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科技創新一手用戶需求:海信冰箱持續領跑“真空保鮮”賽道

今年以來,當疫情不時反覆,更長時間的居家生活,還在持續改變着人們生活方式。同時,這也在重構冰箱需求的基本面:歸根結底就是冰箱消費的“長效保鮮、健康、營養、口感”等理念集中爆發。於冰箱產業來說,如何以產品迭代、技術創新,迎合用戶對“新鮮度”的新要求,成爲破局和引領的關鍵。

縱觀當前中國冰箱行業,保鮮功能的科技探索一直在推動產業發展。其中,海信冰箱率先開闢並且持續引領的“真空保鮮”賽道,隨着一系列明星爆款、技術迭代,已經成爲穩居市場保鮮C位。

“真空·纔是真保鮮”觀念爲何深入人心?海信又是怎樣引爆這一賽道的?從日前海信真空冰箱“真空·實驗室”的發佈,以及一場別開生面的新鮮大挑戰中,可以窺見一些答案。

真空科技再躍升:極致新鮮有了新標準

何爲“真空·實驗室”?在海信冰箱看來,是具備絕對技術創新優勢的代名詞。此次的展示中,作爲“真空·實驗室”主角出鏡的海信真空冰箱560就搭載了真空頭等艙,創造性地將“冰溫技術”與“真空技術”巧妙融合。這也是海信冰箱落地“真空保鮮技術”後再一次的技術升級。

有了“真空·實驗室”,海信冰箱不但能實現以冰溫環境保存食物色、香、味、形、營養,同時配合真空環境維持食物內細胞的最低生命活性,可以讓食物進入休眠狀態,延緩新陳代謝,保證食物最初的新鮮、營養和口感,構建高品質保鮮新生態。

相較於存儲於傳統單一低溫模式,處於“真空頭等艙”中的食材擁有了更有利的保鮮環境。透過“真空·實驗室”,用戶可以直觀清晰地對比出保鮮效果:從嬌嫩多汁、不易保存的草莓,到嫩滑飽滿、口感獨特的和牛,再到鮮嫩的油菜,在相似食材、相同存儲時間下,“真空頭等艙”不管在水分流失、果肉氧化,還是肉質保鮮等方面,均明顯具備更好的保鮮效果。

當前消費者對冰箱產品的要求更高:不串味、自清潔、顏值高、可存放“鮮活”的螃蟹、魚蝦類食物等成了基本功能,高端冰箱的比拼集中到了健康、營養、口感的“保鮮力”層面。海信升級的“真空保鮮”科技,顯然更符合用戶對於高品質儲鮮生活的追求。通過全方位展示極致新鮮之美,海信冰箱也是爲行業存儲“營養、健康”食材樹立了新標杆。

真空矩陣持續完善:用戶思維才能撬動未來

一直以來,海信冰箱就將“技術立企”作爲戰略核心和發展動能,“真空保鮮”科技的創新和不斷升級,就是這一科技理念的縮影。從2020年推出首臺真空冰箱,海信冰箱就宣告“真空保鮮”技術正式落地,之後通過科技創新迭代和真空冰箱矩陣的完善,打開了產業新的增長通道。

從技術層面看,“真空保鮮”概念的提出,讓海信跳出了行業固有的低溫保鮮思維,在自主研發道路上開創的新格局,爲產業多維儲鮮方式構建了新體系和新可能。就用戶生活而言,“真空·纔是真保鮮”替代低溫保鮮,是一種新鮮健康的全新生活方式的開闢和引領,爲用戶創造了新價值。

必須看到,伴隨冰箱產業發展的成熟,不能對接用戶需求的技術也不是“有效的”創新。海信用“真空保鮮”科技創新助力用戶品質生活提升的背後,離不開對用戶健需求的尊重和洞察。正如海信全球研發中心隨處可見一句標語:“市場經濟的最終兩個主宰是消費者與技術”,海信冰箱已經在“真空戰略”佈局中踐行了消費者康保鮮需求和技術創新互通和融合。

當前,業內早已達成一種共識:科技是產業升級的動力,用戶需求則是產業進步的根本源泉。企業在產品創新中必須堅持“用戶思維”,研究、挖掘、洞察用戶需求和潛在需求,才能找準痛點、創造機會。海信冰箱的“真空戰略”正是這種思維模式的折射。這纔是海信冰箱在低迷的產業大環境中,逆勢佔據C位、且持續主導市場未來的底氣所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5

  • Top
  • Latest
  • Lmk
    ·2022-06-20

    Like 

    Reply
    Report
  • Desw
    ·2022-06-20
    [微笑]
    Reply
    Report
  • 虎妞妞儿123
    ·2022-06-20
    [强]
    Reply
    Report
  • koolgal
    ·2022-06-20
    Thanks
    Reply
    Report
  • 你好大家
    ·2022-06-20
    [Miser]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