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什麼情況下需要割肉,什麼情況下可以死抗?

@石头Stone
原計劃週末休息兩天,之後更新空間站,說一說交易策略的經驗,然而鑑於最近市場的走勢非常不穩定,尤其是對於中概股來說,預計可能有不少朋友被套了。那麼儘量多更新些內容,等到市場穩定後在休息。 (本文原本在2021年7月24日發在空間站“石頭的投資筆記”中,後官方聯繫希望拿出來分享給大家,於是轉爲公開)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3日晚,美國市場中概股教育板塊崩盤,當天下午H股中新東方突然閃崩,算是提前預告晚上的美國市場註定是繼續血洗中概股。截止7月24日早收盤,主要中概股列表中已經出現兩隻中概股年初至今漲跌幅在-90%以上,這簡直就是腳底板斬,如果未能做出及時止損,拿到現在,只剩下最後腳底板上的一層皮…… 很多朋友手裏都或多或少的開始出現虧損股票,那麼這些浮虧的股票到底該怎麼處理,是“割肉”止損還是當條“死魚”裝死,亦或者是補倉降低成本死扛呢?今天就藉此機會跟大家深入展開討論一下,具體該怎麼處理;(本篇字數近萬字,涉及到的環節也很多,建議安靜下來後慢慢閱讀。) 首先回顧下之前發的文章,採用時間排列,這些文章之間也是相互關聯: 20210702 | 6月彙總與7月計劃 | 持倉股票 | 重點觀察名單(空間站) 實盤分析:7月策略調整 高風險帶來的大機會(空間站) 210709 | 7月該怎麼辦?| 中概股全線下跌是末日還是機會(公開) 210716 | Q2季度財報怎麼讀,如何部署防禦型股票(公開) 210720 | 持倉情況 近期操作 策略更新 (空間站) 上述文章中都表明了未來中概股的日子不會好過,明確未來中概股殺跌的機率非常大,又是高估值又是政策市,我連續發文建議大家減倉,並且直接用實盤演示給大家我的減倉操作。(實盤可以參見空間站) 不知道看過這些文章的朋友,有沒有躲開這一輪中概股殺跌,如果躲開了,那麼祝賀你,今天的內容就當娛樂看看就好;如果沒躲開,希望這篇文章的思路能對你有所啓發,在週末的時間裏,強烈建議你多多思考,重新審視下自己的賬戶,想一想下週的交易策略; 什麼情況下需要割肉 “割肉”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虧損。其目的就在於投資失誤時把損失限定在較小的範圍內。隨着時代的發展,“割肉”成爲了股民的投資術語。 “割肉”這個做法很反人性,這意味着你在某一個交易上“認輸”,也就是承認自己當了韭菜。不過別害怕,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也逃不了有當韭菜的時候,也可能是太久沒當韭菜,有點忘記當韭菜的滋味,於是這次滴滴就讓我栽了跟頭。 這是我交易美股將近4年以來,第一次割掉這麼大的肉,光這個賬戶就虧了14,471.33美金,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買個滴滴的紀念品放在展示架中,用來紀念滴滴這隻股票給我帶來的虧損,並且時刻提醒着我,在2021年6月30日-7月19日,踩到了雷,這個雷並不是因爲公司不行,也不是因爲業務不行,更不是因爲技術不行,而是完完全全無法預測的ZZ因素; 北京時間7月19日晚,認虧割肉 雖然在空間中說明有計劃減持巴西石油,但是特殊情況只好特殊處理,用巴西石油帶着兩個中概股:$新氧(SY)$ 和$滴滴(DIDI)$ 一起走人。新氧當時在IPO的時候參與過,盈利11,695.38美金,這麼一結算,心理還算過的去。 但是滴滴不一樣,滴滴是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做過的調研公司,買之前根本沒想到會遇到黑天鵝,沒想到買入第3天就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下跌因素,因此我根本就沒有設置止損位置,還是通宵熬夜掛的單,掛單後第三天盤前還有盈利。結果,簡直就是血虧又賠錢又熬夜傷身…… 可我們誰都沒有能力改變既定已經發生的事情,於是我又用了將近半個月時間一直在忍着鬱悶的心情重新整理滴滴的資料,並開始新的一輪調研——評估滴滴到底還有沒有救;我整理一個時間線,供大家參考,也用來我方便闡述滴滴事件爲什麼我選擇了割肉: 2021年6月30日,滴滴偷摸上市,甩開了公開認購IPO,沒有敲鐘,沒有慶祝 2021年6月30日,買入滴滴,建倉。 