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

下一部「三體」,將在網文中誕生?

@亭八
2015年,第73屆“雨果獎”頒獎典禮上,《三體》的耀眼光芒照亮了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的夜空。這是中國科幻小說第一次獲得世界級大獎,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也憑藉着這部作品被譽爲“當代中國科幻第一人”。 轉眼7年過去,據三體宇宙公司透露,截至2022年底,三體IP聯盟的體驗和消費品市場價值累計超過20億元。開年以來,電視劇《三體》更是一經開播就收穫了36萬觀衆8.7分的豆瓣高分;3月,同爲劉慈欣著作IP改編的《流浪地球2》的累計票房也突破40億元大關,成爲中國影史上第10部躋身“40億票房俱樂部”的電影,也是其中唯一一部國產科幻電影。 《三體》《流浪地球》這樣頂級科幻IP改編的成功,正在極大推動中國科幻影視打開主流視野。與此同時,需要認識到,科幻影視的成功,離不開作爲源頭的一個個科幻故事。業內也會關注,未來的“大劉”,下一部《三體》小說,會在哪裏誕生? 新生代網文作家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成長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之中,亦將目光投射在科幻題材之上。在剛剛揭曉的第33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趨勢:共有13部網絡文學作品入圍,最終遠瞳《深海餘燼》、天瑞說符《泰坦無人聲》、賣報小郎君《靈境行者》、會說話的肘子《夜的命名術》四部作品獲獎,科幻網文的入圍數和獲獎數均創歷史記錄。 △圖片來源:閱文官方微博 此次的四位獲獎作者不僅擁有非常不錯的“羣衆基礎”,還都是非常年輕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會說話的肘子、賣報小郎君都是90後;天瑞說符1996年出生,被網友親切稱爲“95後起點中文網大神作家”。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通過網絡文學平臺讀科幻、寫科幻。Z世代科幻網文作家們能夠寫出既叫好又賣座的作品,在他們身上,也能夠看到中國科幻的未來。 01 科幻網文,在Z世代中紅了 事實上,網文已經成爲Z世代接觸科幻文學、創作科幻文學的主要方式。 根據《科幻世界》雜誌和四川大學中國科幻研究院共同發佈的《中國科幻網文白皮書(2022)》數據顯示,起點中文網首次創作便選擇科幻題材的作家中,72%爲00後,約超7成的科幻品類簽約作家爲本科在讀及以上學歷。在讀者羣體上,近70%的科幻品類閱讀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40%左右爲本科及以上學歷。隨着科幻網文作家的年輕化,科幻文學的讀者羣體也在向年輕化、高學歷趨勢加速。 以《泰坦無人聲》的作者,95後作家天瑞說符爲例。2019年,他憑藉小說《死在火星上》獲得銀河獎“最佳網絡科幻小說獎”,2021年,他憑藉《我們生活在南京》再次斬獲該獎項。 △圖片來源:閱文官方微博 在本屆銀河獎獲獎後,他也成爲首位三度摘得銀河獎的網絡文學作家。他的代表作《我們生活在南京》,更是被讀者認爲可以媲美安迪·威爾的《挽救計劃》。 《我們生活在南京》講述了在2019年和2024年生活在同一地理位置的兩個年輕人,共同面對危機的求生故事。這是一場突破極限的時空對話和救援行動。這部作品獲得了劉慈欣的推薦,暢銷書作家馬伯庸也對這本書評價道: “溫情與奇想的又一次結合,歎爲觀止的故事展現。這本書再一次提醒我們,想象力纔是文學的邊界所在。” 而曾獲閱文起點啓明星獎-科幻新星獎的95後作家九月醬,則是一位在非洲工作多年的駐外財務人員。