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新定調!“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背後深意幾何?

平臺經濟迎來全新定調!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消息一出,股市相關板塊應聲大漲,市場一片振奮。

當然,高層的這一表述意義非同尋常,而平臺經濟也即將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何爲平臺經濟?

平臺經濟的由來已久。

早在1997年,著名學者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在其《數字化生存》一書中就曾提出過“平臺”的概念。在他看來,數字化就是爲生存和活動於現實社會的人們提供信息傳播和交流的“平臺”;這裏的“平臺”雖是虛擬,卻能夠真實感受到。而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產業組織的深刻變革,而平臺作爲新的組織形式,被逐漸應用於產業經濟與商業領域之中,由此導致了平臺經濟的興起。

一般認爲,“平臺經濟”是指基於互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多元化需求爲核心,全面整合產業鏈、融合價值鏈、提高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其主要特徵大體有四:

第一,規模經濟性。

平臺上聚集了海量且多門類的主體,有買方和賣方,有生產運營商和受衆,有產品信息、價格信息和商業動態信息,更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社會資源。在雙邊市場效應與集羣效應的作用下,平臺經濟可以促使衆多參與者們形成明確合理的分工,所有平臺上的主體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協作共贏,從而達到平臺價值、客戶價值和服務價值最大化的同時,還能進一步聚集人氣,擴大用戶規模。

第二,開放性。

平臺經濟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築巢引鳳”,即在提供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吸引更多的資源與合作伙伴加入到平臺的生態系統中來。其中,每個服務主體都能提供特定的產品或服務,每個用戶也能產生個性化的需求,不同主體之間相互對接,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着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運行效率。

第三,零成本複製。

在平臺經濟環境下,低成本無限複製成爲可能,對於整個平臺而言,每新生產一個單位商品的邊際成本幾乎趨於零。以電商平臺爲例,電商平臺的建設固然需要一定量的成本投入,但上面的商家只需申請賬號,就可以在平臺上開設一家網店,這種模式不僅可以無限複製,其成本同樣是低到忽略不計,繼而極大地推動了平臺經濟的發展。

第四,創新與分享。

由於平臺上參與者衆多,且各種信息隨時都在相互交換,故而商家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市場需求的最新變化,以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動態,進而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與技術迭代。此外,平臺還通過有序整合各類分散資源,將其提供各有需求的用戶,以“分享”來促進資源更爲合理的流動,提質增效,節約成本。

一言以蔽之,得益於新技術的不斷髮展,以數字化爲核心的“平臺”,可以極大地突破傳統意義上“平臺”所面臨的地域、時間、交易規模、信息溝通等諸多方面的約束,繼而獲得全新的經濟效益和影響力。

平臺經濟的積極作用

近些年,我國平臺經濟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廣泛滲透到社交、零售、出行、支付、資訊等各個領域,並誕生了多個巨頭和超級“獨角獸”。某種意義上,平臺企業已成爲我國“雙創”的排頭兵、跨界融合的重要載體,他們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習慣與消費體驗,重構了商業生態,也推動了生產、流通領域的重大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

如果從宏觀層面來看,在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平臺經濟正是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抓手,並正在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

首先,有助於整合資源,推動創新。

平臺經濟可以有效整合產業資源與市場資源,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還能爲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平臺經濟的創新特徵,能夠倒逼企業不斷地爲了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身的高附加值和高成長性而持續進行技術創新與商業革新,而這些創新還可以引來其他衆多公司的效仿與追隨,從而帶動整個產業與國民經濟的創新發展。就像iPhone手機的創新之處就備受業內跟隨者們的追捧效仿,其結果就是各個品牌的手機產品升級速度肉眼可見。

其次,可以爲傳統產業賦能,提質降本。

平臺經濟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通過發掘信息的交互價值、重塑商業模式、促進新科技成果轉化,在形成新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能對相關實體產業起到帶動和激活效應,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例如,在工業領域,以“產業+互聯網”爲特色的平臺經濟,可以優化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配置,爲終端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並解決中間環節和資源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提高產業運營效率,降低客戶綜合成本。

再次,可以刺激消費,推動內需的擴大。

在平臺經濟的新業態下,消費市場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與信用不足等問題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有效克服;而社交平臺對人與人之間信息流動的促進,電商及支付平臺對用戶選擇購買商品全過程的便利,都會更加高效快捷地促成交易,助力消費升級。具體實踐中,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率的不斷提升、網民規模持續擴大、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完善等多重因素的支撐下,基於平臺經濟的線上消費正如火如荼,就連偏遠地區都能通過各種電商平臺完成購物,平臺經濟對消費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

