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iPhone“翻身”收入止跌,AI加身的蘋果又要衝擊“天花板”了

Apple Store,鈦媒體APP拍攝

日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最新數據發佈,一向被“唱衰”的蘋果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出貨量更是直逼三星,有再次衝冠的信號。每一年的三季度,由於iPhone旗艦新品的發佈,也讓蘋果的財報更有看點,雖然銷售時間較短,但也能看出市場的熱情。

北京時間11月1日凌晨,蘋果公司對外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數據顯示,蘋果公司在該季度總淨營收爲949.30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894.98億美元相比增長6%;淨利潤爲147.3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29.56億美元相比下降36%。

蘋果季度收入&增速,鈦媒體APP製圖

需要指出的是,蘋果公司在三季度淨利潤的大幅下滑,更多的是因爲在早些時候歐盟的一項裁決而承擔了102億美元的一次性稅收支出。

從整體的成績來看,蘋果公司三季度的每股收益和營收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具體來看,iPhone收入終於止跌,但蘋果在大中華區仍然承壓,沒能恢復元氣,相比較其它主要市場,收入仍處於下降的狀態。

對於新發布的iPhone16系列,庫克透露,iPhone 15的銷售比同期14系列更強,而16系列的銷售又比15強。他還指出,Apple Intelligence的表現,會進一步推動iPhone 16系列的銷量。

截至美股10月31日收盤,蘋果公司股價報收於225.91美元,下跌1.82%,盤後股價又下跌1.84%,目前總市值爲3.43萬億美元。蘋果公司董事會還宣佈,將向公司的普通股股東派發每股0.25美元的現金股息,這筆股息將於2024年11月14日向截至2024年11月11日營業時間結束的在冊股東發放。

庫克多次來華,也沒能讓中國市場止跌

在通過調整產品渠道策略以及推出AI之後,蘋果在各個主要地區市場的銷售開始回暖,基本都已經回到了正增長的軌道。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中國市場。財報數據披露,第三季度除了中國市場的收入是下跌的,其它四個主流市場的收入都有增長。

具體來看,第三季度,蘋果公司美洲部門營收爲416.64億美元,相比較下,上年同期爲401.15億美元;歐洲部門營收爲249.24億美元,相比較下,上年同期爲224.63億美元;日本部門營收爲59.26億美元,相比較下,上年同期爲55.05億美元;亞太其他地區營收爲73.83億美元,相比較下,上年同期爲63.31億美元。

蘋果各地區市場收入,鈦媒體APP製圖

反觀大中華區,收入爲150.3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50.84億美元相比略有下降。不過,從收入規模上來看,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基本是持平的,這點要比上一季度的表現好很多。在業績會上,庫克也指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業績表現改善的關鍵原因之一在於外匯匯率的順風影響,這對我們很有幫助。過去一段時間,我們曾多次提到外匯對我們造成了逆風影響。 

鈦媒體APP瞭解到,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爲了刺激中國市場的銷售,蘋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降價以及渠道變革。單從iPhone的售價來看,今年年初開始,多個渠道就開始了降價。加上蘋果AI的發佈,在暑期也刺激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

不僅如此,蘋果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渠道改革。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對鈦媒體APP指出,蘋果中國區從去年底開始進行以“真實零售”爲目標的渠道改革,通過改變分貨規則,減少代理商分銷業務,增加即時零售爲代表的線上業務,來減少中間環節,保證正規渠道的利益以及產品是真實銷售給消費者,而不是存在大量違規分貨,減少一些非合法渠道也能獲得大量貨源的情況。

庫克在業績會上透露,蘋果在中國地區的活躍設備裝機數創下歷史新高。根據Kantar數據顯示,購買Mac、iPad等產品的新用戶數量遠超50%;購買Apple Watch新品的用戶中,超過四分之三是新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種刺激計劃,庫克本人也是在今年多次來華,走訪代工廠以及與果粉進行交流。對於即將退休的庫克來說,爲了提振業績,可以說也是拼了。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指出,“蒂姆·庫克訪問中國是蘋果加強該地區關係的持續戰略的一部分,中國仍然對蘋果至關重要,既是其最大的消費者市場,也是製造業的關鍵樞紐。近年來,蘋果一直在積極探索和擴大其產品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同時尋求合作伙伴以增強其在中國境內的生態系統。”

對比中國市場,以印度爲代表的新興市場則是持續增長。蘋果公司首席財務官盧卡·馬斯特里表示,今年9月,蘋果在印度市場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Counterpoint的數據也顯示,蘋果在出貨額上位居第二,市場價值份額爲22%。在節假季節之前,iPhone 15和iPhone 16的強勁出貨進一步提升了蘋果的表現。隨着消費者越來越多地投資於高端智能手機,蘋果在印度鞏固了其作爲高端買家的首選地位。