2021年7月1日,中國全民慶祝中國**成立100週年 2021年7月2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宣佈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滴滴停止新用戶註冊 2021年7月2日,補倉滴滴 2021年7月4日,“滴滴出行”APP從各大應用商店下架 2021年7月7日,滴滴微信、支付寶小程序下架 2021年7月9日,因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滴滴旗下另外25款APP也被要求下架 2021年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2021年7月19日,清倉滴滴 2021年7月22日,滴滴股價下跌11.3%,至每股10.2美金 2021年7月23日,滴滴股價下跌20.98%,至每股8.06美金 …… 我們繼續迴歸主題,滴滴割掉的想法在空間站 210720 | 持倉情況 近期操作 策略更新 提到過了,因爲事情的複雜性,我沒辦法說的太明白,但上述內容其中一點,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我選擇割肉的根本原因: 2021年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要知道以往部機關需要某個企業聯合做事情的時候,都是召喚其企業來部機關中處理,因爲涉密資料是一定要保留在機關單位中,召喚的人有可能會看到些東西,但是絕對不讓其帶走,但是入駐的行爲就意味着,肯定有某些事情石錘了,最終結果輕則某個不知名負責人被抓、罰款,企業整改。重則某個知名負責人被抓、大量罰款、企業拆分重組…… 我思考再三,糾結了很久,我認爲預判這種公司已經大大超過我的能力了,無論何種結果,最後滴滴都逃不了嚴重損傷,甚至存在退市風險。要知道,在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公佈後,中國的三大通訊運營商直接從美國退市,中國的石油巨頭公司中海油退市,爲什麼?一定是美國市場需要提交的某些數據是無法提供的、是涉密的,那麼爲什麼滴滴在這種時間,還是在黨的生日前一天上市? 公司上市的流程非常複雜,尤其是美國上市,不但要花大量資金,還需要各種數據和文件,那爲什麼滴滴這麼快就能上市?爲什麼小紅書提交了招股書幾個月都沒動靜? 細思極恐,我只好割肉止損,先跑一步。 那麼對於其他中概股,我認爲絕大部分都有一個通病,而這些問題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在此我再總結一次,並且未來一段時間內,我不會在更新任何跟中概股有關的內容,直至危機解除或者出現某個股價低到我覺得可以投機: 中概股整體估值偏高(溢價嚴重) H股上市,將會增加在美國市場份額退市的概率 未來可能會出現事件連鎖反應,影響市場走勢 部分在美提交招股書的公司,最近回收了招股書(比如小紅書) 設置止損位 踩到雷肯定也是鬱悶、難受、煩躁,但是這些都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解決方法無非就是兩種,繼續持倉裝死或者趕緊割肉。我們先說割肉的情況,在決定割肉的時候,做法最爲穩妥的就是用盈利部分帶着虧損部分出去,雖然有極大的可能性盈利的股票會在未來繼續上漲,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採取“控倉”的手段,也就是寧可踏空,也不能被套太狠,用盈利盤帶着虧損盤出去,可以有效地控制你整體倉位的。 或者另外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設置止損單,在你做買單的時候,同樣做止損單,比如下跌20%或者下跌30%就止損,止損是有些難度的,難在對於公司的估值判斷,在未來我儘量對我評估的公司中加入目標價格、支撐位。 目標價格用來表達右側買點,或者短期賣點。