最後,可以有效拉動就業。

伴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如網約車、電商購物、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等,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新興就業崗位,越來越多的人都步入到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網絡主播等新職業的陣營當中,這些人往往工作時間比較靈活,入行門檻也相對較低,爲整個勞動力市場提供了一個全新且重要的補充。

值得一提的是,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以線上爲代表的各項新型消費業態,憑藉着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高效連接廣大用戶和產品、重構“人貨場”、減少供需之間信息不對稱、提供更炫酷的購物體驗與即時互動等優勢,不僅大大降低了經營者銷售和消費者購買之間的成本,還有效促進了生產、流通、經營等各個環節運行的提質增效降本,爲消費市場的復甦和復工複查的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而新型消費恰恰是典型的平臺經濟業態,這也足以凸顯出平臺經濟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正因如此,國家長期對於平臺經濟的發展都持肯定態度,從中央到地方一直都頻頻出臺政策文件來予以支持。

平臺經濟新定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平臺經濟並非一點問題沒有。

在平臺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滋生出很多負面現象,比如要求商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未依法申報實施經營者集中等涉嫌壟斷的問題,同時還有數據安全、信息系統穩定等隱患的客觀存在。而這一系列問題,同樣會反過來制約平臺經濟的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因此最近幾年,針對平臺經濟在數據安全、算法安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侵害用戶個人隱私等方面存在的亂象,我國堅持規範和發展並重,建立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不過從市場反饋上看,平臺經濟的口碑似乎越來越不及從前,而在資本市場上,我國的互聯網企業更是普遍遭遇股價大撤退,部分公司市值甚至蒸發了8成以上。

在此背景下,此次政治局對於平臺經濟的全新定調,無疑是一個重磅的積極信號。

其實自今年年初以來,官方的口徑已經在發生變化。比如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發佈《關於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包括:加強全鏈條競爭監管執法;強化超大型互聯網平臺責任等;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會議指出:“平臺經濟方面,穩妥且儘快推進大型平臺公司整改,相關部門需設置好紅綠燈”;4月29日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不難發現,從“加強”和“強化”,到“設置紅綠燈”,再到“支持”,傳遞的信號越來越積極。客觀來看,雖然有不適應的陣痛,但歷經了集中整改後,平臺經濟已面貌一新,創新性、開放性以及對宏觀經濟的支撐性隨之提升。

事實上,就互聯網產業政策而言,反壟斷和防止資本野蠻擴張依舊是常態化監管重點,但對互聯網平臺公司而言,紅線已經明確,只要合規經營便可有效規避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市場的邊際影響已趨於消退。更何況,作爲我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力量,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研究與探索離不開平臺企業,商業化的開發與應用亦是離不開平臺企業。而此次會議再度重申了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既是對平臺經濟的肯定和正名,又給行業未來的長遠發展指明瞭方向。

而在政策的託底之下,平臺經濟也正在迎來不錯的投資機會。除了電商、社交等領域各自的巨頭之外,建議廣大投資者還可以關注產業鏈上游的硬件設備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等軟件支撐,產業鏈下游的各類應用場景,以及“東數西算”題材下的各個細分領域,或許能有不錯的收穫。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爲觀點交流,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由“星圖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爲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封面圖來自Pexels。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21

  • Top
  • Latest
  • tbp
    ·2022-05-07
    para bellum
    Reply
    Report
  • 老Uncle
    ·2022-05-07
    💪🏼
    Reply
    Report
  • trevor_t3
    ·2022-05-07
    👍
    Reply
    Report
  • Korer
    ·2022-05-07
    [财迷]
    Reply
    Report
  • Jerryoic
    ·2022-05-07
    good
    Reply
    Report
  • MSing
    ·2022-05-07
    [Cool]
    Reply
    Report
  • MSing
    ·2022-05-07
    [Cool]
    Reply
    Report
  • Ivan84
    ·2022-05-07
    K
    Reply
    Report
  • Mengl
    ·2022-05-07
    q
    Reply
    Report
  • Pohkeng
    ·2022-05-07
    j
    Reply
    Report
  • M2M
    ·2022-05-07

    👍

    Reply
    Report
  • chiapopo
    ·2022-05-07
    Ok
    Reply
    Report
  • s1
    ·2022-05-07
    👌
    Reply
    Report
  • 喵爸1
    ·2022-05-07
    Reply
    Report
  • 物农启梦
    ·2022-05-07
    H
    Reply
    Report
  • 雪花朵朵开
    ·2022-05-07
    😓
    Reply
    Report
  • kele126436
    ·2022-05-07
    已阅
    Reply
    Report
  • Richard康
    ·2022-05-07
    [捂脸]
    Reply
    Report
  • 赚钱养tata
    ·2022-05-07
    666
    Reply
    Report
  • 赤那
    ·2022-05-07
    [暗中观察]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