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故事會】人口問題已經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了
@话题虎:欄目說明:小話不定期給大家分享有趣的故事,內容來源於網絡,希望給您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轉自公衆號:九邊 1 人口斷崖 首先大家看張圖: 直觀的感覺是2020年人口實在是降得太厲害了,2016年到2020,短短四年暴跌了五百多萬。 我對人口的態度大家看過我以前的文章應該是知道的,作爲80年代末生人,真正是中國“卷二代”(上一代嬰兒潮大概是1960年左右),真是被卷的觸目驚心。剛看到一個數據,86、87這幫人是中國出生人口的巔峯,這幫人進入社會競爭異常激烈,他們生孩子又是一個小高峯,2016和2017年每年出生了接近1800萬孩子,今後上學又會競爭激烈一次,在那之後,人口開始明顯下降。 所以在上一篇文章裏,我說如果勞動人口不這麼多,說不定也就不這麼捲了,畢竟不把人當人的那種發展模式,經歷一次就夠了,顯然不可能一直玩下去,現在年輕人不給生孩子,應該也是對這些年發瘋內卷的一次反擊。 如果大家去B站和知乎上看關於人口問題的評論,幾乎清一色幸災樂禍,大家清一色的評論就是“媽的,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甚至有人表示,實在是恨透了人口紅利,希望自己活着的時候就洪水滔天。 不過從國家層面看,顯然又是另一套邏輯,任澤平團隊統計了所有發達經濟體的數據後發現,各國人口出現暴跌後,緊跟着的就是經濟的暴跌。 主要是因爲不生孩子會導致消費意願暴跌。這不僅僅是將來小孩少了消費就少,問題要複雜得多,而且見效快得快。 很多人說自己不生孩子等將來想幹啥幹啥,活的不開心嗎? 有可能會開心,不過大部分人很快就會感受到單純的無聊,年輕時候覺得很好玩的那些事,比如旅遊,購物,好吃的好玩的,似乎不生孩子省下錢,就可以去做那些事。可真到了三四十歲,就慢慢發現以前那些挺好玩的東西突然變得沒啥意思了,有點像大家小時候喜歡一些小玩具喜歡的要死,等年齡大了,買回來也沒啥樂趣,中年人也一樣,除了釣魚,確實沒啥歡樂的事了。 而且很多人的歡樂建立在分享基礎上,出去玩,最重要的事是拍照,拍完各種修,最後發朋友圈。但是到了三十來歲,大部分人開始變得自閉,一部分人有了孩子,孩子是生活全部中心,也不再看以前那些人的吃吃喝喝了,沒了圍觀羣衆,你的朋友圈也就只能發個寂寞,沒了圍觀者,分享的歡樂也沒了。 所以沒有孩子的話,大部分人很快就會因爲無聊消費激情越來越低。這個不是我編的,美國那邊相關對比研究成果很多,結論基本都是丁克家庭消費慾望很差。當然了,有孩子後消費慾望高可能也是被迫的,比如有了孩子大家就想買大點的房子,買七座商務,帶着孩子出去旅遊等等。而且相比大人,孩子花錢是個無底洞,我就不多說了,估計大家也都知道。 而且從商家角度來講,如果他們知道未來人口會暴跌,自然會降低很多領域的投資,畢竟現代社會是需求驅動的,你生產出來的東西沒人買,你賣給誰?還不如早點裁員降低規模,甚至會導致外資出逃。 所以如果老百姓不生孩子了,消費低迷這事基本是穩穩當當的結果。 而且還有一種情況,我是在一本描述日本丁克家庭的書裏看到的,說是那些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覺得活的沒意思,對生活缺乏動力。 竟然有個對應的解釋,不一定對,我說說大家感受下,說是人類的預期壽命本來也就三四十歲,跟動物一樣,把孩子生了,並且撫養ta到獨立,是基因爲人類設置的最原始的目標。只是基因也沒想到人的壽命這麼長,保養好的情況下,壽命都奔一百多歲去了,大部分正常國家都七十多歲。這就導致過了三四十歲,如果沒後代的話,基因並沒有爲接下來的生活設置目標,人就容易迷失。 微觀上可能並不明顯,畢竟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有孩子的人不一定充滿動力,沒孩子也不一定消極,但是宏觀上講,確實整體上呈現出了這個效果,新生兒暴跌的國家都出現“低慾望化”的情況,最明顯的就是我們隔壁的日本。 政府明顯是被這種情況給震驚了,所以今年一系列政策都有明顯的指向性,最明顯的就是房價和社會公平。 2 房價 出生率到底是不是房價給搞崩的,這事誰都說不上來,只能說應該有很大關係。房價高這事對普通人形成的“威懾”很大,一畢業工資不咋高,看着周圍的住房價格,多少有種幻滅感,最年輕的時候就幻滅,內驅力都受影響。這一點我自己也有體會,當初進了研究所,心情是很沮喪的,儘管我畢業那會兒房價還不如現在這麼高,但是我現在依舊記得那種絕望感,城市像森林一樣,卻唯獨容不下自己,不吃不喝很多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心情的鬱悶可想而知。 