如果你做短線則可以考慮走人,做長線只是代表到達某一個階段,不代表就要走人。 支撐位是左側的買點位置,或者止損位置。這兩個指標用多了可以增加你對於該股票的判斷和感覺,更乾脆的方法就是跟着我這個賬戶做,我沒辦法保證我每筆都能對,但是可以保證賬戶的總體走勢是盈利的。 或者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買入指數ETF基金或者FAANG,每年估計也可以獲得至少10%的利潤,還不怕晚上睡不着覺被暴跌或者踩雷驚醒。 當賠率高於贏率的時候,而且賠率還在不斷擴大的時候,我會選擇止損。 這其實就相當於自己要計算出一個賠率和贏率的比例,換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現在市場上的蘋果股票,蘋果股票的年盈利機會至少在80%以上,也就是1年後,蘋果股票80%的概率都是賺錢的,20%賠率可能因爲買的點位太高、買入時間點不好、市場回調或者崩盤,所以蘋果出現被套,我相信也沒多少人會恐慌。 當某隻股票的盈率高於賠率,就是買入的好機會,無論他價格多少,都有機會讓你在年回報率中獲得收益。但是一旦賠率高於盈率,即便是價格打的在低,也儘量不要介入,我們可以讓持倉組合中的某一支或者某兩支是高風險高收益的,但是不可以讓組合中所有的公司都是這樣的,做法太激進或許可以給你帶來大量收益,但是這麼做會養成壞習慣,那麼之後的第二年呢?第五年呢? 市值越大的股票崩盤機率越小,穩定性越強 這也意味着年回報率越底,在市場不穩定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考慮市值大,PE在10-20之間的盈利公司作爲防守,買標普500ETF 或者 TLT 這種債券ETF,或者乾脆直接變現,手握現金就從不缺少機會,但是如果被套,即便機會來臨,依舊是無法做任何操作,甚至不敢做操作,害怕這邊割掉了,下次投入又做錯了,還要割;來回反覆割個幾次,差不多就可以刪除App退出市場了。 遇到ZZ股,先虧不算虧,腳底斬變成灰 當ZZ股出現的時候,就要提前考慮跑路,死拿着最後結果就是化成灰;外國公司問責法條列一出,我們就應該敲響警鐘,這些法案可能對當時市場的影響不大,但是一定會有連鎖反應的,這也是我一直建議減少中概股持倉,或者乾脆短期內不要碰中概股的原因之一。可惜人類之所以是人類,就總會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包括我也是,我就是衝動下買了滴滴,要知道滴滴這公司我蹲了至少2年,結果千算萬算沒算到ZZ問題。 因爲ZZ問題導致的下跌和因爲公司問題導致下跌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ZZ市更爲不確定,更加難以預判。公司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調研,可以通過公開的信息、甚至通過讀財報看出公司的未來以及預判公司股價的走勢,然而zz市則不同,更像是埋在土裏的地雷,說不定什麼時候,哪一天就爆炸了,而且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公司財報沒問題、發展沒問題、題材也沒問題,但是我們又不是高層員工,不注意踩到了雷,找誰說理……集體訴訟嗎?到時候在被律師在坑一筆,外國律師都非常……反正我是真的不愛跟他們打交道,坑你沒商量,時間長消耗多,最後損失都不如止損來的好,別說最後訴訟成功了通過賠償金付律師費,整個訴訟過程可不光是訴訟費、律師費,還有很多費用需要考慮。 持倉虧損在30%左右,跑路都還能有機會盤活 一旦出現腰斬、骨盆斬,甚至腳底板斬,在想跑真的也就沒必要了,直接選擇裝死就好了,當跌穿支撐位的時候,不作任何選擇也就代表選擇了裝死。 但這不代表每跌30%就要止損,這還是要依靠公司的基本面或者對於未來的預估判斷;如何判斷該公司是被捶死了,還是可以死而復生很重要,內容也很複雜,也不知道一朝一夕可以說明白的,後續我在空間站更新文章,會一點點插入關於估值的考量以及我的經驗分析,這些內容只能通過實盤經驗來說,要是有人說可以幾天幾周幾個月就能讓你說明白,或者直接給你估值,一拍腦門的告訴你未來某隻股票會大漲,哪隻股票要大跌,不是神棍就是內幕交易,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在現在都是違法。 