reply
    Report
  • 天籁
    ·2021-08-21
    百度是中国科技弯道超车的希望之光,一定鼎力支持
    Reply
    Report
  • 想飞的鱼026
    ·2021-08-19
    目前,百度APP语音搜索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8%,这是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Reply
    Report
  • 尾灯支架
    ·2021-08-19
    未来将进入汽车机器人时代,大家赶紧买百度股票啊
    Reply
    Report
  • 肥吉沧沧
    ·2021-08-19
    如果中概美股被强制退市,怎么办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