這種心態被網絡放大後,疊加其他幾個因素,焦慮情緒在年輕人當中擴散,我之前在微博上搞過一個問卷調查,想了解下那些不想生孩子的人啥心態,點贊最高的一個是這樣說的: 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可是離開大城市去小地方,生出來的小孩又比大城市起跑線落後一大截,自己這輩子不小心做了韭菜,爲啥還要讓下一代繼續做韭菜呢? 這個說法被點了一萬多個贊,不過後來那個帖子不知道哪去了,可能被刪了,這次死活沒找到。不過需要強調一點,我是絕對不會勸別人生或者不生的,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情況做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其他人怎麼幹預都不合適,我在這裏只講邏輯和道理,不做道德評判和說教。 但是政府明顯不這麼想,爲了提高生育率,今年出臺了一系列組合拳,最明顯的一個,要對房價下手了。 政府今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對二手房非常不利,政府不喜歡二手房這事我講過,每賣出去一套新房,政府都能賺一筆,但是如果賣出去的是一套二手房,對於政府來說收益很小,因爲已經賺過一茬了。 而且很多人炒作主要也是集中在二手房領域,所以今年政府明顯在壓二手房,只要二手房不漲價,既可以平抑房價,又可以防止一手房受影響。 怎麼壓呢? 核心就一條,房價推這麼高,主要是銀行槓桿給推上去的,如果銀行不放出來那麼多貸款,啥事都沒。以前房價漲那麼高,主要是銀行無節制往外放款,什麼信用卡套現,高評高貸,抵押貸,經營貸,消費貸,甚至上市公司從股市融到的錢不去擴大再生產都去買了房,房價能不漲嗎? 所以今年明顯在“抽貸”,也就是以前一套房子銀行出70%你出30%,現在變成了你和銀行各一半。現金這玩意誰都缺,很多上市公司老總看着資產過億,其實能拿出來的現金也沒多少。所以讓大家多拿現金,一下子就拿不出來了。 如果還不懂,我再說細點,懂了的小夥伴可以跳過。以前1000萬的房子你只要出300萬就可以買回家,極端情況下,可以把網籤價打到1500萬,銀行直接貸款給你一千萬,零首付購房。 現在銀行要評估,上來就說你房子已經老化了,不值1000萬,得打七折,然後貸款給你七成,那就成了500萬左右。一下子,首付從300萬升到了500萬,兩倍槓桿一下變成一倍了,這就是去槓桿。 而且這個政策有個好處,越老的房子銀行評估值越低,銀行越不給貸款,剛需買房也就不會去碰這類房子,這類房子的流動性也就被鎖住了,年輕人都去買新房,新房是給政府創收的,一舉多得。由於二手房流動性差,那些指望買房增值的人也就得趁早洗洗睡了。 不用懷疑,如果這個政策能堅持下去,除了一線核心區,其他地方的房價就算不跌,也會被穩穩地摁住,畢竟真能拿的出現金的人並不多,大家要知道一個基本邏輯任何時候,“抽貸”都是大招。到時候二手房有價無市,成交量上不去,房價自然上不去。當然了,得看政策的持續性,如果明年又改回去了,那算我沒說吧。 如果房價能穩定下來,那年輕人不想買房一輩子租房可能也沒那麼差(此處並沒有鼓動大家不買房的意思,有能力還是儘量買房的)。如果一直漲,那漲出來的這部分錢是誰承擔?如果一個牌局大家都贏錢了,肯定就是你輸錢了唄。這種情況下租房就挺受虐,相當於被有房階層洗劫了。 如果房價平穩下來,租和買差別不大,比如以前德國人是很不介意一輩子租房的,全國一半的人在租房(也意味着他們的房子非常集中,少量的人手裏有大量的房),因爲房價比較穩,政策也保護租房人。但是這幾年全球都在比爛似的狂發錢,德國也受了影響,房價一直漲,大家就都坐不住了,也都去買房,把房價推的非常高。 前幾年我國的羣衆還在呼籲我國政府學習德國治理房價,這也不用學了,因爲德國學我們了。不過如果這次政府能狠下心堅持收緊貸款,房價還是應該能摁住的,房價都不用跌,連續五年不漲,大量資金困在樓市裏,那就是在賠錢。 3 平等 關於政府的另一件大事,顯然是調整貧富差距。 中國貧富差距大這事也不用我多說了吧。原因倒也不復雜,以前我們是一個資本極度稀缺的國家。 就好像你們村想致富,考慮在村裏搞幾個工廠和養殖場,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需要找幾個有錢人過來出錢投資,爲了別人能來,自然得開出優厚條件,資本分成也要大一些,刻意壓低一些工人權益。畢竟改開那會兒能來的人也都是冒着很大危險來的,你得給他們足夠利潤,並且保證他們安全,其他觀望的資本也纔會入場。 所以我國在很多年裏都是給資本以特別優待的國家。比如很多人提到的“工會”,我國的工會一直類似一個擺設,也好理解,畢竟我國以前勞動力是嚴重過剩的,資本是稀缺的,所以政策是啥樣的大家也都懂。 而且前些年我國的稅收政策一直採取的是間接稅,而西方國家主要是直接稅。 啥是直接稅呢?