他在海外工作的閒暇時間,將海外見聞、行業知識與想象力相結合,創作了長篇小說《大國科技》,通過主角克服苦難、獲得科技獎勵後推動國家科技進步的故事,展現了作者真摯的愛國情懷,收穫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對於如何看待年輕羣體科幻網文熱,《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表示,“科幻是科技時代的文學”。科幻題材的“火爆”與時代發展密切相關,因爲人們生活世界的日新月異,催生科幻文學的土壤。 在科幻作家韓鬆看來,眼下科幻網文創作不僅是一種文藝形式,更是一種思考方式、熱門現象。“很多年輕人,尤其是Z世代羣體,熱衷以科幻的形式思考問題,然後藉助科幻小說寫作表達出來,展開面向科技發展與現實生活的倫理思辨。由此,科幻日益成爲思想的承載體,這是很有意思的社會熱潮。” 誠如韓鬆所說,“新生代”網文作家們正以蓬勃的表達欲驅動科幻品類的高速增長,並以科幻文學爲載體傳遞他們的思想;其中不乏衆多優秀的作家與作品因符合主流價值觀、提倡正能量,收穫衆多擁躉與良好的口碑。 02 網文平臺已成科幻IP主要發源地 值得注意的是,多部優秀科幻網文的誕生,並不是孤立的偶然天才閃光。事實上,本次獲獎的4部網文作品,均來自閱文旗下的起點讀書App。據閱文集團內容運營部總經理楊沾透露,僅2022年起點讀書便涌現出4萬餘部科幻作品,入庫作品較2021年全年增長近70%。 《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數據則顯示,在2022年,起點原創科幻網絡文學作品簽約量增長30%,是熱門品類增長的第一名,規模僅次於作爲傳統網文品類的玄幻與都市類別,科幻網文的創作生態呈現出一種高度的繁榮的狀態。 而衆所周知,在網文行業,簽約是獲得收入的第一步,更高的商業價值評價標準則是讀者用真金白銀投出來的月票榜。如起點月票榜就因爲和付費有關,一向被認爲是網文行業的創作風向標。 過去的一年,起點月票榜也見證了科幻的火熱。在起點讀書2022年度月票榜TOP10中,半數作品具有科幻元素。至今年2月,《靈境行者》《深海餘燼》兩部科幻作品,依然位列月票榜第一、第三位,同時讀者還給出了單月13.6萬和8.8萬的月票成績。 △圖片來源:起點讀書 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場層面,網絡文學平臺走出的優質科幻作品,都已經過廣泛的市場驗證,衆多讀者用訂閱與付費投票,過濾出了口碑和人員雙爆的作品,打好了作爲IP的一個先決基礎。《科幻網絡文學白皮書》透露,2022年科幻品類的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近118%,付費閱讀轉化比高達25%,均爲起點全品類增長的第一名。 付費意願的不斷提升,也側面反映着科幻網文商業價值的攀升。而因科幻網絡文學IP與多文藝形式具有高適配性,讓如何挖掘優質作品,以助力科幻網絡文學IP的轉化與增值,被各方的加速關注。 截至2022年底,入圍“銀河獎”的科幻網文作品中已有近5成進行了IP改編。網絡文學平臺正在成爲科幻IP主要的發源地,而在優質內容生態與付費基礎的帶動下,科幻網文也正在形成從高質量內容到IP改編落地的通路。 03 科幻網文IP改編,前景幾何? 隨着科幻IP改編熱潮,業界對未來前景產生諸多探討。衆多專業人士認爲要想將科幻IP做好改編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影視劇落地層面。如姚海軍所說,科幻是電影裏面工業化特質最濃的一部分,它是一個系統工程。 “像《三體》等世界級一流的科幻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難度都非常大。不僅需要導演懂科幻,團隊懂科幻內在美,還要對作品的精神內核理解得非常到位。不然徒有其表,創作出來後肯定會面臨失敗。” 在動畫形式上,已有的嗶哩嗶哩《三體》動畫也遭遇到了一定的挑戰,觀衆質疑的建模粗糙的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幻IP改編在技術上的難點。