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風險的本質-波動率

@苗喵猫
摘要:到底什麼是風險?很多散戶,尤其是長期玩A股的散戶,會脫口而出,跌了就是風險,虧錢就是風險,或者說回撤就是風險。這樣的回答,正確嗎?我只能說,答對了一部分。 在上一篇文章【止損-也許只是一廂情願】中,我通過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表明簡單的止損止盈策略並不能真正的降低風險,風險其實包含在你的策略本身。要想真正的降低風險,我們就必須改變觀念,徹底的調整那些不正確的投資思路。 到底什麼是風險?很多散戶,尤其是長期玩A股的散戶,會脫口而出,跌了就是風險,虧錢就是風險,或者說回撤就是風險。這樣的回答,正確嗎?我只能說,答對了一部分。 毋庸置疑,下跌確實是風險,跌的越狠,風險越大,這是直觀的。但是我要說,上漲也是風險,漲的越狠,風險越大,大家會同意嗎?在美股市場,有比較完善的做空機制,你既可以通過借券做空,也可以通過期權做空。如果你是一個空軍,那麼你肯定能夠感受到,上漲給你帶來的“陣痛”。有人說我從來都不做空,我玩A股,不能做空,那麼你感受過踏空嗎?舉個例子,從去年開始的房價快速上漲,對於那些錯失上車機會的人們,是多麼的恐懼和絕望。 哪怕對風險的計算一無所知,僅憑直覺,我們也能夠知道,股票的風險大於國債,小盤股的風險大於藍籌股,$陌陌(MOMO)$的風險大於$阿里巴巴(BABA)$,期權的風險大於股票,諸如此類。因爲風險越高,它的漲跌幅度就越大。我們把這種,衡量資產價格波動程度的指標,叫做波動率。 我們主要關注這三類: 實際波動率。 也稱爲未來波動率,也就是某個資產的最真實的波動程度。由於資產的漲跌都是隨機的,所以我們永遠也沒法確切的知道這個數據的真實值,誰要是能預測準了,那全世界的財富都是ta的。其他幾種波動率,主要也是對實際波動率的一種估計。 歷史波動率。 是指過去某個時間段所表現出來的波動率。對於咱們散戶來說,這個是最好理解,也好計算的。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某一個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內實際波動率是一個常數的話,那麼歷史波動率就是對實際波動率的最好近似。 隱含波動率。 這個是通過期權的定價,來反推標的資產的波動率情況,和歷史波動率不同的是,通過運算得到的隱含波動率,表示的就是當前實際波動率的預期。這個公式以及推導過程,比較複雜,網上也能夠查得到,大多數人也就套套公式。弄懂隱含波動率的公式,需要具備較多的數學知識,我得好好想想如何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出來,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的話。 接下來我們主要關注歷史波動率。 在計算波動率之前,我先引入一個概念,叫做對數收益率。普通的收益率大家都會算,比如我今天的收益率是1個點,明天的收益率是2個點,那麼我這兩日的總共收益率是(1+1%)*(1+2%)-1=0.0302,比兩天的收益率直接相加,要高一點。如果我要算這兩日的平均收益率的話,需要做開平方的運算。當數據很多的時候,這樣的計算就顯得非常繁瑣了。 對數收益率的公式如下: u(i-1)代表前日收盤價,u(i)代表當日收盤價。如果我們使用對數收益率,第一日的對數收益率爲0.00995,第二日的對數收益率爲0.01980,我們直接相加後計算exp(x),就能夠得到1.0302這麼個數字了。要求平均收益率,也比較容易,直接求這兩日對數收益率的平均值,然後計算exp(x),就可以得到結果。 對數收益率具有的可加性,簡化了計算,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比如正態分佈,他們的和依然是正態分佈,但是他們的積就不好說了,也就是說,基於對數收益率,很容易對時間序列進行建模。 其實在統計學中,我們就已經有了能夠描述波動的概念,叫做方差或者標準差。如果使用對數收益率的方差來代表波動率,首先我們應該求均值m: 然後求樣本方差S: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日級別的波動率。其他周,月,年級別的波動率也可以照這個方法來算。 假設我們手裏有n種資產持倉,第i種的期望收益率爲Ri,投資佔比爲wi,那麼我們的總收益期望值應該是: 假設我們這n種資產的走勢都是互不相關的,那這個組合的波動率就等於: 爲了方便計算,我們假設組合是等權的(即使不等權,也不影響最終結果推導),即w1=w2=...=wn=1/n,那麼我們的波動率就等於: 一般而言,我們的投資標的,波動率都是有界的,那麼我們取極限,就會發現: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組合中包含足夠多的不相關資產,那麼我們的波動率竟然可以接近0! 分散投資,就是降低風險的法寶。 我們經常會聽到股票高手這樣告誡韭菜們,其原理就在於此。但是要注意,分散投資的資產最好是不相關,或者低相關度的資產。若是你既買了$聚美優品(JMEI)$,又買了$世紀互聯(VNET)$,並且把這叫做分散投資的話,我還能說什麼好呢? 有人找我薦股,我一般都會說,買指數,買ETF(例如:$標普500ETF(VOO)$,$紅利股ETF(VYM)$等等)。大部分散戶真的很怕虧損的,搞不好就隨機割肉了。當然也有人說,我重倉一隻股(比如$蘋果(AAPL)$,$英偉達(NVDA)$等等),天天吊打指數,那我只能說,到目前爲止,你的運氣比我好三個標準差。 還有一個問題,買多少種不同的資產算合適呢?其實不宜太多。所謂互不相關,這個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假設你手裏已經有10個互不相關資產了,那麼新加的資產,其收益率走勢應該跟所有那10個資產全部都不相關,有一個相關的都不行。再者,假設你單股的波動率是100,那麼你加入一個新資產,可能可以把波動率降到50,再加一個資產呢,降到33,當你的資產越加越多,你所能降低的波動也就越來越少了。 看到這裏,有些虎友可能會說,你這招我試過,確實風險變小了,但是我賺的也少了,沒用啊。確實,所有人,都在追求風險最小化,收益最大化,但是幾乎沒有辦法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那麼,風險和收益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呢?能否找到這樣一種組合,在相同風險下,收益最大,或者說在相同收益下,風險最小?下篇再寫吧,累。 後記1:波動率的計算不僅僅只有本文一種方法,也有考慮了最高最低價的計算方法,還有一些更復雜的計算方式,但要注意,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不影響結論。 後記2:其實風險值本身並不等同於波動率,風險值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VaR(value at risk),它的計算和推導比較複雜,但是波動率和風險值一定是強關聯的。在絕大部分時候,降低波動率就是降低風險。 #量化投資其實沒那麼難#
風險的本質-波動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