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mm....

殺入雲計算,直面阿里騰訊,字節跳動趕個晚集能攪局嗎?

@美股研究社
今年5月24日,有消息指出,字節終止了與阿里雲的數據存儲合作,坊間議論紛紛——字節這是要自己另起爐竈搞雲業務?現在,這個消息似乎有了佐證。 6月10日,據《晚點 LatePost》報道稱:今年9-10月火山引擎將正式上線雲計算Iaas服務,火山隨後僅發聲“目前還沒有推出”,但上一次迴應相關事件時,字節曾明確表示沒有做公有云的計劃。對字節如此體量的巨頭來說,市場默認它早晚會入場雲計算。 那麼,如果傳聞爲真,字節殺入雲計算的動機與依仗是什麼?在雲計算市場已經被頭部玩家亞馬遜$亞馬遜(AMZN)$ 、微軟$微軟(MSFT)$ 、阿里$阿里巴巴(BABA)$ 、谷歌等巨頭把控的情況下,它想要升起這朵“雲”,會面臨什麼挑戰? 趕個晚集入局雲計算,字節跳動欲打造新的增長曲線 雲計算賽道的火熱不用多說。 根據調查機構Gartner的報告指出,2015-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滲透率由4.3%上升至13.2%,2021年,這個數字將提升至15.3%——基數與增速都不太高,背後的原因是,除了互聯網行業,大量有需求和潛在收益的傳統企業、機構等沒有進行雲改造的能力和計劃,這給了雲計算玩家入局的機會。 以上只是背景,吸引字節的更可能是,發力更早的科技巨頭都借雲計算走出了新的增長趨勢,這對字節跳動誘惑力很大——字節系的主要產品都是流量產品,但在人口紅利趨近上限的情況下,公司的整體高速增長不能持續,尤其是中國廣告市場整體增速在下滑,這恰好是字節的營收主力。無論對於業務前景還是公司估值,雲計算都是個好故事。 在國內,5月20日,騰訊發佈的2021年Q1財報數據顯示,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7%至390億元;阿里的雲計算收入在2021財年Q4同比增長37%到167.6億元。更重要的是趨勢:2015 財年阿里首次披露雲計算營收時全年收入僅12.71 億元,到2021 財年已經達到601億元,7年增長46倍,根據國信證券的預測,到2022年,阿里雲計算業務估值將超過一萬億人民幣,佔據公司整體估值近25%。 當然,如果說尚待挖掘的利益和潛在的高難度讓字節也有些舉棋不定的話,對雲計算業務的現實需求應該是推動它落子的最後一分力。 在字節跳動自己的業務上,截至2020年8月,連同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日活已經突破6億,全線產品月活過10億;同時,字節對教育、電商的佈局提高了業務的複雜程度。它具有很強的雲業務需求。 起初字節主要通過與金山雲、Ucloud、阿里雲等夥伴合作獲得配套服務。自建雲首先更符合自己的內生需求。早前由於美國政策原因,字節海外產品TikTok被迫與阿里雲結束合作,轉向亞馬遜AWS,這或許讓字節意識到依賴於第三方雲業務就要面臨業務遷移等諸多不確定性。 更重要的是字節在To C之外利用To B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夢想一直在。字節的兩款核心To B產品飛書和火山引擎分別在今年5月19日、6月10日召開了對外大會,宣佈了一系列To B產品和戰略的佈局,這表明了它在B端想要有所作爲的願望。 與C端不同,To B業務——或者稱之爲企業服務的根基在於底層技術領域,它彰顯了一家企業提供服務的能力,包括穩定、易用、安全、有行業針對性等,是後續所有多元化服務的起點。雲計算正是這樣從提供硬件基礎出發、建設服務生態的業務。字節跳動在建設了一系列相對獨立的服務組件後,試圖用雲計算形成B端業務的初步閉環。 不過,這裏或許要先給出疑問:即使字節實現了快速入局雲計算,市場會被一個新玩家撼動嗎? 字節跳動想上雲,雲計算市場會不會變天? IDC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佔整體IT支出規模達13.2%,考慮到IT支出構成複雜、名目繁多,這個比重並不算小。但再結合滲透率的遲緩增速,問題就明顯了——雲計算市場的客戶只有兩種,一種是必須的、積極擁抱的,一種則是出於各種原因不太感冒的。前者早早進場找到了夥伴,後者則是難啃的硬骨頭,只能慢慢消化。 字節是選擇從穩定的合作關係中“搶”客戶,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接引領特定企業的雲計算轉型?