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也曾表示,目前爲止中國真正的科幻影視在《流浪地球》之後還是剛起步的階段。“相較於其他的題材,科幻是單獨的賽道。它是有門檻的,要求作者極強的世界觀搭建能力,甚至既要可以聚焦文明的起源與衰落,又要能夠迴歸到個人奮鬥或幾代人奮鬥的故事。搭建世界觀再進行影視化,讓科幻IP改編成爲非常複雜的過程。” △圖片來源:流浪地球2 但讓觀衆欣慰的是,我國近些年來影視製作的專業度正在大跨度進步。無論是《流浪地球2》的太空電梯,亦或是《三體》電視劇飛刃切割審判日號,種種宏大的名場面,已充分證明中國影視行業產出優質科幻片的水準正在不斷提升。 事實上,在動漫領域,大量科幻網文作品也在“國漫”崛起的時代背景下持續發力。以《星域四萬年》《黎明之劍》爲代表的改編動畫、以《夜的命名術》《泰坦無人聲》《第一序列》《繁星降臨》爲代表的改編漫畫,都已前後上線並收穫大衆市場的好評。 在影視和動漫之外,科幻IP的有聲劇和衍生品的開發也具有很高的潛力。如近期喜馬拉雅與三體宇宙聯合出品的《三體》廣播劇,參與配製演員多達200位,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播放量破億的成績,並被業界讚譽“中國國產科幻IP的形式創新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同樣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的科幻網文IP作品《夜的命名術》《靈境行者》也受到衆多聽衆的喜愛,創下播放量超11億和4億的佳績。 值得注意的是,網文平臺在科幻IP的開發上並不僅僅滿足於提供故事。近年來閱文在IP領域非常活躍,自2020年伊始連續三年持續不斷投入全產業鏈開發,目前已可以實現從文字作品到動漫、影視劇、遊戲改編、周邊產品在內的全IP產業鏈開發、運營。 如在動畫與漫畫領域,2022年騰訊視頻上新的國產動畫熱度榜前10的作品中,有7部改編自閱文的IP;閱文與騰訊動漫合作、3年完成300部IP漫畫改編的計劃中,截至2022年底,已上線230多部漫畫作品。其中,亦不乏《鬥破蒼穹》動畫,《大奉打更人》漫畫等一線作品。 △圖片來源:鬥破蒼穹 年番 除了動漫,閱文在影視方面也有很強的製作能力。去年上半年的《人世間》創下央視一套黃金檔近8年收視新高;下半年《卿卿日常》在愛奇藝開播僅144小時熱度值就破萬。相關的影視資源、製作能力與經驗,如能賦能科幻網文IP之上,相信也將創作出符合Z時代審美的新科幻劇作。 從此次銀河獎獲獎的科幻網文作品來看,還有很強的IP改編潛力。比如《深海餘燼》,曾入選新華文化產業 IP 指數報告 ( 2022 )》榜單,與另一部獲獎作品《靈境行者》共同位列動漫方向改編“價值潛力榜”三甲。在相關的IP生態鏈的多元改編下,未來也許能看到《深海餘燼》《靈境行者》《泰坦無人聲》等作品改編的動畫和相關衍生品。 結語 正如劉慈欣所說,“近些年中國科幻文學與科幻發達國家的差距正不斷縮小,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也正深深地影響着世界科幻文學格局的變動;但對整個世界來說,我們還需要真正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作品,以及值得進行IP開發的優質原創內容。” 總覽當前繁榮的中國科幻網文,從IP的涌現到多元方式的改編,全產業鏈生態也在日趨完善,讓科幻IP內容的勃發恰逢其時,《我們生活在南京》《保衛南山公園》等更多優秀的科幻網絡文學,亦被各大影視評估機構公認具有深厚的影視改編潛力。 在科幻迷們依然帶着高度的熱情期待着下一部《三體》到來的今天,在新生代科幻網絡文學作家與平臺的共同奔赴下,在網絡文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展開對未來的想象。
下一部「三體」,將在網文中誕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