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抄襲”比特幣?五個方面讀懂兩者的區別

摘要

最近,Facebook加密貨幣項目Libra白皮書正式發佈

Libra與比特幣的五大差異分析。

Libra不是一項投資,在許多方面與比特幣截然相反。


Facebook $Facebook(FB)$ 剛剛發佈了其計劃中的新加密貨幣 Libra 的白皮書,這已經成爲許多討論和猜測的主題。 然而,Facebook 強調的一點是,儘管在 Facebook上使用Libra進行交易,但Libra不屬於 Facebook,而是屬於Libra協會。

Libra協會還有許多其他的參與者,其中一些較大的公司包括萬事達、維薩、貝寶、Ebay和優步。他們發佈了一份白皮書,描述了他們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Libra的打算。

許多人將這種新型加密貨幣與比特幣進行比較,認爲Libra與比特幣有很多共同之處。在本文的分析中,Libra至少在五個主要方面與比特幣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一些對許多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領域,天秤座與比特幣截然相反。

所有交易的永久記錄和跟蹤

一些人真正喜歡比特幣的地方——也是大多數政府討厭的地方——是交易的匿名性,以及在完全保密的情況下在人和國家之間轉移資金的潛力。Libra的白皮書很清楚,這不會發生在Libra身上。

但現有的區塊鏈系統還沒有達到主流採用…一些項目還旨在打破現有體系,繞過監管,而不是在合規和監管方面進行創新,以提高反洗錢的有效性。我們相信,與金融部門,包括各個行業的監管機構和專家進行合作和創新,是確保一個可持續、安全和可信的框架支撐這一新體系的唯一途徑。

因此,從一開始,Libra 就聲明他們的新加密貨幣將與比特幣正好相反。 他們打算以一種創新的方式與監管機構合作,找到最好的方法來打擊利用 Libra 洗錢、避稅或涉及個人隱私的任何其他潛在邪惡目的。

同樣,有些人可能真的喜歡這方面,其他人可能非常不喜歡——但在這方面,Libra 或多或少也會與比特幣背道而馳。事實上,Libra協會很謹慎地強調他們的跟蹤將是多麼全面。

爲了安全地存儲交易,Libra區塊鏈上的數據受到Merkle樹的保護,Merkle樹是其他區塊鏈使用的數據結構,能夠檢測對現有數據的任何更改。以前的區塊鏈將區塊鏈視爲事務塊的集合,而Libra區塊鏈則不同,它是一個記錄事務歷史和狀態隨時間變化的單一數據結構。這個實現簡化了訪問區塊鏈的應用程序的工作,允許它們從任何時間點讀取任何數據,並使用統一的框架驗證數據的完整性。

Libra區塊鏈是一個單一的樹或數據結構,其中事務只能發生在中心授權節點上(下面將詳細介紹),並且始終生成一個永久記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能隱藏任何東西,也不能以無法跟蹤的方式移動任何東西。

是好事還是壞事?再次強調,這完全是一個視角的問題。這種結構或多或少可以消除洗錢和逃稅,也可以消除許多形式的盜竊本身。如果只有一個單一的數據樹,並且它永久地跟蹤所有權和每個天秤座的每一次轉移——一旦發現偷竊行爲,就沒有辦法避免被發現或掩蓋蹤跡。只要錢保持在天秤座的狀態就行。金錢的確切路徑和最終目的地總是可以找到的;沒有什麼可以隱藏的。

事實上,對於每個人花費或接收的每一個Libra,它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以及什麼時候發生,都可以由這棵樹的"守門人"在任何時間和任何時間決定。

聽起來有點耳熟吧?

現在,隨着最近Facebook被爆出的所有數據泄露和隱私醜聞,我們當然可以肯定,這不會在這裏發生。電子“錢包”將會有假名,我們每個人都將用它來裝我們的圖書館。既然我們確信我們的姓名不會與我們錢包的假名相關聯,即使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這些錢包進行購買和銷售,我們也可以放心,我們的隱私這次會得到保護(與以往不同)。

這次我們可以信任他們,對吧?

