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國人,一筆交易就從騰訊賺到15000億!
@华商韬略:
他的眼光乘以時間之後,變成了傳奇。 作 者丨華商韜略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圖片:網絡、圖蟲創意 本文原發於2019年1月28日 曾經有一個機會,把3200萬美元,變成2400多億美元。當搜狐的張朝陽,新浪的王志東,以及聯想集團、雅虎中國、TOM、金蝶等等,一一蔑它而過,一個20多歲的美國人,在一家中國的網吧裏,把它撿了起來。 網吧裏的商機 2001年1月,深圳華強北賽格科技園。 一個美國年輕人乘着破舊的電梯,來到了二棟東四樓的一間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當時正聚集着全深圳最焦頭爛額的一夥人,他們手握一個已經擁有幾千萬用戶的軟件,卻掏不出錢來爲它再多買哪怕一臺服務器。 幾個月裏,他們四處找錢,四處碰壁,拜訪過中國當時所有已上市的門戶網站,均被拒。 互聯網深冬,沒人願意花幾百萬美元去買一個他們認爲“找幾個大學生三個月就能做出來”的東西,即使對方已經是“賤賣”。 這款無人問津的軟件,倒是引起了那個美國年輕人的注意。 自從他在中國的網吧第一次看見這款叫做OICQ的軟件後,就注意到,這隻企鵝已在社交生活裏無處不在:客戶們的電腦桌面都裝着這個客戶端,跟他們交換聯繫方式時,他們除了會留下電話,還會甩給他一個OICQ號碼。 彼時,他正在中國尋找優質的互聯網項目,直覺告訴他,這隻企鵝就是機會。於是他決定去軟件的開發公司——騰訊科技親自看看。 在騰訊的辦公室,美國人用流利的中文自我介紹,他是南非MIH集團中國區的副總裁,中文名叫網大爲,在互聯網有所作爲的意思。 騰訊創始人們呵呵了一下,表示並沒聽過這家公司。 MIH是南非最大的付費電視運營商,也是國際著名的傳媒投資集團,當時已在美國納斯達克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兩地上市。他們1997年進入中國,還投資了脈搏網、華體網和易富財經網,但在國內卻並不爲人熟知。 網大爲提出:騰訊如果願意被收購,MIH正好在中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