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潮”,雪上加霜。
中国台湾地区的疫情正在向半导体产业蔓延,6月4日,半导体封测巨头京元电子突然发布公告,因新冠疫情,自6月4日19:20开始,公司产线全面停工48小时。在此之前,京元电子的竹南厂区发生群聚性传染事件,近3日多达45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京元电子是最大的专业测试企业,令人担心的是,突然停工会否让全球“缺芯潮”雪上加霜。
而另一个半导体重镇—马来西亚已于6月1日起“封国”,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行业新一轮涨价、抢货情绪日渐浓重。
台湾半导体巨头突发群聚传染,被迫停工
全球芯片产业链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据台湾《经济日报》6月4日消息,半导体封测巨头——京元电子的竹南厂区发生群聚性传染事件,近3日多达45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当日台湾苗栗县新增51例确诊病例,其中京元电子占32例,累计确诊人数达77人,成为苗栗县最大规模的群聚传染事件。
京元电子表示,5月30日晚间,接到中介公司通知,有2名外籍员工检测为阳性后,随即连夜清查可能的接触人员,本土籍员工40余人及外籍员工宿舍员工共200多人;外籍宿舍员工立即迁至其他宿舍进行1人1室隔离,本土员工31日起不进厂区,居家自主隔离,宿舍及厂房等有关工作生活区连夜消毒。
京元电子并未第一时间停工,而是照常作业,随后在全体员工筛查中,确诊病例持续增加。6月4日,京元电子公告,因新冠疫情,自6月4日19:20开始,公司产线全面停工48小时,机台停机不关电,厂区进行全面消毒,下周起将执行分流上班,分在家上班与公司上班。
京元电子成为了台湾这一轮疫情中首个停工的芯片大厂,不由令人担心,会否使得全球“缺芯潮”雪上加霜?
据悉,京元电子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新竹,成立于1987年,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的封装测试业务,目前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已成为最大的专业测试公司,生产基地位于苗栗县竹南镇,下游客户包括联发科、联咏、NVIDIA、奇景光电、意法半导体、ADI、OmniVison等半导体巨头,截至6月4日收盘,京元电子的总市值为51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7.4亿元)。
据悉,京元电子的晶圆针测量每月产能40万片,IC成品测试量每月产能可达4亿颗。其在公告中表示,全部或部分项目停工的情况下,预计6月产量将減少4-6%。
众所周知,一枚芯片从设计到出厂的产业链,大致包括:芯片设计、晶圆代工、芯片封测。其中,中国台湾对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最大的环节是晶圆代工,其次是封测。
台湾半导体产业链,扛得住吗?
全球深度一体化之下,一个地区的疫情都将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影响。更何况,台湾地区处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最核心的位置。
京元电子突发聚集性传染事件,仅仅是台湾疫情的一个缩影。据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最新通报,6月3日,当地新增472例本土确诊病例,包括339例新增、133例“校正回归”个案,新增21例死亡。指挥中心表示,整体看,台湾疫情似乎又来到一个新的高峰,且年轻人确诊比例增加,是比较不好的迹象。
除了京元电子,此前台湾半导体大厂也陆续传出了确诊病例,包括台积电、内存厂商宇瞻、南亚科及台积电旗下的代工厂世界先进,这四家大厂均一致口径强调,确诊病例没有扩散,工厂正常生产,不会影响营运。
然而,京元电子的聚集性传染事件,加深了业内的担忧,一旦疫情蔓延至其他半导体厂商,大量工厂势必受影响关闭,影响产能,全球“缺芯潮”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据中国台湾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统计,2020年台湾半导体业总产值达新台币3.22兆元(约合1145.6亿美元),年增20.9%。另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达到440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了6.8%。以此计算,中国台湾半导体产能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26%左右。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报告称,台湾半导体产业链在全球地位愈来愈吃重,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产值全球第一,IC设计全球第二。2020年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已经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除了疫情,台湾芯片产业链还面临着缺水的考验,台湾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最近几周加剧,为台湾中部城市供水的2个大型水库的水位,已降到正常容量的1%到2%之间,缺水形势已非常严峻。台湾新竹、宝山、竹东一带的居民接到通知称,从6月3日开始,民生用水供五停二,每周四、周五将停止供水2天。
而新竹、宝山、竹东一带一直是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厂的群聚重镇,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厂商都在当地设有工厂。
另一大全球半导体重镇,停摆
京元电子的突然停产,对于全球半导体封测产能影响或许比想象中的更严重,因为全球半导体封测的另一个中心已经停摆。
因疫情持续肆虐,马来西亚已于6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封锁”,暂停经济和社会活动,仅开放必要经济和服务领域,第一阶段为期2周,第2阶段将维持4周之久。目前,马来西亚的疫情仍高居不下,6月3日确诊病例数达到8209例,现有确诊83331例。马来西亚有着“半导体封测重镇”之称,是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的主要中心之一,当地有超过50家大型半导体公司,其中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包括AMD、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英特尔、德州仪器和日月光等,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在全球半导体封测市场上一直就有其独特的地位。
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封测收入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2019年已经达到了287.6亿美元,在全球封装测试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3%。据报道,目前马来西亚政府要求工厂生产线只能维持10-20%的低度人力运作。业内人士表示,这等于只是维护产线不关机的状态,几乎不能生产,半导体封测产能几乎为零。
马来西亚的封国,不仅使得部分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产品货运的出口也受到了阻碍。因此台湾的京元电子停产,令全球半导体封测产能进一步紧张,鉴于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极为脆弱,行业新一轮涨价、缺货潮的情绪也日渐浓重。
6月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供应链,特别是芯片的供应。由于担心芯片供不应求,每家公司都在超额订购,就像2020年卫生纸短缺时疯狂抢购、囤积厕纸一样,但芯片的规模要大得多。
分析机构AlixPartners预计,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610亿美元损失金额上涨81.5%。公司同时预测称,受芯片短缺影响,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390万辆,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220万辆上涨77%。
国产半导体厂商订单“爆了”
疫情,成了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最大的考验,这场危机过后,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或将迎来一波调整和重塑。
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竞争,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目前中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如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领域)已经建立领先优势,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半导体产业仍主要依赖于进口,自给率仍然较低。
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今年以来,国产芯片厂商的订单都非常充裕,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订单也爆满,产品交货期普遍延长。有业内人士解释称,受疫情影响,部分海外半导体制造及设备厂商无法正常生产,促使晶圆厂、封装厂加大在国内的采购。长期来看,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加速,半导体制造与设备材料行业的成长空间较大,未来5年扩产趋势明确。
尽管全球芯片产业链转移的难度极大,但目前转移的趋势已经较明显。后摩尔时代,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的融资规模与建厂加速,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实实在在地迎来了机遇。
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刺激下,国内8寸片、12 寸片已有上千亿的项目投资规划,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投产、在建和规划中的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多达40条。
更重要的是,这一波席卷全球的疫情肆,让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意识到,全球化的高端制造业除了人才、土地、劳动力、基建等配套条件以外,政府治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保证供应链稳定的关键条件。分析人士指出,疫情过后,国际芯片巨头在中国大陆建厂投资的趋势大概率仍将继续,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也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