似乎都不是什麼好選擇,也很難實現。原因在於,以B端爲服務對象的雲計算與C端產品的獲客邏輯大相徑庭。 由於B端客戶對穩定、安全、差異化特性的要求,它們更願意選擇經驗豐富、可靠性強的供應商。而新入局的玩家如果不能吸引足夠體量的客戶,就會缺乏可信案例,後續更難以在公有云市場立足,美團雲與蘇寧雲被迫退出公有云市場正是由於做不出足夠的成績。 字節進軍雲計算,一開始受影響最大的只會是雲業務需求強勁的自己,除非出奇制勝,否則攪動市場大概略顯爲難。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字節的雲服務夥伴金山雲一季度財報顯示,字節是其收入來源佔比排行前三的大客戶,根據推算,其佔比應在25%-30%,這意味着字節選擇自立門戶可能會“誤傷”金山雲,具體的結果則要到下半年才能揭曉。 總之,字節很難採取直接對標阿里、騰訊、華爲的方式打響第一槍,它的方式或許是瞄準自身的差異性,先從側面突圍,爭取一個競爭資格再說。那麼,這條路是否好走? 雲計算前景廣但道阻且艱,字節跳動上雲迷霧重重? 雲計算這種重投入見效慢的行業與字節本身高速增長的互聯網基因似乎就不匹配,即使是亞馬遜和微軟的體量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緩慢建設才得以形成體系。亞馬遜從2006年首次讓雲計算概念成型,到盈利總共花了10年;國內,阿里雲也花了11年才實現千萬元級別的微弱盈利。 可惜字節面對的難題不在時間,而在於沒有時間。 在全球,亞馬遜是首屈一指的雲計算領導者,微軟憑藉生態建設奮力追趕,市場份額第三的阿里雲盤踞亞太大本營;在國內,阿里一騎絕塵,騰訊與華爲旗鼓相當佔據第二和第三。 數據層面,IDC發佈的《全球及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0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IaaS市場中,AWS、Microsoft、阿里巴巴、Google、IBM位居前五,共同佔據77.1%的市場份額。2020年Q4中國IaaS市場中,阿里雲以40.6%份額遙居第一,華爲與騰訊並列第二,中國電信和AWS位居其後,前五服務商共同佔據77.4%的市場份額。 整個雲計算市場已被巨頭把持,無論建設資源還是商業資源,馬太效應明顯,誰會給後來者生長的時間? 一個顯著的例證是,2017年華爲雲宣佈開展公有云服務時,行業普遍認爲它已經沒有機會,現在同樣的論調出現在了字節身上。不過,華爲最終靠着常年與政企合作積累的經驗、以及對通信製造行業熟悉殺出一條血路,字節靠什麼改命? 美股研究社認爲,基於推薦算法起家,相對於騰訊的社交化連接能力、阿里的技術底蘊、華爲的安全、百度的AI,字節的優勢在於“增長”——它將自己的定位明確在泛互聯網、零售、汽車、金融、文旅、通用等消費型領域,避開了壁壘深厚的政企、醫療、能源等重型領域,最終的雲服務路線必定有以獲客與增長爲重點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雲計算盈利對國內巨頭來說依然是痛點和難點,儘管雲業務毛利率普遍較高,但前期投入、中期維護、後期迭代的支出實在太大——IaaS+PaaS是重資產建設,騰訊雲在2020年曾放話5年投入5000億佈局數據中心、區塊鏈等,阿里則給出了3年2000億的指引。如果基本盤已經比較完備的巨頭都有大力加碼的決心,還處在建設期的字節如果入局,或許會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 結語 在火山引擎發佈會上,字節跳動副總裁楊震原其實明確表示,對企業服務“三十年、五十年都要堅持做下去”,巨頭的發展史已經證明,雲計算領域沒有增長奇蹟,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因此,當以傳播能力強、業務追求快速高效聞名的字節決定將未來的一部分投入到一個緩慢上行的行業中,你就可以確定,它確實認真了。儘管To B和To C確實差異巨大,但阿里和騰訊兩艘大船在雲計算上都調頭成功,更強調靈活的字節,自然也有屬於自己的方向。答案終將揭曉,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殺入雲計算,直面阿里騰訊,字節跳動趕個晚集能攪局嗎?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