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罰!這家券商投行被通報

見習記者 顏穎

近期監管投行罰單頻發,英大證券再添一例。

5月17日,廣東證監局發佈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因在鬆煬資源項目中未勤勉盡責履行持續督導職責,廣東證監局決定對英大證券採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監管措施。英大證券需每2個月開展一次內部合規檢查,並向廣東證監局報送合規檢查報告。

今年以來,頻繁有券商因投行業務遭遇監管罰單。日前,貴州證監局、江蘇證監局分別發佈了對申港證券、華英證券兩家券商的監管措施,處罰內容亦與投行業務有關。“歸位盡責”仍然是每位投行人面臨的直接考驗。

英大證券投行項目遭點名

此次英大證券被廣東證監局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主要是緣於監管對上市公司鬆煬資源的現場檢查。作爲鬆煬資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持續督導保薦機構,英大證券的持續督導工作也因此被進行延伸檢查。

廣東證監局指出,英大證券未勤勉盡責履行持續督導職責,未發現鬆煬資源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存在關聯交易未審議且未披露、違規使用募集資金,以及2019年度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與披露的有關內控評價信息不符等情形。英大證券此前出具的持續督導現場檢查報告等一系列文件中,均未真實、準確反映鬆煬資源上述違規問題。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保薦機構應當針對發行人的具體情況,確定證券發行上市後持續督導的內容,督導發行人履行有關上市公司規範運作、信守承諾和信息披露等義務,審閱信息披露文件及向證監會、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並承擔下列工作:

(一)督導發行人有效執行並完善防止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他關聯方違規佔用發行人資源的制度;

(二)督導發行人有效執行並完善防止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損害發行人利益的內控制度;

(三)督導發行人有效執行並完善保障關聯交易公允性和合規性的制度,並對關聯交易發表意見;

(四)持續關注發行人募集資金的專戶存儲、投資項目的實施等承諾事項;

(五)持續關注發行人爲他人提供擔保等事項,並發表意見;

(六)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規定及保薦協議約定的其他工作。

基於此,廣東證監局對英大證券採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監管措施。英大證券應在監管措施決定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每2個月開展一次內部合規檢查,全面檢查公司保薦業務制度體系建立、保薦代表人持續培訓制度執行和相關問題的規範整改工作落實情況,定期對保薦業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估,保證保薦代表人、項目協辦人及其他保薦業務相關人員勤勉盡責,嚴格控制風險,提高保薦業務質量。

英大證券應根據檢查情況切實完善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措施,並在每次檢查後10個工作日內向廣東證監局報送合規檢查報告,監管部門將視情況對其整改情況組織檢查驗收。

公開信息顯示,鬆煬資源於2019年6月登陸滬市主板市場,保薦券商爲英大證券,審計方爲曾因康美藥業遭遇調查的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鬆煬資源項目發行費用總額爲5595.57萬元,其中承銷保薦費用3554.82萬元,審計驗資費用爲1000萬元。

由於鬆煬資源在2019年上市,其持續督導階段即爲上市當年剩餘時間及2020年、2021年兩個完整會計年度。今年4月,英大證券出具了鬆煬資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保薦總結報告書,其中對鬆煬資源存在資金佔用、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未履行審批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等問題進行了說明。

在持續督導期間,2021年7月,鬆煬資源及主要責任人曾因資金佔用等問題,被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同年11月,上交所對鬆煬資源及其控股股東、時任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人予以公開譴責,時任董祕予以通報批評。

此外,因2020年內控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鬆煬資源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至今年4月18日撤銷。

值得一提的是,負責鬆煬資源項目持續督導工作的保薦代表人陸續出現辭職。2020年6月,英大證券委派保代陳驥接替原保代周耿明,繼續履行持續督導工作。2021年4月,陳驥也因個人原因辭職,英大證券再次委派保代周建人接替陳驥進行持續督導工作。

鬆煬資源及高管先行受罰

實際上,在英大證券遭遇監管點名之前,鬆煬資源及其董事長、高管們已先行受罰。

4月6日晚間,鬆煬資源發佈公告稱,其在4月2日收到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司及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董祕均涉及其中。

那麼,鬆煬資源到底做了什麼?具體來看,其共有三項重大違規:

第一,2019年未審議且未披露關聯方資金往來有關情況。

鬆煬資源2019年向汕頭市正生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預付材料款1.85億元,其中有1.53億元預付款項無採購合同、採購發票等相關依據。上述無採購合同、採購發票等相關依據的1.53億元預付款項均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壯鵬借用正生源相關銀行賬戶,安排鬆煬資源相關人員轉入資金所形成。

