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危機、失業率擡頭,美聯儲還會“硬着頭皮”加息嗎?

上週的宏觀事件不僅密集且重要。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剛在3月7日的國會證詞中表達了“鷹派”立場,即“未來加息幅度可能超出此前預期,且持續時間可能更長”,立馬引得市場對3月加息基數的預期從25個基點上移至50個基點(概率一度接近70%),但週五的立馬被硅谷銀行流 動性危機已出現,市場很快放棄了這種預期。目前,美聯儲政策觀察工具顯示,3月加息50個基點概率爲0,25個基點的概率96%,不加息的概率爲4%。

同時,3月10日美國公佈非農就業報告的業,也暗示了一些宏觀市場情緒。

非農就業人數超過市場預期,達到31.1萬人,休閒和酒店業、零售業、政府和醫療保健引領就業增長,也是一定程度上錯配的修復(2月的天氣更爲暖和,領跑的休閒和酒店就業增超10萬人),不過勞動力市場依舊火爆,招聘需求持續超過可用工人。

Non-Farm Payrolls Jobs

有意思的是,失業率也從3.4%上升至3.6%,且高於預期(與非農就業人數並非統一口徑);工資增速環比放緩,平均時薪同比增長4.6%低於預期4.8%,也降低了通脹持續高企的基礎,市場此前對加碼加息的擔憂情緒有所緩和。

US Unemployment Rate

Average Hourly Earnings% MoM

就業經濟數據是滯後指標,在給美聯儲下一次議息會議提供基礎的同時,也在不斷印證了市場此前計價的“通脹放緩”的預期。

由於現在已經進入美聯儲3月FOMC議息會議的“靜默期”,本週不會有美聯儲官員表態,而週二的二月CPI數據將會成爲非常關鍵的數據。

本週最大的熱點還是硅谷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問題。本質上,這是一次因美聯儲的緊縮政策(上調利率、縮表)而導致的銀行流動性危機。詳見:“硅谷銀行暴跌”背後的危機及投資要點

2021年全球的一個大環境是以美聯儲爲代表的全球主要央行激進緊縮,所導致的融資成本持續擡升和“便宜錢”減少甚至消失。像硅谷銀行,因爲預計市場利率會上升高更高的水平並且持續更長的時間,而採取縮短資產久期的方式增加短期的淨利息收入,所付出的代價就的流動性缺口。

由於SIVB公告了自己折價出售資產(幾乎所有AFS),也成爲了導火索之一,引發了市場對該銀行償付能力的質疑,反而 加劇了擠兌,引發市場波動。

不過好在目前d 流動性問題,並沒有嚴重的債務槓桿(這也是得益於次貸危機之後更嚴苛的監管)。流動性問題可以由央行出面作爲最後貸款人,但是債務槓桿就需要大規模的債務重組了。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表態是,

SIVB並非企業技術問題,而是由於加息導致的,但不會實施救助。

美聯儲方面則緊急於3月12日宣佈規模爲250億美元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向所有美國聯邦保險存款機構提供最長一年的貸款,允許銀行通過抵押美國國債、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和其他債務,以一年期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加10個基點的利率借入資金來滿足客戶的取款要求,而不必虧本出售債券。如果銀行不能在一年內償還所有貸款呢?財政部將從外匯穩定基金中撥款250億美元作爲BTFP的後盾,美聯儲預計沒有必要動用這些支持資金。

金融風險具有很強的同質性和傳染性,因此恐慌情緒很快蔓延至其他類似的中小銀行。但是,目前大銀行(Too-big-to-fail)還沒有看到類似的特徵,因爲資本金充足。

同時,我們此前也表示過,流動性不足的銀行迎來危機,那反過來說,流動性充足的銀行反而可能成爲對手方,折價買入一些金融資產。流動性危機也是資產重新洗牌的過程。

但無論如何,流動性問題向來都事發突然,持續時間不長。近幾年隨着各國央行的緊縮,類似的事件也層出不窮,例如英國養老金危機、FTX破產危機、貝萊德北歐REITs贖回風波、瑞信流動性風波等。

目前的通脹的確是全球經濟的最大制約因素,各國央行都主動或被動跟隨加息以抑制通脹,即便國內經濟還未完全從疫情後恢復主動、或被動跟隨加息。2022年全球已經進入加息週期的央行佔比達到了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高位。根據Bloomberg,在未來6個月內全球仍有三分之二的央行處在加息進程中。

美聯儲也有可能因此重新審視其貨幣政策路徑,高盛就非常有趣地改變了觀點,認爲美聯儲不太可能在3月議息會議上加息。

此次SIVB破產,除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風險偏好,更重要的是打擊了科技行業以及相關投資者的情緒,引發投資者對整體系統性風險的思考,也不排除引發美股進一步調整。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52

  • Top
  • Latest
  • Arthur Petty
    ·2023-03-13
    为什么美联储要大幅度加息呀?
    Reply
    Report
    Fold Replies
    • 琦哥的传说
      放出去的水,要收回。不然一通胀,富人们全完蛋
      2023-03-18
      Reply
      Report
    • 呵呵呵呵呵呵嗝
      加息就一个目的,让美元更加值钱,主导世界地位。值钱了会辐射影响到全球的方方面面。
      2023-03-14
      Reply
      Report
    • 呵呵呵呵呵呵嗝
      让美元更加值钱,继续主导世界第一货币的地位,继续影响全球的方方面面,不仅只影响美国本身。
      2023-03-14
      Reply
      Report
    View more 1 comments
  • Elijah Pulitzer
    ·2023-03-13
    加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哩?
    Reply
    Report
    Fold Replies
  • 韭菜硬邦邦
    ·2023-03-15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Reply
    Report
  • icycrystal
    ·2023-03-15
    thanks for sharing
    Reply
    Report
  • 都YY自嗨几十年了……👽👽👽
    Reply
    Report
  • 文军_1944
    ·2023-03-14
    不想你的呢
    Reply
    Report
  • 淡定猫
    ·2023-03-13
    怎么动不动就停牌了?这什么制度??
    Reply
    Report
  • 许愿百万美金
    ·2023-03-13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Reply
    Report
  • GinOng
    ·2023-03-13

    Great ariticle,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it?

    Reply
    Report
  • 志若虎
    ·2023-03-14
    1
    Reply
    Report
  • Danny330
    ·2023-03-14
    👌🏻
    Reply
    Report
  • Allen moft
    ·2023-03-14
    t
    Reply
    Report
  • 百胜医疗
    ·2023-03-14
    已阅
    Reply
    Report
  • KGkimi
    ·2023-03-13
    [微笑]
    Reply
    Report
  • 辛酸的成长
    ·2023-03-13
    Reply
    Report
  • greedycat
    ·2023-03-13
    OK
    Reply
    Report
  • FilMel050321
    ·2023-03-13
    👌
    Reply
    Report
  • Miaoj
    ·2023-03-13
    ok
    Reply
    Report
  • CY09
    ·2023-03-13
    ok
    Reply
    Report
  • huathuat168
    ·2023-03-13
    ok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