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 Comment
  • Favorite

太疯狂!南向资金7天扫货近千亿,港股魅力"爆表"

券商中国2021-01-13

开年半个月,新基金发行市场火爆,这些资金都会流向A股吗?似乎不一定。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开年出现的16只“日光基”并不只投A股,其对港股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50%,若以机构对今年1月份新基金市场最高募集3000亿的预测为依据,按照港股的投资比例计算,3000亿资金中最高可有1400亿资金流向港股。

值得一提的是,自1月4日起,南向资金已经连续七个交易日净买入在百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1月12日,南向资金今年累计净流入已逾950亿港元,这些资金有相当比例来自那些2020年在A股躺赚的基金经理,仓位开始南移。港股估值优势备受资金关注,机构普遍认为港股在今年或有机会,A股上涨2年多数估值已不便宜,当前恒生AH溢价指数仍在高位,对国内资金极有吸引力。

3000亿资金都买A股吗?

1月12日,南方消费升级基金正在发行,募集上限为50亿资金,发行当日南方基金即发布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公告。据公告,南方消费升级募集截至日期提前至1月12日,自1月13日(含)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统计数据显示,在七个交易日内,国内基金公司旗下16只偏股型基金产品实现一日售罄,已募集了至少1000亿资金。进一步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今年1月新发基金已披露的募集目标合计2480亿元,全月有望冲击2020年7月高点3000亿元,1月或将迎来基金发行规模新高。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招募说明书发现,上述16只偏股型基金产品,清一色将港股资产列为主要的投资对象,且投资比例基本一致。

根据南方消费升级基金披露的招募说明书,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港股通股票投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另以首募资金规模超百亿的博时汇兴回报基金为例,该基金投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可同时投资A股、港股,其中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投资比例为股票资产的0%-50%。

按照以上基金合同规定的上限,也就是说,内地基金发现市场火爆、日光基的密集出现,实际上正为港股市场带来显著利好,若按照东吴证券对今年1月份3000亿的募集目标看,按照基金合同的投资比例计算,内地流向香港股票市场的资金最高可达1400亿。

“这可能也将降低A股市场的资金预期,进来的这些资金并不是都会流入A股市场。”华南地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A股核心资产被基金抱团导致股价快速增长、估值高企的背景下,募集的资金是否会全部配置到A股资产上存在疑问,很可能通过港股通的通道分流出去。

基金经理股票仓位正在南移

统计数据也显示出,在跨入2021年后,主力资金南下的意图。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1月1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达195亿港元,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最高。其中,沪市港股通净流入105.6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89.17亿港元。

实际上,这种情况自基金经理欣喜告别躺赚的2020年A股市场后,就已出现,基金经理2020年度排位赛刚刚落幕,南下资金的热情就开始升温,自1月4日起,南向资金已经连续七个交易日净买入在百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1月12日,南向资金今年累计净流入已逾950亿港元。

这些南向资金从哪里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A股市场基金重仓股波动的现象值得关注,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基金经理为新年投资进行调仓的现象,尤其是在1月1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创港股通历史新高之际,当日基金抱团股的松动迹象,显示出基金经理可能兑现了A股市场相对估值较高的标的。

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基金产品,实际上大多将港股通列入最高50%的投资范围,基金经理在A股热门股票上的调仓操作,为这些基金经理配置港股公司提供了操作空间。

国内一位关注港股市场的基金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2021年海外权益市场主要的机遇在于——港股在海外货币政策宽松和弱美元,叠加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同时国内信用环境偏紧,在上述多重利好支撑下,预计港股迎来盈利提升和估值回升的行情。

从数据上,部分大盘指数估值已明显超过近些年均值,呈现“过热”状态。

Wind数据显示,代表大蓝筹的沪深300目前市盈率为16.87倍,超过最近10年12.09倍的平均水平以及12.05倍的中位数水平,已和2015年的牛市顶峰接近。

而从具体的行业配置情况看,在基金抱团最为凶猛的新能源方面,估值高企的状况尤其明显,截至2021年1月12日,最近一年新能源主题类基金的平均涨幅已超过99%。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经理及时兑现估值高企的新能源股票,部分基金基本完成调仓。

“我调仓的核心想法是这些标的泡沫化成分比较大,我还是想组合不要波动太大,那些股票弹性都非常强,它进入泡沫化区间,我没法把控。”华南地区的一位基金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2021年A股市场的难度会大的多,白酒、医药在过去四、五年都在估值扩张,炒得很火,一直涨,但业绩却没有那么快,企业经营变化也没有那么大,上涨的逻辑一直都是估值扩张所驱动,但估值扩张不可能一直持续。

相对于基金抱团的A股资产而言,港股市场的估值优势备受关注。指数层面看,当前AH溢价指数为142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年12月底恒指PE-TTM约15x,显著低于全球其他指数估值;从行业个股层面看,多数行业AH两地普遍还存在着较大的估值价差。

“A股上涨2年多数估值已不便宜,当前恒生AH溢价指数仍在高位,对国内资金极有吸引力。”光大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香港市场整体盈利的70%左右源自中资股,全市场盈利增速与中国内地经济密切相关。2021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和全球经济大概率震荡复苏,内地经济有望保持较高增速,进而带动港股盈利高增长。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对盈利趋势反映尤为充分,历史复盘看,内地经济基本面向好港股盈利增速向上时,港股走牛且相较A股有望获得更好的收益。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最近也指出,A股市场可能在2021年年中有调整的可能。对于白酒股的持续上扬,李迅雷认为,其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涨的结构上有一点问题,有些不应该给更高估值,但表现很强劲。总体来说,要理性来看,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而对于港股市场,李迅雷认为,考虑到资本市场长期供给不足,陆港通规模扩大的背景下A+H溢价率扩大,即使2021年港股没机会,2022年也一定有机会。

嘉实瑞成基金经理张金涛也强调,伴随中概股回中国香港做二次上市,也慢慢的纳入到恒生指数里面去,现在指数的结构变得更加有成长性,港股具有估值低位、长期盈利向好、中长期流动性有望宽松和行业结构长期优化四大优势,2021年港股投资机会大概率强于A股。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Most Discussed

 
 
 
 
 

7x24

 
 
 
 
 
 
 
 
 
 
 
 
 
 
 

Company: TTMF Limited. Tech supported by Xiangshang Yixin.

Email:uservice@ttm.finan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