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騰訊起訴vivo事件”,看行業那些恩怨情仇

@于见专栏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手機廠商與軟件開發廠商的關係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存在。硬件配置爲軟件的運行提供平臺,軟件爲硬件提供更多可能,併爲其構建更豐富的生態圈。但近期騰訊卻因應用寶一事,與vivo卻撕破了臉。 騰訊作爲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先驅者,它的業務幾乎遍佈所有領域;而反觀vivo,主打手機通訊設備,已然有成爲國內手機品牌領頭羊的風采。但如今這兩家行業巨擘公然撕破臉,竟是因爲一個在騰訊業務板塊中看似無痛關的手機應用軟件“應用寶”,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深思。 應用寶,騰訊生態圈的重要一環 應用寶是騰訊專爲安卓手機用戶傾力打造的應用獲取平臺,在外行人看來,它似乎僅僅只是一個有着海量應用的下載工具,附帶能協助管理手機、帶來一些額外功能的軟件罷了。但對於騰訊而言,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輸出端口,藉助應用寶,騰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 應用寶作爲一個應用開放平臺,它能吸引數百萬應用開發者,並藉此打造出更豐富的軟件生態圈。與此同時,應用寶還能巧妙地記錄每一位用戶的偏好與使用習慣,讓數據不再只是一堆冰冷的數字,轉身成爲了每個應用設計者未來開發方向的明燈。 而近年來隨着相關政策的頒佈、推行,應用寶在用戶數據收集方面也面臨種種困難,因此在2021年,騰訊便宣佈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在原有的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羣的架構下,成立“在線視頻BU”部門。 該部門由騰訊視頻、微視、應用寶整合而成,繼續深耕視頻賽道。應用寶作爲一個應用市場,理論上不應屬於這個範疇。可它之所以劃分到了這一賽道中,自然有騰訊的道理。 無論是騰訊視頻還是微視、應用寶,近幾年的市場份額都在被打壓。影視行業迎來寒冬、超前點播頻繁引來爭議,都讓騰訊視頻深陷增長困局;而微視更是長期處在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哪怕騰訊燒錢燒得風生水起,也無濟於事。 應用寶就更是如此。在手機廠商出廠即配置應用市場後,第三方服務平臺就面臨着毀滅性打擊。與大多數三方應用一樣,應用寶的營收主要源自點擊搜索、推廣廣告等等,與騰訊視頻、微視的營收很類似,因此劃分在一起不無道理。 深耕二十年的技術沉澱,讓騰訊有充足的底氣來應對市場的挑戰。騰訊借應用寶這一交互端口,能爲自己贏得更多技術人員的支持,並且依據開發應用所屬領域的不同,還能賦予這些應用更多的可能,這也是騰訊爲何始終堅持推廣應用寶,這已然被邊緣化的第三方服務平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此次濟南中院公示信息顯示:騰訊應用寶訴vivo利用手機底層系統優勢,通過插入彈窗、文字等多種方式,限制用戶正常下載安裝應用寶,甚至阻攔用戶通過應用寶下載安裝應用。若其處於安全風險考慮,無可厚非,可vivo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還在誘導用戶到其自帶的應用商店下載或安裝應用,藉此來獲得更多的流量和收益。 vivo這個舉措無疑是直接把騰訊的財路給攔腰斬斷,但在網友們看來,這次騰訊也只是在“無理取鬧”罷了。然而,這已經不是手機廠商與軟件應用商店的首戰了。早在2016年這場戰役就已經吹響了號角。 爭議,並非心血來潮 手機廠商與應用商店雖然是相輔相成的,可兩者也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手機廠商想優化原生安卓系統,讓其更具特色和競爭力,那就勢必需要引入許多軟件,這無疑是把應用商店原本的份額給侵佔了。 自2016年開始,騰訊就已經因應用寶的下載、安裝問題,依次起訴多個手機品牌商,就連華爲、OPPO都難逃一劫。 2016年騰訊同樣以不正當競爭爲由,起訴華爲公司,當時重慶市第一中院一審裁定支持了騰訊的訴訟;2017年,騰訊在南京、武漢分別起訴vivo和OPPO。而騰訊在選擇的起訴對象也極富規律:起訴每一年的手機市場銷量王者。 此次vivo之所以成爲殺雞儆猴的那隻“猴”,從專業數據分析機構conterpoint公佈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調研報告中可窺探一二。VIVIO以28.2%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手機市場第一,OPPO、榮耀暫列第二、第三。