另一個有趣的特點是,假名錢包極不可能承受搜查令——或者甚至是簡單的政府要求,這些要求的措辭要符合 Libra 與世界各地監管機構計劃建立的"創新"夥伴關係。

所以,匿名的電子錢包可以追蹤Libra 走過的每一步,要麼是自從離開原來的錢包有問題,要麼是到達有問題的最終錢包——無論是罪犯、恐怖分子、私人投資者、網上購物者的錢包。

有些人可能喜歡這個,有些人可能討厭它,但再一次說明,Libra不是另一種類型的比特幣在這方面,可能成爲它的直接對立面。

授權節點驗證

比特幣和Libra的另一個關鍵區別是,天秤座至少在頭五年將基於"許可節點驗證"。

區塊鏈被描述爲與作爲驗證器節點參與的能力相關的已許可或無許可。在“permissioned區塊鏈”中,允許訪問運行驗證器節點。在“無許可區塊鏈”中,任何滿足技術需求的人都可以運行驗證器節點。從這個意義上說,Libra會以一個被允許的區塊鏈開始。

因此,對每筆交易的驗證只能由建立網絡的內部人員來完成。唯一能夠覈實交易的內部人士將包括Facebook、萬事達(Mastercard)、Visa、PayPay、Stripe、eBay、Lyft、Spotify和優步。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中央的、被許可的網絡可以被稱爲與使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進行驗證的分散化方式的直接對立面。對一些人來說,這可能是信任減少的一個原因,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可能會導致信任大大增加,但Libra和比特幣之間的驗證中心架構截然不同,而且在某些方面幾乎完全相反。

“穩定”意味着沒有貨幣體系對衝或獨立投資地位

關於比特幣最有趣的部分之一是它作爲全球貨幣體系替代品的起源。 它是爲那些不相信美元或歐元完整性的儲蓄者準備的,他們想要一個不受中央銀行控制或通過無限制的貨幣創造而受制於通貨膨脹的地方來存放他們的錢。

再次強調,儘管Libra使用"加密貨幣"的名稱,但在這方面,Libra或多或少與比特幣截然相反。 看看下面這兩句來自白皮書的話:

與大多數加密貨幣不同,天秤座有充足的實物資產儲備作爲後盾。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將被存放在Libra的儲備中,以應對每一個被創造出來的賬戶,建立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

...

天秤座被設計成一種穩定的數字加密貨幣,它將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天秤座儲備)支持,並由買賣天秤座的競爭**易所網絡支持。這意味着任何天秤座的人都有高度的把握,他們可以根據匯率將自己的數字貨幣轉換成當地的法定貨幣,就像旅行時用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一樣。這種做法與過去引入其他貨幣的方式類似:爲了幫助人們逐漸信任一種新貨幣,並在其初期獲得廣泛採用,政府保證一國的紙幣可以被兌換成實物資產,比如黃金。不過,天秤座將不再以黃金作爲後盾,而是以一系列低波動性資產作爲後盾,比如來自穩定且信譽良好的央行的銀行存款和以貨幣計價的短期證券。

天秤座不會成爲全球貨幣體系的替代品,而完全是全球貨幣體系的產物。 與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相比,Facebook 和 Libra 協會將這一點宣傳爲 Libras 的一個巨大優勢: Libra是一個"穩定賬戶",全部投資於全球銀行存款和政府證券,投資於擁有"穩定且信譽良好的央行"貨幣的國家。

Libra協會的想法是創建一種反比特幣的機制,這是兩個對許多比特幣愛好者來說最具吸引力的領域中的一個"穩定點"——一個是法定貨幣和通脹傾向貨幣構成的全球貨幣體系的替代品,另一個是迄今爲止成爲比特幣定價特徵的價格劇烈波動。

換句話說,投資Libra沒有任何意義。它們的價值與Libra協會在一些發達國家的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的投資組合密切相關。因爲任何人都可以在天秤座的價值上進入或退出,所以在不同的價值上買進或賣出是沒有意義的。

完全追蹤

Libra不會被開採,而是通過一個完全不同的過程來“鑄造”。當一個正常的國家貨幣被用來購買Libra時,Libra就產生了。這種貨幣(扣除任何交易費用)由Libra協會持有,用於購買組成Libra儲備基金的部分全球銀行存款和政府債券。

Libra協會也是管理Libra儲備的實體,因此Libra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得以實現。Libra協會是唯一能夠創造(鑄幣)和毀滅(燃燒)Libra的一方。硬幣只有在授權經銷商從法定資產協會購買這些硬幣以完全支持新硬幣時才能鑄造。 硬幣只有在授權經銷商將 Libra 硬幣賣給協會以換取相關資產時纔會被燒燬。

因此,美元兌美元(Libra的當地貨幣)的匯率或多或少是1美元兌1美元。如果Libra的協會吸納了價值一萬億美元的Libra,它就“鑄造”了Libra,並用這些錢購買了價值一萬億美元的全球銀行存款和政府債券。

