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y

又一行業樣本誕生!名創優品(MNSO.US)走出“奇襲”之路

@格隆汇
疫情的肆虐,讓全球零售業態一度承壓,但並未阻礙中國零售巨頭的全球化步伐和對創新模式的探索。 也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時間的“獎勵”往往越是慷慨。隨着一個個紅底白字的LOGO紮根世界角落,並且從線下走到線上,“名創優品”開始越來越醒目。8月19日,名創優品(MNSO)發佈最新財報,業績取得近八個季度以來最快同比增速,全球新增門店數量超出預期,同時宣告派發近3億元現金股利…… 深層次的意義來看,這給疫情之下的全球零售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同時也提供出一個不錯的觀察窗口,讓市場有機會進一步審視新零售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以及背後價值。線上而生還是線下而生?流量爲王還是供應鏈爲王? 或許很多問題都能從名創優品身上,從這份並不簡單的財報中,找到答案。 1 規模經濟,與全渠道收效 先從數據視角出發。 2021財年第四季度(2021年3月31日—6月30日,未經審計業績),名創優品實現總營收24.7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大增59%。其中,國內營收19.5億元,同比增長43%,海外營收5.2億元,同比增長179%。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Non-IFRS),期內淨利潤爲1.5億元,增幅高達242%。 結合往期財報來看,名創優品在收入和淨利潤兩個層面,刷新近八個季度以來同比增速的最高記錄。海外市場方面,名創優品的業績表現尤爲亮眼,收入環比上一季度亦有19%以上的增長。 這一季度,名創優品國內門店淨增127家,海外門店淨增35家;這一財年,名創優品國內門店淨增406家(新增門店超過60%位於下沉城市),海外門店淨增121家,擴張步伐總體穩健而強勁。截至報告期末,名創優品的新零售版圖遍及全球99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門店總數爲4,749家,國內門店2,939家,海外門店1,810家。 從中,不難發現,對處於全球化賽道,市場遠未飽和的零售巨頭而言,通過線下門店數量的快速擴張,產生規模經濟效益的打法依然是奏效的。尤其是,海外市場的線上滲透率仍較低,隨着疫情防控加強等,不少細分市場需求復甦。名創優品在這一市場逆勢擴店的戰略佈局,或許開始發揮效能,並直接體現在了最新的報表中。 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門店數量也依然會是最爲簡單、直接,能夠檢驗名創優品成長性的指標之一。 同時,互聯網轉型爲名創優品的業績增長再添一份活力。報告期內,名創優品線上業務明顯進階,國內電商收入同比增長136%至近2億元,電商及O2O業務合計爲集團貢獻約12%的總收入。截至報告期末,名創優品過去12個月活躍的消費會員數超過3,300萬,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10%。 雖然名創優品的主戰場在線下,但線上增速明顯更高,貢獻出可觀的業績彈性,私域流量的高轉化、高附加屬性更是爲其未來注入想象力。 也再次印證:於新零售企業而言,線上或是線下從來不是單選,“非優勢”渠道往往蘊藏更多的有機增量,隨着佈局深入將逐步實現品牌價值的延伸與兌現。轉型升級的重點則應是“揚長補短”,打造線下強化體驗與品牌、線上銷售同步的商業閉環,賦能全渠道增長。 2 新業務狂奔,“X-戰略”價值初顯 上一財季,名創優品纔剛剛宣佈推出“X-戰略”,提到多元化經營,以及致力打造全球領先的新零售平臺,孵化更多子品牌等。這一財季,名創優品的新業務,上市後推出的首個獨立新品牌——全球潮玩集合品牌TOP TOY,便開始加速搶佔行業高地。 財報顯示,2021財年第四季度,TOP TOY門店數淨增24家。截至6月末,TOP TOY門店數累計達33家,其中夢工廠店6家,集合店27家。市場反饋來看,6月1日,TOP TOY上海環球港潮玩夢工廠店創下單店單日營業額破100萬的佳績;同月25日,該品牌旗下原創IP BUZZ首隻10米高巨型雕像入駐杭州InS.Park。8月14日,TOP TOY深圳文和友潮玩博物館店首日客流量近3萬人次,營業額再破100萬。 進一步來看,TOP TOY“現象級”崛起也不難理解。很直觀的,包括兩大核心原因: 其一,潮玩市場,尤其中國潮玩市場,是一個快速崛起的年輕市場,當前仍存肥沃的成長土壤,有望孵化市佔率較高的龍頭。根據艾媒諮詢,2020年全球潮玩產業規模達到1493 億元,同比增長19.7%;同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達到295億元,同比增長44%。