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時代“前浪”迅雷被拍打暗礁,Q2財報或道出緣由

@美股研究社
PC時代,迅雷曾是一衆下載器中的佼佼者。 但隨着PC互聯網趨於飽和,時代加速發展,企業公司經歷了一輪又一輪洗牌,迅雷也被浪潮一次又一次拍打在暗礁上。 此後,迅雷不再被市場所推崇,股價也從上市發行價的12美元跌至3美元左右。 北京時間8月12日,迅雷$迅雷(XNET)$ 公佈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8月12日美股收盤,迅雷股價跌8.37%,報3.72美元。 爲順應時代發展,迅雷也想穿上新衣——拓展共享計算和區塊鏈業務。踏入雲計算領域後,迅雷後續發展如何?從本季度財報中我們或許能一探究竟。 欲建“護城河”卻差實力 財報數據顯示,迅雷2021年二季度總營收5520萬美元,同比上升24.6%,環比上升3.6%,達到收入預期。 目前迅雷收入主要源於三個業務板塊:“會員服務”、“雲計算及其它IVAS”和“廣告業務”,其中,前兩者佔據總收入比例較大,是營收的主要來源。 二季度,迅雷來自會員服務的收入爲2270萬美元,環比微升3.0%。營收與上季度差別不大,但本季度會員的數量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6月30日,迅雷會員用戶數約爲396萬,上季度會員用戶數約爲405萬。 迅雷算得上是PC骨灰級下載器,在順應時代發展中,迅雷曾轉型區塊鏈,推出玩客雲、鏈克等多款產品。區塊鏈曾給迅雷帶來過股價飛漲、營收翻倍的短象,但沒多久迅雷的營收又開始下滑,甚至出現了虧損跡象。 老驥伏櫪,迅雷不得不重操舊業,拾起能賺錢的下載服務。兜兜轉轉過去許多年,如今從迅雷的會員數據來看,算不上不好,但遠不能比擬往昔風光。 出生於2012年的百度網盤,在2019年時付費用戶已經突破5000萬。此前百度網盤在原來的會員基礎上增加了單日、單次收費模式,這給百度網盤帶來大量新增付費用戶。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百度網盤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85%。 2021年3月,網盤市場迎來阿里重磅玩家。阿里雲盤啓動公測,以“不限速”的雲服務體驗來吸引用戶。巨頭身後流量千萬,入局無疑是加重了迅雷肩上的負擔,碗裏的“舊飯”似乎也沒那麼香了。 此外,今年7月工信部通報未整改的APP,迅雷因“欺騙誤導強迫用戶”位列其中;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今年7月份有網友投訴稱迅雷的白金會員無法提供加速服務。加速下載是會員吸引用戶的最大亮點,產品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自然會退辦會員。 二季度,雲計算及其他IVAS營收2890萬美元,環比上升5.8%,佔迅雷總營收的52.4%。 在全球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擁抱雲計算才能擁抱數字化和智能化。企業都在快速向數智化轉型,這給企業服務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迅雷於去年4月份公佈服務於C端的“網心雲”,網心雲是由迅雷網心科技打造的閒置帶寬、存儲和算力的共享邊緣計算C端採集平臺。網心科技可以通過星域雲將千家萬戶連接成一張邊緣計算網絡,爲B端企業提供邊緣計算服務。 雲計算市場前景可謂廣闊,8月8日,據全球數據分析和諮詢公司Global Data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148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50%。 據IDC最新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公有云市場數據顯示,阿里雲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爲40%,騰訊雲、華爲雲分別位列第二、三名,市場份額均爲11%,中國電信天翼雲8%,亞馬遜雲科技7%。 巨頭位列前茅,留給別的玩家的市場份額並不多。雲計算收入作爲迅雷營收的半壁江山,目前體量還是過於單薄,迅雷如何從中賺取更多利益還有待思考。 營銷與研發投入未能換來高回報 迅雷二季度營收有所增長,但在利益方面卻沒有實現較大利潤。 財報數據顯示,基於通用會計準則,迅雷二季度淨利潤爲5800美元,同比去年扭虧爲盈,但環比上一季度的680萬美元卻大大下降。一季度與二季度銜接,迅雷的淨利潤下滑如此之多,或許可以從其費用支出方面尋找答案。 一是研發支出。迅雷二季度的研發費用支出爲1520萬美元,同比增長4.8%,環比增長14.3%。 研發費用的增長值得肯定。對於迅雷科技來說,無非是在會員方面與雲計算方面下手。迅雷的會員服務曾以“下載迅速”吸引許多用戶,但從近年來網友投訴來看,會員服務似乎失去了下載快速的“初心”。持續優化與創新會員服務需要一定研發費用,不再加速“掉鏈子”才能挽回失去的用戶。 此外,雲計算領域需要投入資金及技術消耗相對要大,從人員團隊到產品開發與維護都需要不小的費用。如今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大部分被BAT三大巨頭佔領,剩下的市場份額處於“龍爭虎鬥”狀態,迅雷若想勢如破竹從中脫穎,避免不了一大筆研發支出。 阿里雲曾宣佈,將在未來3年投入2000億元研發。這巨大的數字體現出阿里雲佔據行業領先位置的決心,但側面也體現出雲計算行業所需費用的高昂。 二是營銷支出。迅雷二季度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爲670萬美元,同比增長52.3%,環比增長48.9%。 從成本支出方面來看,銷售和營銷費用大幅增長其實不太利於迅雷。靠“砸錢”打廣告來獲客,遠不如用產品質量來吸引用戶的好。營銷費用是投入了,但從二季度迅雷會員數量下降來看,似乎成效微乎其微。 營銷費用的大幅升高,從另一方面來看將會擡高往後營銷支出的天花板。錢需要用在刀刃上,如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否則只會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影響公司整體盈利。 三是行政支出。迅雷本季度一般行政管理費用達770萬美元,同比下降31.2%,環比升高16.7%。迅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金波稱迅雷集團總部大廈及科研中心即將竣工,大廈的竣工避免不了填充人力資源,擴招人員以壯大團隊隊伍,行政費用的環比上漲也屬意料之中。 迅雷雖然本季度的各項費用支出環比都有所增長,因此在營收微增的情況才造成淨利潤的環比大幅下降。從費用支出增速來看,營銷費用增速還是過快。移動互聯網發展快速,迅雷急於在信息滿天飛的時代尋求獲客能夠理解,但企業還是得迴歸產品本身,提升創新能力,或許纔會有更爲廣闊的未來。 結語 作爲互聯網企業中的“前浪”,迅雷曾在PC年代大放光彩。但入局雖早並不意味可以一直“坐穩江山”,近幾年來因私有化退市的老資歷公司也枚不勝數,其背後折射了時代的變遷。 市場格局發生改變,迅雷也積極佈局戰略規劃,加入雲計算大軍之中。但從其上市時9.86億美元的市值來看,如今跌落到只剩2.49億美元的市值,中間蒸發的幾億市值不難看出迅雷揮灑下的汗水與淚水。 據企查查顯示,迅雷一共經歷7次融資,但上一次融資還是在2014年的IPO輪次。沒有得到外界的“補血”,自身“造血”能力也較爲平淡。如何作出創新與突破是對迅雷的一項重大考驗,其未來能否走上新的道路,建立自身護城河,美股研究社也會持續關注。
時代“前浪”迅雷被拍打暗礁,Q2財報或道出緣由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