有時候割肉出去透口氣也是極好的,真那麼喜歡某個公司,等跌下來後在買就好了。死扛不是這樣的,就比如我持倉的A2,剛到買點,有上漲趨勢,澳大利亞就遇到了疫情封鎖,而且有些人血液中就帶了白人骨子裏的嚮往自由,封鎖不到一個月就耐不住寂寞來遊行了,我找了些朋友,從澳洲發回來部分現場視頻,我截了屏。 大家來感受一下(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澳大利亞主要城市,悉尼、墨爾本集體發起遊行,反對戴口罩,反對封鎖): 大量市民涌向市政廳舉牌遊行 遊行造成了警民衝突 這讓我想到了某個表情包: 因此我買入A2的一個原因就是在疫情期間,A2公司的業績沒有出現問題,反而在別人都跌的時候,它還在漲,它的問題也是屬於中澳關係帶來的出口損失,所以在未來3胎後,我相信奶粉的需求量還是有的,再加上疫情封鎖期間,廣大不安的澳洲人民,在家沒事幹會怎麼辦呢…… 只是這次澳洲反對封鎖遊行,再一次超出了我對於部分崇尚自由人的看法。簡直就是前腳買入,後腳踩雷,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這麼下去,2022年都難! 特殊情況下,不要盲目依賴技術指標。 目前中概股殺跌的市場中,技術指標幾乎可以算是全瞎,不要再依靠什麼拖底大單、什麼等待下影線、什麼量價背離等等,那些更多的都是事後諸葛亮,不然亮下實盤,估計自己說的股票都未必會買入,搞那麼一堆技術指標出來,看起來花裏胡哨,相當專業,實則關鍵時刻掉鏈子。來看看$好未來(TAL)$ 、$新東方(EDU)$ ,一天跌掉70%,我也算是開了眼了,沒出現暴跌之前的技術指標在哪?之前抄底的人,估計埋在了半山腰,這個股票我看不清底在哪,而對於我來說這類股票也只能做預判…… 暴跌之前的信號 就用滴滴來說把,我11.2美金跑路了,爲什麼?因爲我預判了一個信號——就是沒有任何聲音。7部委入住滴滴一週了,風平浪靜什麼聲音都沒有。我記得學習英文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風暴來臨前的平靜),所以我急忙在週二的時候更新了空間站,表示我賣掉了DIDI,並且連帶着持倉的中概股一同認虧出局。 教育板塊更不用說了,預警出現都不止一次,好未來從90多跌到60多的時候給了割肉機會,如果那時候不割肉拿到現在差不多可以說是1萬美金現在也就剩下2-3百美金了。股價20多塊錢的時候也橫盤整理了幾天,但是下跌趨勢依舊不曾改變,如果做調研的人會發現,好未來內部已經裁員了,最初裁的是大學畢業生,他們大部分都沒能轉正就被“請”走了。而後一些沒有教師資格證,或者評價靠後,或者K12相關的人員也陸續“走人”了。 這些內容如果不做調研,只是依靠網絡知識都是很難判斷的,也是很容易踩雷的,所以如果爲了避免提高踩雷率,不如干脆就不要動中概股,或者買$蘋果(AAPL)$ 放着,但是安全對應的也是收益少,2萬多億的蘋果,今年還能漲到哪去呢? 持有的股票跌成狗,到底還要不要砍掉? 這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判斷是否有退市風險,以及公司實際估值問題,如果沒有退市風險,估值又是合理區間,就完全沒必要砍掉,留足備用金補倉即可。但如果估值又高,又有退市風險,早日斷臂還能留下一條胳膊和兩條腿,如果遲遲不動手,一直拖下去,很有可能變成“人彘”或者化成灰。 這裏插一句,有人說2塊錢的新東方就如2塊錢的蔚來,我並不這麼想。蔚來當時是因爲產品太新了,出現的問題可以挽救,但是新東方這是整個行業問題,爲什麼整頓行業?我推測是爲了3胎鋪路,如果不減輕教育負擔,願意生3胎的家庭大部分都非富即貴,要麼就是破罐子破摔的極端情況,這不能助力社會的發展,所以現在學習了一套發達國家的方法,可能未來並非誰都可以大學畢業了,有些人會去中專、技校等學習一技之長,然後早日走入社會,使我們的社會變成更加年輕化,更有發展動力,老齡的社會對發展並沒有益處,對於現在的發展來看,驅動3胎政策是非常重要且正確的決定。 然而正是這麼一份文件流出,是這次教育行業大跌的罪魁禍首,甚至直接把不少中概股都拽下來了,以我看文件的經驗,這文件無論字體、排版、措辭等方方面面都不假,其中13條中寫道: “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 如果週末沒有闢謠,差不多就是一棍子打死了。