2020-2023年,中國潮玩市場仍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預計CAGR爲18%,到2023年的規模將達到575億元。 其二,IP和渠道是潮玩行業的價值核心,也是核心能力。一方面,這兩部分的收入分配佔比均在35%左右,其中IP環節毛利率更高,溢價空間較大;另一方面,IP的孵化與經營、完善渠道的建設均難以一蹴而就。一般IP從設計到上市至少需要1-2年;渠道方面,更是需要多年沉澱,同時需要進行長期的數據積累與精細化運營等。 TOP TOY在潮玩市場細分領域的兩點突出競爭優勢,使其有能力快速冒尖。追本溯源,早前佈局上,名創優品就有“聯名大佬”之稱,其全面覆蓋全球頂流IP、二次元IP、國潮IP等六大板塊,成功推出過上萬款人氣產品。截至6月末,名創優品已與全球超過80個IP版權達成戰略合作,其中超過30個IP版權爲獨家合作。渠道方面上文有所提及,優勢已經明確。 TOP TOY而言,現階段自有品牌SKU數量超過160個,其中原創IP數量達6個,達摩不倒翁、TWINKLE街機系列盲盒等原創IP產品銷售業績居於全品類銷售前列。 以小窺大,名創優品的IP和渠道兩大底層能力在潮玩賽道適用,同樣有機會成功複製到其他細分賽道,尤其是年輕人扎堆的領域。IP聯名是公認快速“討好”年輕人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時年輕羣體正在迭代成爲整個消費市場的主力。而這也僅僅是,名創優品所具備部分底層能力所展現出的價值。 身兼多條賽道後,名創優品則相當於擁有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新零售平臺真正的價值所在,也即是如此,從更多的維度切入人們的生活,真正成爲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3 錨定新零售基石——供應鏈 溯源上述種種向好發展的趨勢,名創優品何以加快全球化步伐?何以推動新業務快速落地與並搶佔市場?最後似乎又都簡單的指向一處:供應鏈。 從零售到新零售,供應鏈一直是本質問題。如果說,傳統線下零售的本質就是供應鏈,那麼新零售的本質就是供應鏈效率,落腳點無非在於線上線下的商品/服務協同度、運營精細度、庫存週轉率、運輸配送效能等。 目前,名創優品擁有8,000多個核心SKU,門店平均SKU數量約3,000個,可謂“海量”,但依然堅持“711”:每7天推出100個左右的新SKU,從10,000個產品創意的大型庫中挑選,進行產品迭代。 縱觀整個零售行業,這樣的供給效率和大規模上新速度是一般競爭對手難以復刻的。只有成熟、深度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與運行機制並行,纔可能做到。 更具體一些來看,在供應鏈上游,名創優品擁有全球知名的設計師團隊,利用龐大的消費和產品數據支撐研發設計,採用OEM/ODM形式(即代工生產)買斷定製,形成獨家貨品。在合作週期中,根據市場需求倒推採購數量,減緩供應商的庫存壓力;同時由訂單規模靈活決定採購價格,並將回款期壓縮到15天。即其採用是“以量定價+買斷定製+不壓貨款”的合作模式,通過直接採購、規模化、縮短賬期的方式構建供應鏈壁壘。 此外,名創優品已通過供應鏈管理系統對供應商進行數字化整合,定期協助供應商提高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 到現階段,零售供應鏈的品質提升已不光取決於企業自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朋友圈”,在於能否連接更多的合作伙伴,以打造出供應鏈生態圈,走向互惠共生。在這一視角下,名創優品的供應鏈模式與產業趨勢相互契合,效率持續優化。且通過在供應鏈各個環節削減成本壓力,加強品質管理,名創優品進一步打開了產品“溢價”的空間,產品定價也隨之更加“自由”,凸顯抗週期特徵。 4 尾聲 總的來說,名創優品“不同尋常”的發展路徑,或許爲行業帶來新的參考。 回觀過往,名創優品出現於國內電商起勢的黃金時期,實體店生存空間承壓,但名創優品堅守初心,依然站穩了腳跟。如今,歷經數字化加速變革,渠道紅利“生變”,線下渠道重新引起市場重視。名創優品則一邊堅守線下基本盤,在全球市場謀求規模經濟,一邊深入新零售,獲取更多有機增量,強勢刷新業績表現。 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名創優品在供應鏈上的長期佈局,逐步建立“內核”後才考慮全面向上生長,顯現長期價值思維。這種商業模式與發展節奏爲名創優品積蓄了相當多的品牌勢能,並在本報告期內帶來了更爲顯著的效益。 未來,隨着名創優品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探索,在新零售、新消費的業務機會方面的進一步挖掘,這種品牌勢能的釋放或許還會更加集中、強烈,體現在未來中長期的經營業績中。
又一行業樣本誕生!名創優品(MNSO.US)走出“奇襲”之路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