一旦金融體系穩定下來,人們的意圖無疑是,在大多數日子裏,資金流入至少會或多或少地與流出相等,因此幾乎沒有必要造幣廠。然而,當人們兌現Libra現金的速度快於他們購買的速度時,Libra協會就會“燒錢”給Libra,並出售足夠的儲備來籌集資金。同樣,這與比特幣有180度的不同——而且這種差異完全是有意的。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正常貨幣在Libra錢包中的進出是完全可以追蹤的,而這種能力在系統的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錢必須花在購買Libra上,然後Libra在其存在的整個過程中都是完全可追蹤的(儘管部分保護措施是放在化名的電子錢包中),而Libra離開系統、重新成爲正常貨幣的錢包也可以建立起來。所有這一切只需要滿足穿透出入境錢包所有者假名所需的協議。

當然,對與每筆交易或轉賬相關的在線參與者進行大數據追蹤,也有另一種選擇,比如瞭解相關Facebook賬戶的細節,甚至不知道用戶的真實姓名。只是他們說他們不會那麼做。

利息收入流向協會-不是消費者

Libra協會不是一個非盈利組織。儲備資產的利息將用於支付系統的成本,確保交易費用較低,向爲啓動生態系統提供資金的投資者支付股息,並支持進一步的增長和採用。存款利息的分配規則將提前制定,並由Libra協會監督。

舉個例子,假設一旦 Libras 的支付系統完全建立起來,假設該系統成功地實現了成爲全球支付系統的目標,特別是對於"沒有銀行賬戶"的支付系統,那麼該系統將有1萬億美元的未償還款項。 爲了簡化,我們假設這萬億美元以美國隔夜聯邦基金利率投資,利率約爲2.40% 。 (其他許多國家的稅率要低得多,甚至是負數。)

每年從利息收入中獲得的收入約爲240億美元,將在各成員之間進行分配——沒有一筆收入將分配給那些擁有這筆錢的人。從這個金額中,需要扣除費用,並添加交易費用。

該協會的成員還將擁有一些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信息,其形式是對全球商業的空前瞭解,深入到個人層面——他們只是承諾不使用這些信息。或者承諾只是不使用個人可識別級別的數據?這個承諾可以執行嗎?

更廣泛的背景

上面的分析是在白皮書發佈後的最初幾個小時內迅速編制的。它是基於對那份十二頁白皮書的解讀。更多的信息可能會出來,Libra的本質很可能會根據政府、參與者以及公衆的意見迅速發展。 因此,一些最初的解釋可能會隨着更多信息的出現而改變,當Libra在2020年推出時,可能會與白皮書有實質性的不同。

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另一輪衰退,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將面臨的問題也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如果我們回到如下框架所示的危機週期,中央銀行將積極地轉向另一個遏制危機的週期,美國出現負利率的可能性很大,其他國家的負利率可能更大。加密貨幣仍處於起步階段,世界各國央行都對區塊鏈貨幣着迷——但與比特幣的加密貨幣類型不同。

天秤座可以被看作是“聯邦硬幣”密碼替代品的第一個真實世界的例子,這是由美聯儲和其他中央銀行正在研究的。像天秤座一樣,一個國家的區塊鏈貨幣不是由獨立的計算機來驗證的,而是由中央銀行自己的計算機來驗證的。這將使中央銀行或政府對其貨幣及其公民擁有無與倫比的知識和控制權。

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另一輪衰退,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將面臨的問題也將受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回到如下框架所示的危機週期,各國央行將積極轉向另一個遏制危機的週期,美國很有可能出現負利率或者其他國家更嚴重的負利率。


關注上面第六行,如果我們將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視爲合約資產,它可能會成爲又一輪潛在貨幣危機的非凡受益者。

但是,如果我們使用同樣的加密技術,並將其顛倒過來,轉向相反的用途,就像Libra或者美聯儲貨幣一樣——那麼我們得到的就是企業和政府對金錢和所有儲戶的加強控制。有人推測,如果所有貨幣都基於區塊鏈,負利率的力量和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這可以消除實際貨幣囤積和避免負利率的其他方法。

現在,Facebook 及其Libra協會的合作伙伴可能沒有計劃或興趣成爲加強中央銀行貨幣干預力量的機制。

但問題是,一旦事情的本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最終的結果可能與最初的設想完全不同。

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是一種貨幣理想主義的產物,產生了它的隊裏產物——Libra。 Libra能帶來什麼,如何利用它,或者什麼可以取代它——現在還不能確定,但是根本性的改變似乎已經出現了。

本文作者:Daniel Amerman, CFA, 美股研究社(公衆號:meigushe)http://www.meigushe.com/——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3

  • Top
  • La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