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小鵬的表演,白皮書的考驗

@财经琦观
01 昨日,出行圈有一件小事。 12月21日,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出言嘲諷豐田社長,以諾基亞謝幕時的落淚揶揄對方,隱晦表達了電動車將取代傳統燃油車,勢不可擋。 在此之前,何小鵬在多個場合表示,相比小米,小鵬汽車更希望成爲豐田,做一家有持續利潤,投入研發的汽車公司。 這樣的說辭背後,是來自賈躍亭的壓力。 2016年,賈躍亭做樂視汽車時,曾拜訪過鬆下的全球董事長,希望購買電池。 聊天中,對方問他的車怎麼賣,賈躍亭說我們的車不是賣的,而是送給用戶,樂視有很多生態,可以每個月收很多月費。 一通窒息後,松下老闆被嚇得不輕,最終合作沒有談成。 2016年底,樂視沒有撐過那個冬天,松下老闆鬆了口氣,也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2017年下半年,何小鵬正式加入小鵬汽車後,也去見了這位松下老闆。 對方一聽小鵬也是互聯網造車,當即一驚,問其是不是和樂視汽車一樣的商業模式,嚇得何小鵬連連擺手。 隨後,何小鵬便在各個場合下堅持“新豐田”的戰略定位:車肯定是要賣給用戶,並且,肯定要拿到讓企業持續發展下去的利潤。 如今,標的企業出來探討新能源的環保問題,那何小鵬必須要第一時間跳出來,認領這指責,並將自己打造成對線角色。 這樣的事,實在是不值一提。 作爲雷軍的好兄弟,何小鵬正在一步一步地複製着“大哥”當年走過的路,上述嘴炮,可以理解爲互聯網營銷,個人IP打造的一部分。 何小鵬(左),雷軍 除了嘲諷豐田之外,何小鵬近期還對線了馬斯克,稱“明年開始,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着東。” 而阿里與上汽合資造車的消息傳出後,何小鵬更是出言點評,稱“在國內,科技行業好像沒有成功的案例,主導權之爭所帶來的體系文化路線執行差異完全無法避免。” 對此,也有人提醒,何小鵬還有可能是在說華爲與長安汽車以及寧德時代的三方聯手。 透過何小鵬本身,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熱火朝天的景象。 旋渦中,有傳統車企的一本正經和不甘心; 有新生勢力的豪氣雲天與表演慾; 以及,更強大的巨獸,正在準備進場的籠罩陰影。 02 今日,出行圈迎來一件大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全文將近兩萬字,分別從“昨天,今天和明天”三方面,解讀了中國交通的理念和實踐。 認真分析研讀後,我這邊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匯總,將財經相關的信息提煉出來,以供各位朋友參考。 白皮書全文分爲六個部分。 第一章,先從上層建築入手,對整個中國交通的發展進行定性,確定了以人民爲核心的最高意義; 在這一模塊中,與產業高度相關的信息在最後一條——“以創新驅動爲支撐”。 幾個關鍵詞各位感受一下:“第一動力”,“歷史機遇”,“新型交通生態系統”。 緊接着,白皮書闡述了過往成績,以事實論證了我們正在邁向交通強國; 在這一模塊中,網約車,新能源,新一代智聯網汽車設備,得到了正面表述。 隨後,白皮書在人的層面,社會的層面,重點談了扶貧這一目標; 這一模塊中,農村電商,農村快遞,鄉村旅遊等產業的下沉佈局,值得關注。 又在政務層面,產業層面,講述了交通現代化,生態化的發展目標; 這一模塊,與產經高度相關。非常值得各位認真研讀。 其中,重點內容有: “深化放管服,逐步放寬市場的准入門檻”。 這其中所透露的,是政企結合的重大機遇。 “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推動跨省大件運輸等並聯許可系統全國聯網。” 這一句,高度概括了大數據,高算力在交通場景的應用。 全國聯網的場景描述,已經清晰透露出了國家對交通大局的數據掌控訴求。 可以想象的場景,或許是城市大腦的最終彙集,形成全國大腦的最高掌控。 此外,還有一條信息可能會被忽視略過。 “加快構建以信用爲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 這,其實也是對“基於大數據的徵信系統”的明確指示。 在第五部分,白皮書對戰略方向進行定性,在全球的格局下,暢談了一帶一路,全球氣候等相關問題; 最後展望未來,確立了在“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的發展目標,並就這一目標提出了可量化的精細描述。 全文層層遞進,信息密度極高。 總體而言,總的指導綱領有這樣幾條: 1生態導向。 在這一指導價值下,新能源被作爲一項非常正面的指標反覆提及,發展趨勢,誠已勢不可擋。 2效率爲王。 或者說,對先進生產力的孜孜追求。 其中,關於大數據的應用,白皮書屢次提及。 其遠景想象,遠超科技企業所能駕馭的宏大。基於此,政企深度合作的趨勢,也已經越來越明顯。 這一塊蛋糕,目前有力的競爭者還是在阿里,騰訊,華爲,以及京東數科等老牌互聯網科技企業之間。 此外,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共享經濟在白皮書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文件中,先後以正面態度提及了網約車和共享單車。 同時表露了對公共交通發展的決心。 並且,直接將“共享型經濟產業發展”納入新型交通生態系統。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極爲重要的信號。 這意味着,造車新勢力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車新勢力一如何小鵬所言,還是得把車賣給私家用戶,同時拿到一定的利潤繼續投入研發。 但在更遠的未來,誰能更加積極地佈局網約車模式,誰能更好地將網約車與智能駕駛結合在一起,誰才能真正穿過週期,參與中國交通的“大出行時代”。 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然行至末期。 反壟斷人人喊打,蛋糕再難做大。 而另一邊,智慧出行仍是一片蠻荒。 期間的草莽氣息,令人不禁回想起互聯網企業在二十年前的樣子。 也許,下一個科技時代,真的會是出行的天下。
何小鵬的表演,白皮書的考驗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