這就不難理解,爲何今年騰訊選擇了vivo作爲訴訟目標。 出貨量高達1860萬臺的vivo每拒絕應用寶一次,那都意味着一個用戶的流失,這顯然是騰訊無法接受的。對於用戶而言,同樣是下載應用軟件,只要方便、快捷,就無需糾結是從哪裏下載、誰是服務提供者。但對應用寶而言,卻並非如此。 用戶通過自身平臺作爲中介來下載應用,應用開發者都需要對此進行付費,這便是應用寶營收業務之一;與此同時,基於龐大的用戶基數,應用寶在嵌入應用廣告時,也能進一步提高收費。所以當手機廠商用不正當競爭的手段,導致用戶數量的大量流失之後的損失,應用寶難以招架。 而這個問題產生的根源,其實也非常簡單:安卓並非像蘋果一般,是一個閉環生態圈。谷歌完全放棄了生態閉環這個市場策略,讓開發者們擁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全開放式的生態環境,也讓開發者們更有動力去推動生態圈的發展,而騰訊應用寶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想用自身的技術實力,成爲動力源泉之一。 不做手機,只做軟件的騰訊,自身就有着完整的生態圈。B2B、B2C都信手拈來的它,對於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各類應用的適配度,都有着絕對的自信。而這點也是騰訊應用寶一直沒被市場所拋棄的重要原因。 應用寶作爲連接用戶與開發者的重要橋樑,它的出現不僅讓用戶感受到了便利,還給予了開發者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創造價值的機會。這對於市場而言是個良性競爭,可vivo的這招移花接木,卻把這份平衡給打破了。 良性競爭,方能打開大格局 在應用商店服務這方面,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軟件提供商,它們關心的都不是公平競爭,而是很直白的用戶分配、利益分配。此次騰訊與vivo的訴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會有許多這樣的場面出現。而想要徹底打破這個僵局,就得從良性競爭下手。 良性競爭,意味着輸贏全憑實力,這就是一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行業所需要的。而騰訊應用寶要的也並非是想一家獨大,一個開放、包容的市場格局,才能換來雙贏的局面。若像蘋果的App Store那般閉環、單口輸出的,反而是騰訊不願意看到的。因爲哪怕強大如蘋果,也擰不過相關部門的強勢。 早在去年9月,蘋果即宣佈解除音像書刊支付限制,允許用戶從直接從第三方平臺進行操作;今年2月,美國通過《開放應用市場法案》,此法案將要求蘋果允許應用平臺在 iOS系統中對接其他支付平臺,並且允許消費者安裝第三方應用商店。自此蘋果App Store一家獨大的美夢,就此瓦解。 這一事實也證明,絕對閉環生態是不會被市場所接受的,並且在百花齊放的資本格局下, 誰都想要分一杯羹。而這也是騰訊所一直堅持的。此次騰訊與vivo的訴訟案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話題閱讀量超過2億,甚至還一度衝上熱搜話題榜,其中也並非沒有vivo的推波助瀾。 VIVIO在5月19日將舉辦自己的新品發佈會,在此之前借騰訊應用寶訴訟案來炒一波熱度,再合適不過。騰訊因爲其有着“南山必勝客”的稱號而被網友們調侃,可在背後又何曾不是因爲其蒐集了有力證據、據理力爭,才贏下官司的呢。 可以預見,無論這兩個企業最終鹿死誰手,都會兩敗俱傷,手機廠商想要進一步留住用戶,因此攔截流量、築起圍牆,讓三方平臺無法進入品牌生態圈,導致的結果只能是你爭我搶、瘋狂廝殺,開發者們看到大環境如此惡劣,自然也就沒有了熱情,生態圈自此止步不前也並無可能。 安卓系統在給手機品牌授權時,顯然是給予了很高的自由度,而vivo、小米、OPPO等在優化自身的時候,也需要爲三方服務方預留好發揮的空間,畢竟手機廠商是主打硬件銷售,軟件並非是它們的強項,手機品牌廠商們在行業內相互競爭的同時,軟件生態圈也要足夠完善,這樣方能留住用戶。 結語 此次vivo與騰訊的糾紛,歸根結底就是各大品牌之間在爭奪市場份額的時候,選擇了不正確的方法。騰訊應用寶作爲一個開發、包容的生態圈,它在支持開發者方面可謂是不遺餘力,而在背後它需要的是更開發、包容的市場。 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只有良性競爭方能推動彼此互相進步,做出更貼合市場、更符合用戶的產品。應用市場現如今是向高品質服務發展,多元化、個性化的下載渠道,也讓用戶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應用寶等第三方的存在也就有了它的價值和意義。
從“騰訊起訴vivo事件”,看行業那些恩怨情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