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

大跌之後,有了點新想法

@韭菜投资学
今天股市大跌,我一邊吃麪,一邊做了個數據分析,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結論。 我比較了兩個策略的長期表現。 第一個策略叫“追成長”。在每年年初,選出上市已經滿3年,且過去3年中,每年扣非淨利潤增速都超過30%的股票。 這其中,還要排除一些微利的僞成長股,比如有的公司一年就賺100萬,第二年一下子賺了300萬,好傢伙增幅200%。增速雖然高,但淨利潤金額太少,這種就不是真成長,要剔除。我要求,過去三年每年的扣非淨利潤,每年至少都要有5000萬。 這樣篩選出來的股票,就構成一個股票池,代表業績持續高成長股。 第二個策略叫“撿便宜”。在每年年初,選出上市已經滿5年,且市盈率PE處於過去5年10%分位以下的,也就是要求該股票的PE估值,比過去5年90%的時候都低。 同樣,爲了避免一些微利的小股票干擾,仍然要求過去三年每年的扣非淨利潤,至少都要有5000萬。 這樣篩選出來的股票,構成第二個股票池,代表低估值股。 每年年初,都這麼選出兩個組合,然後以5年爲期限,觀察5年後它們的收益表現。 我先貼結果,追成長組合表現如下表。說下這個表怎麼看,以第一行2012年爲例,意思就是2012年初買入當時選出的追成長組合,持有5年,組合內股票的平均漲幅、中位數漲幅是多少,我還列了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作爲參考。初始PE中位數,是買入組合時成分股PE的中位數,5年後PE中位數就是5年後的。第二行2013年,就是2013年初選出組合買入持有5年的情況,後面以此類推,只做到2016年,是因爲2017年再買的話,到現在滿不了5年。 接下來是撿便宜組合的表現: 我說下結論和分析: 1. 無論是追成長組合,還是撿便宜組合,也無論從哪一年開始買,持有5年後,平均漲幅都好於中位數漲幅。 這是個很有意義的結論。平均漲幅,就是把組合內所有股票的漲幅做算數平均,就相當於一開始每個股票都買了相同金額,最後獲得的收益率。而中位數漲幅,是組合內所有股票漲幅排名,排在中間的那個,相當於你隨便挑幾個買,最有可能獲得的收益率。 平均漲幅總是好於中位漲幅,說明收益是集中在少部分頭部股票的,而不是所有股票普漲。這就會帶來三種情況: (1)如果有超強的選股能力,能選出頭部股票,就能有更多的超額收益; (2)如果選股能力不強,但自己知道自己不行,那就退而求其次做分散,每個都買點,那也能獲得平均漲幅; (3)如果選股能力不強,自己還非要瞎選,那就可能選到幾個不行的,因爲不行的本來就多,隨便選到的概率就大,最後結果就是跑輸平均。 2. 無論哪年開始買入,撿便宜策略的表現,都明顯好於追成長策略。咱們就按表格裏的平均收益那列來算,我把追成長、撿便宜、滬深300從每年開始持有5年的收益,畫成柱狀圖,看得更清晰: 追成長和滬深300互有勝負,但撿便宜對追成長5戰5勝,對滬深300也是5戰4勝,大幅領先。 爲什麼持續成長股的5年收益反而不好呢? 第一個原因是成長不確定性太高,過去三年高成長的股票,未必後5年成長性還能保持。比如我們在2012年初,按照2009-2011年高增長選出的56只股票,到2015年的時候,增速在30%之上的就只剩下7只。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一開始的成長性好,市場熱捧,買入的估值就都比較高。而後面成長一旦不能持續,估值也會跟着下降。我再把追成長的表格貼一下,大家可以看最後兩列的估值變化。 2012年、2013年初買入,是趕上了買的時候估值起點低,成長股也只有20倍估值。後來還經歷了2015年的大牛市,但即便這樣,5年後這些股票的估值,也只有輕微的提升。而2014-2016年初開始買,由於買入的估值並不低了,5年後都經歷了大幅殺估值。 相反,撿便宜組合,在5年後估值大都有了提升,我也把表再貼一下。特別是在2012、2013年這樣的低估值區域買入,當時估值只有十幾倍,在5年後,估值貢獻的收益都非常大。 從歷史數據看,市場往往對成長性都過於樂觀,支付了過高的估值。這也很好理解,高增速的公司總能在當時成爲熱門,吸引很多投資者跟風購買,熱門股天然就產生了估值溢價。如果市場整體估值較低,這種溢價尚不致命,公司有望通過成長來逐漸稀釋,但如果市場本身位置比較高,那就有相當大的下殺空間。 而撿便宜組合正相反,市場往往對利空衝擊過於悲觀,因爲總有一些投資者是看到下跌跟風賣的。在這其中是有大寶藏的,如2013年時的茅臺。即便選不出大寶藏,採取平均化的組合,也大概率能超過大盤指數。 有人可能會舉例,說某某某股票估值一直高,長期收益也很好啊。個例是不能用來反駁統計規律的,就像上面說的一樣,如果選股特別厲害,能從幾十個上百個股票裏,挑出那個十倍股,那當然沒問題,但是,大部分高成長股支付的估值溢價,從統計看並不划算。 還有人可能會說,歷史不代表未來,現在不一樣了。這個我倒是沒什麼可反駁的,未來確實跟歷史不一樣。但歷史是我們能獲得的唯一研究樣本,如果不從歷史中汲取知識,研究要靠什麼呢? 選擇自己信賴的策略,堅持長期持有,自會有好回報。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更要看清遠處的燈塔,方能不迷失。一邊吃麪,一邊和大家共勉。 我晚上要去玩飛盤了,留言回來再翻,大夥週末愉快~
大跌之後,有了點新想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