網絡說新東方和好未來回應 "公司暫未收到來自監管部門任何正式通知。公司不對市場推測做出評論。”,中文博大精深,看看上面說的“暫未”,真的讓人五味雜陳。 所以我覺得這和蔚來不一樣,現在買入抄底的都是在賭博,畢竟技術指標闡述大跌後大概率下一個交易日是反彈,那麼咱們就看看下週一?下下週一呢?下下下週一呢?反彈能漲多少呢,爲了博個短線而刀尖舔血,真的沒必要。真想買的話,不如等靴子落地,看看最後到底怎麼辦,畢竟都跌成這樣了,就算出現利好,漲也不可能一天直接翻個幾倍吧?屆時在追也不遲,但是持有新東方、好未來的朋友呢,一天就跌掉了70%,感覺即便在賣也回不了多少血了。如果你錯過了最好的割肉機會,就還不如選擇裝死。 高估值的中概股,也有高風險 咱們在聊聊其他中概股,如果現在損失不重,真的不如出來透透氣換別的股票,或者乾脆持幣不動。既然選擇了美國市場,幹嘛還買那麼多中概股,尤其是在風口浪尖上,真想買,等等再來,讓事情平息下,順便仔細看看外國公司問責法。 我之前發文的:210709 | 7月該怎麼辦?| 中概股全線下跌是末日還是機會,裏面提到了騰訊音樂,我這麼寫的“通過財務報告和增長情況,騰訊音樂屬於高估,再結合上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個人認爲,騰訊音樂的估值應該在100億美金左右,參考現在市值214億美金,再次腰斬的機率也很大”,我很委婉的提到了“結合目前形勢”從而進行預判,來看看ZZ的可怕把: 儘量遠離那種高估值股票,今天我舉個最簡單的估值方法——營收比。在這篇訪談中:【虎友訪談】石頭Stone :總收益1275%的背後,我總結了一套投資公式,我提到過我投資過一個營收達到1500W每年的公司,但是市值呢?按照中概股目前的估值,若要上市,豈不是公司市值可以上億RMB了? 不不不,在我無差別變賣資產的時候,這家公司的股份被賣了不到100W…… 爲什麼?就是因爲未上市的公司估值和上市公司估值不一樣,上市公司賣的是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預期,而未上市的公司有時候可能直接給你砍掉很多,這就是傳說中的“想象力”,有想象力的公司賣的就貴,沒有的就會很便宜。但想象力終歸還是想象力,潮水褪去的時候,也才知道誰在裸泳。 最後在來說說這家公司最後怎麼樣了,很遺憾的是——它倒閉了,在2020年6月左右的時候關掉了。收購它的投資人在2020年初錯誤的預判了疫情,而擴大經營規模,這的舉動直接加速了他的現金流枯竭,最終邁向了“死亡”。(就像我們買股票一樣,預判錯了而一直加倉,最後體積越大,摔得越狠。) 如果我當時貪心沒有同意對方的報價,我現在不但一分錢拿不到,弄不好還會承擔很多倒閉後的責任。所以我的原則就是寧可踏空,寧可擇機割肉,也不想被套化成灰。我不可能每次都作對決定,未來的時間裏,我也肯定還會做錯決定,但是我會想盡辦法修復這些錯誤,而不是選擇一味死扛。 什麼情況下可以死扛 目前我持倉的股票,英特爾就屬於死扛的階段。英特爾財報爆出後繼續跌,但是我買入英特爾的原因也是看中了他的自動駕駛芯片,如果你看好蔚來,那麼就沒道理看空英特爾,因爲蔚來就是採用的英特爾公司旗下Mobileye的自動駕駛,這家公司在2017年就估值150億美金了,而且財報中Mobileye的數據是好於預期的,現在的承壓是因爲英特爾主營芯片處於瓶頸期,被英偉達、AMD鑽了空子。 但是如果出現了超級大的風險,就類似DIDI、好未來、新東方這種,我依舊會選擇斷臂,投資不可能全對,因此我們也不能一味頭鐵,該認錯就認錯,該認虧就認虧。 沒有ZZ風險,不會倒閉的公司可以死扛 對於英特爾財報,營收是超預期的,又有收購芯片廠的動作,目前市盈率只有11左右,我實在想不通還有什麼理由賣空它,因爲它太老了?因爲電腦需求變低了?還是說最近的Steam掌機都改成AMD芯片成爲了棄子?這種公司或許短期承壓,但是未來還是有不少機會的,或許只需要一個閃光點的出現,也或許是Mobileye在滴滴自動駕駛出現危機的時候取而代之? 目前市面上的自動駕駛等級都很低,大概都在L1-L2級別之間,那麼誰突破L3誰則掌握自動駕駛的主動權。上次提到滴滴自動駕駛是目前最有可能的公司,而且沒有之一。