我也不是這方面專家,不過可以大概講講,直接稅就是房產稅、所得稅這些,美國的主要稅源就是這種。中國主要是間接稅,也就是你去買東西消費,你買的東西里已經包含了稅,相當於商家替你納稅了。下圖的增值稅,就是典型的間接稅,你買的東西里都包含了稅。 一般來講,消費稅這種間接收起來方便簡單,毛病就是調節收入改善社會分化的能力很差,因爲富人相比窮人本來消費比例就低,對他們徵不了多少稅。美國主要是直接稅,2020財年美國各級政府高達7.34萬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預算中,大約2.6萬億美元來自“Income Taxes(所得稅)”,佔比35.4%。 接下來政府顯然要向西方那種模式發展,我查了下,政府報告裏也有寫,“健全直接稅體系,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和監管”,可見直接稅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至於很多小夥伴最近比較熱心的“打土豪”,基本不大可能。如果有啥辦法可以快速毀掉一國經濟,那無疑就是對富人殺雞取卵,多說一句,母雞下了十個蛋你收走一個,那叫低稅率,你收走五個那叫高稅率,把雞殺了看看肚子裏還有沒有蛋,那叫殺雞取卵。事實上你也殺不到,他們很快就跑的一乾二淨,然後外資大規模出逃,幾十年內不會再回來。 不僅如此,這玩意還會毀掉最有進取心的那些人。畢竟如果你奮鬥來的財富說沒就沒,誰還敢積累,奮鬥還有啥意義?最後這個國家的人只要有錢了,就會把老婆孩子家人送到海外,把資產換成外幣,防止你均平富,稍有風吹草動就大規模出逃,這個國家也就基本上完蛋了。 事實上我國當初改革開放,外資也是觀望態度,不太敢來,後來一些有家國情懷的海外華人企業家帶頭回國投資,纔開啓了接下來的崛起之路。 所以只會規範,從法律層面保障弱勢羣體,並且規範有錢人以前那種近乎無規則的瞎折騰,讓他們把該交的稅交了,把該盡的責任盡了。稅重點其實問題也不大,只要企業最後的收益率比國債收益率高一些,生意自然有人做,比如北歐就是這樣,但是最忌諱的就是南非那種(他們整個非洲都有這個問題),政府明搶導致企業家整體出逃。 今天中財辦韓文秀的帖子《共同富裕不搞“殺富濟貧” ,三次分配並非強制》上了熱搜,建議大家也看看,相當於上邊給這段時間的討論做了個定調。 我給大家劃重點,你們仔細感受下。 “共同富裕”時強調,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不搞“殺富濟貧”;第三次分配是在自願基礎上的,不是強制的,國家稅收政策要給予適當激勵” 其實說的已經很清楚了,今後還是以市場經濟爲主,政府報告裏的原話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並且不斷完善法制,把該補的課補上。 並且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放任資本打劫工人了,比如今天就有個熱搜,“最高法明確996嚴重違法”,可見今後也要一步步按照勞動法保障工人權益了。 接下來的大概思路很明確。 摁住房價,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非一線核心區應該能摁住; 打擊製造社會焦慮的行業。 落實稅法,畢竟二次分配的錢總得有人出,只讓老實人出不合適。 這些措施都沒法立竿見影,不過國內一直有個問題,就是以前太過野蠻成長,重效率,忽視別的,導致犯罪成本太低,有些人於是肆無忌憚洗劫老百姓,大家如果經常看股市,都有這種體會,很多在美國牢底坐穿的操作,在中國每天都在上演。一方面立法缺失,另一方面有法律也不遵守,這些事都是今後的重點,把法制落實下去,就是對普通人最大的公平。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吧,這兩年經濟不太好,有個詞叫“K型分化”,說的是少部分企業因爲拿到貸款紅利爽的飛起,但是大部分人因爲疫情和衰退過得非常難,這也是我理解爲啥政府要在這個時候頻繁出臺政策整改,如果不整治,太多人把這種災難期間的狂歡看做理所當然。 這種狀態估計得持續一段時間,整體而言發達國家都經歷過這麼幾次大調整,社會才越來越充滿人情味,相信我國也能越來越好。 ___End___ .. ...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網絡自媒體,本人不發表任何觀點和立場。 $中國恆大(03333)$ $萬科A(000002)$
【故事會】人口問題已經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了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