服務收入低於預期,iPhone終於止跌

從收入結構上來看,蘋果分爲產品和服務兩個部分。第三季度,蘋果公司來自於產品的淨營收爲699.6億美元,同比增長4.1%;來自於服務的淨營收爲2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9%。

從增長幅度來看,服務業務依舊是推動蘋果業務增長以及利潤貢獻的關鍵。據瞭解,蘋果服務業務包括App Store應用商店、音頻與視頻流媒體Apple Music和Apple TV+等。賣硬件不如賣服務賺錢,也成爲蘋果公司這幾個季度的寫照。

不過,即便是有着兩位數的增長,蘋果來自服務業務的收入也並沒有達到分析師的預期。在庫克看來,未來將持續投資服務業務,無論是Apple News+,還是Apple Music、Apple Arcade,將不斷地爲用戶帶來新功能,這些都是未來的努力方向。對蘋果而言,我們要做的是“最好”,而不是“最多”。

各產品業務收入,鈦媒體APP製圖

對比服務業務的持續向上表現,蘋果各個硬件產品的表現則是參差不齊。當然,在AI的推動下,除了可穿戴設備、家居配件等收入下降3%,其它產品都有所增長。在這之中,最受關注的就是iPhone,三季度淨銷售462.2億美元,同比增長5.5%,終於停止了下跌,重回增長。Counterpoint數據顯示,iPhone 16系列的發售,讓蘋果公司今年9月手機出貨量增長6%

同時,數據機構還指出,蘋果在三季度的出貨量也是創下了新高,達歷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用Canalys分析師的話說,“其從未如此接近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寶座。”並且,得益於第一代真正的AI iPhone的發佈,蘋果在9月成爲銷量第一的品牌。

庫克更是表示,iPhone 15的銷售比同期14系列更強,而16系列的銷售又比15強。他還指出,Apple Intelligence的表現,會進一步推動iPhone 16系列的銷量,“Apple Intelligence會進一步推動iPhone 16系列的銷量。”

iPhone16系列,鈦媒體APP拍攝

對於蘋果的強勢表現,IDC分析師告訴鈦媒體APP,雖然Q3蘋果新品發佈,會帶來一定增長。但是蘋果老款產品,如n-1或n-2代的產品在一些發展中地區和國家憑藉更優惠的價格市場需求強勁。各地大量的促銷活動和圍繞Apple Intelligence增加的營銷活動也增加了蘋果產品吸引力。

除了iPhone之外,iPad三季度淨銷售69.5億美元,同比增長7.9%,Mac淨銷售7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日前,iPad和Mac均發佈了最新的產品,搭載新款旗艦M4芯片,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後續隨着Apple Intelligence在全球的逐步上線,還將進一步推動Mac和iPad的銷售。

“得益於M4系列芯片,MacBook Pro如今更強大、更專業,繼續爲筆記本電腦樹立卓越標杆。”庫克說道。

蘋果AI發力,進一步衝擊“天花板”?

自從6月蘋果在WWDC上發佈了Apple Intelligence,市場就對其充滿了期待,之後的股價也是接連創下新高。同時,軟件層面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許多人認爲蘋果AI會帶動iPhone、Mac以及iPad等硬件銷售再達一個高峯。

本週,Apple Intelligence已經正式上線,但目前只支持英文,而且並不是全球同步上線。根據目前的安排,Apple Intelligence會在12月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和新西蘭等市場推出本地化版本。明年4月,還將支持中文等語言。

業績會上,庫克透露,從本週一開始,iOS 18.1的用戶更新率是去年同期iOS 17.1的兩倍。從這一意義上來看,用戶對Apple Intelligence 肯定是非常感興趣的。“我相信Apple Intelligence會是吸引用戶換機升級的理由之一。這不僅是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同時也是我目前收到的用戶反饋。”

不過,對比國內手機廠商在AI OS上的進度,蘋果的確是顯得慢半拍。正因爲它是蘋果,市場的期待值也更高,如果不能帶來更多的體驗或者說是更高效率的體驗,屆時也將會是一次對終端設備銷售的反噬。

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美銀分析師指出,由於蘋果通過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平臺,發力軟件進化,iPhone 16週期將不同於以往的產品週期,預測四季度將達到8000萬臺,平均售價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

而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𫓹則認爲,有些人期望iPhone出貨量能在短期內因爲Apple Intelligence而有戲劇性的推升,但從消費電子過去20餘年的歷史來看,僅憑軟體或服務的升級就可以顯著推升硬體出貨量的例子非常、非常的罕見。

當下,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蘋果將在未來持續加大對AI的投入,硬件產品表現也受到了積極的影響。蘋果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2025財年,蘋果將一部分現有資源重新調配給了人工智能項目,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確實已經顯著增加。

至於外界的聲音,庫克則稱,“現階段我們的產品線稱得上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陣容,至於說外界噪音的干擾,我會盡可能地忽略,不受其影響。”(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鍾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