然而ZZ問題讓滴滴陷入了泥濘,這麼下去滴滴自動駕駛被賣掉用來自救主營公司都不好說,到時候被Google或者亞馬遜之類的巨頭拿走也說不定,不過萬一的萬一被年老的英特爾看上了呢?當然這個事情要是出現,那一定是滴滴陷入了絕境,股價也變成了灰。 具體會變成什麼樣,我也很難預判,但是至少在目前,甚至是下個季度來說,我沒看到太嚴重的問題。拿上一個季度,看看公司的發展前景,不算太頭鐵吧? 有發展前景的公司 這一點比較難判斷,到底什麼是有發展前景呢?按照現在互聯網化的思維,就是拋棄傳統企業的營收比、市盈率等數值,爾轉爲看用戶數量,也就是用戶數量的增長比較快,基數比較大且呈現上升趨勢的公司就可以死拿。比如Snap,Twitter等這些互聯網公司,在大流行下收穫了不少流量。 不過鑑於目前整體科技股的估值以及市場整體各方面情況,我並不是推薦拿太多科技股,這裏只是舉個例子,比如我曾經買入的B站,在ZZ風險並沒有如此強烈之前的B站也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年年虧損,但是用戶的基數越來越大,幾乎統領了Z世代,甚至X和Y世代的人也不少會訪問,還收購了模型公司,在會員購上賣一些手辦、雕像和周邊,我之前提到過,在120上我已經清倉了B站。目前顯然風險大於收益,如果我現在持有,我依舊會選擇賣出。 無法取代的公司 有一些公司無論是傳統也好、新興產業也好,也成了不可取代的公司,比如我持倉的A2、以及XOM這都屬於無法取代的公司,一個是奶粉,產品銷售取決於新生兒速度,另一個是原油,這個取決於你是否會相信原油成爲時代產物(之前一直說煤炭會被取代,直至今日,煤炭仍是發電的主要能源之一) 低估值公司 被我賣掉的巴西石油就屬於低估值公司,但是也存在zz風險,不過再近期的中概股風險中,顯然巴西石油的zz風險就沒有中概股那麼高了,這種公司目前無法取代,又低估,但是就是包含了zz風險,還包含了疫情風險,股價之前被打到了地上,我在6-8美金的時候一直買入,最後因爲迫不得已,只能帶着didi和新氧跑路了,理論上沒必要這麼激進清倉的,但是爲了控制倉位,只好忍痛出貨。 保持好倉位 市場好的時候,激進者可以9成倉位或者全倉,但是對於目前各種不穩定因素都未能解決的市場,保持好倉位比重纔是最好的。按照20210702 | 6月彙總與7月計劃 | 持倉股票 | 重點觀察名單d呃計劃,我迫不得已加快了減倉進度,目前倉位5成,而且不斷通過取錢用來控制總額度,爲的也是避免各種不可抗力的因素,並且控制好自己的手,以防自己忍不住滿倉,結果因爲套牢告別市場。 總結 買賣股票前一定要做好評估,如果跌的機率大於漲的機率,該止損止損。 如果漲的機率高於跌的機率,該頭鐵就頭鐵。 如果組合中有盈利和虧損的公司並存,逃跑時候就用盈利股帶着虧損股走。 千萬別有僥倖心理,什麼盈利的賣掉了到時候還在漲;那虧損的不賣,到時候也能繼續虧,錢是賺不完的,但是可以虧光。 ZZ股是很難估值修復的,儘早遠離,實在跑不掉的就想想當時爲什麼要買?看到什麼位置,又能忍到什麼位置?如果都沒有想過,不如把錢存銀行,或者找人託管賬戶。 胳膊拗不過大腿,有時候當斷則斷是非常重要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果一年下來,有過1-3個割肉,我覺得都正常,如果1年下來割肉數量超過了3,我覺得就要仔細思考,一定是出問題了。 除非大牛市,大蕭條,否則公司不會短時間從小企業變成龍頭,更不會短時間從龍頭變成破產。好公司短期下跌都不是問題,估值高而出現橫盤或者某天突然急跌的,有可能都是預警信號,一定要注意。 越熱的股票就應該越遠離,散戶開戶越來越多的時候,就要記得把錢抽回來。反而炒股人越來越少的時候,就要補充點子彈,買一些好的資產放着,等待散戶衝進來。 爲什麼世界上只有巴菲特被人銘記,而那麼多投資人中,爲什麼很少可以連續5年都出現同一個名字? 市場不比誰短期賺的多,而是比誰活得久。 最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歡迎大家訂閱“石頭的投資筆記”,我會在空間中記錄老虎賬戶的買賣記錄、買賣原因,以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調研公司,希望大家可以一同成長。
什麼情況下需要割肉,什麼情況下可以死抗?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