正生源相關銀行賬戶收到資金後,轉入王壯鵬實際控制的汕頭市晶立泰紙塑貿易商行;王壯鵬和晶立泰於2019年底前將1.53億元歸還至上市公司。鬆煬資源未按規定對上述交易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第二,未披露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情況。

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鬆煬資源使用募集資金向深圳市福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15家設備供應商累計支付2.39億元,相關募集資金通過若干次轉賬後支付至王壯鵬指定的銀行賬戶,形成關聯方資金佔用。

截至2021年4月30日,該部分被佔用的募集資金已全部歸還公司,並在2020年度募集資金專項報告中披露了相關情況。鬆煬資源未按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文件所列用途使用募集資金,未經股東大會批准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用途。

第三,2019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披露不準確。

經查,鬆煬資源未嚴格執行《財務付款審批管理規定》等內部控制相關規定,於2019年向正生源預付貨款1.85億元,其中1.53億元預付貨款未附有合同、發票等材料;於2019年向福祥機械等15家設備供應商預付設備採購款2.06億元,虛構了全部合同、申請單等材料。

上述情形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鬆煬資源在2019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披露不存在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與實際情況不符。

廣東證監局認爲,鬆煬資源董事長王壯鵬、總經理蔡建濤、財務總監陳劍豐、董事會祕書林指南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上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

對此,廣東證監局決定對鬆煬資源、王壯鵬、蔡建濤、陳劍豐、林指南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要求其應認真吸取教訓,切實加強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依法依規履行職責,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切實規範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等行爲,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時,鬆煬資源應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內部問責。

2021年投行收入大增

作爲國家電網旗下券商,英大證券近年來表現低調。

公開信息顯示,英大證券成立於1996年4月,前身爲蔚深證券,在深圳市蔚深投資財務管理有限公司原有證券機構和證券業務基礎上成立。在英大信託入主並經歷一系列股權重組後,2006年公司更名爲英大證券。

目前,英大證券控股股東爲國網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爲96.67%,其餘3.33%股權由英大國際信託持有。

2021年年報顯示,當年英大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14.94億元,同比增長21.59%;實現淨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28.56%。截至報告期末,英大證券共擁有10家分公司和28家營業部,旗下有英大期貨和英大證券投資兩家子公司。

在具體業務方面,英大證券2021年信用業務貢獻營收水平較高,當期實現利息淨收入4.60億元,佔總營收的38%。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分別實現2.73億元、0.49億元和0.66億元,其中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大增147%。

在年報中,英大證券介紹,其投行業務減持圍繞電力能源領域三類核心客戶,聚焦股權、債券、財務顧問三類重點業務,積極抓住“有影響、有效益、有質量”的項目業務機會,致力於打造“電力能源領域的投資銀行專家”。

2021年,英大證券成功保薦1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實現融資規模4億元;服務深圳註冊企業股權類融資兩家、債權類融資1家,債券融資金額5億元;在地方政府債承銷業務方面實現零突破,參與3家地方政府15批次債券發行工作,實現承銷規模20.2億元。

投行罰單頻現

今年以來,頻繁有券商因投行業務遭遇監管罰單。

5月12日,貴州證監局、江蘇證監局分別發佈了對申港證券、華英證券兩家券商的監管措施,處罰內容均與投行業務有關。

其中,貴州證監局指出,申港證券作爲貴州三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保薦機構,存在未持續關注發行人募集資金的專戶存儲、投資項目的實施等承諾事項的問題,決定對申港證券及兩名保代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類似地,華英證券也因在搜於特可轉債項目中未全面調查發行人、內控質量控制不完善等問題,被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並要求其建立健全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切實提升投行業務質量。

今年4月,因ABS業務開展環節違規、部分ABS項目存續期信披不完整等問題,且公司投行業務合規人員配備不足、薪酬管理不健全,投行業務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等,,北京證監局對信達證券及分管投行負責人採取令改正以及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去年7月,證監會曾發佈《關於註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對註冊制下保薦承銷、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業務的監管,督促證券公司認真履職盡責,更好發揮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在一系列罰單落地後不難看出,“歸位盡責”仍然是每位投行人面臨的直接考驗。

編輯:艦長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5

  • Top
  • Latest
  • Richkeat
    ·2022-06-09
    ok
    Reply
    Report
  • HANDM
    ·2022-06-09
    收悉
    Reply
    Report
  • TigerFly
    ·2022-06-09
    👍
    Reply
    Report
  • Saintrade
    ·2022-06-09
    [Smile]
    Reply
    Report
  • TLC88
    ·2022-06-08

    Ok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