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故事會】房住不炒喊幾年了,你們這些地產商聽了麼?

@话题虎
欄目說明:小話不定期給大家分享有趣的故事,內容來源於網絡,希望給您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轉自公衆號:遠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 恆大的事這幾天刷屏了,各種各樣的視頻和圖片在大小微信羣裏瘋狂流傳。 很多人讓我談一下恆大的事。 其實恆大的事沒什麼好談的,事就那個事,你們看完羣裏的視頻和圖自己就清楚了。 大家其實想知道的,是政府會不會救恆大,以及普通人應該怎麼辦。 先說結論,我不認爲政府會去救恆大,我也反對政府救恆大。 如果救了恆大,那持續幾年的房地產調控就白費了,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政府不會去故意打壓恆大,但是絕對沒有救恆大的義務。 這一劫,恆大渡過去,算他的本事,渡不過去,也和別人沒關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恆大會暴雷和國家對地產行業的嚴厲調控有密切關係。 但問題來了,國家是剛開始調控房地產麼? 房住不炒不是上個月剛提出來的吧,這口號中央都喊幾年了,你們這些地產商聽了麼? 恆大暴雷和自身激進拿地的政策有直接因果關係,但其他地產商又能好哪去。 2021年9月,恆大現金徹底耗盡,再也無力兌付。 但2021年6~7月,關於恆大商票延期,資金鍊出現極大困難的消息就已經全網皆知了。 是地產寒冬導致的麼? 整個2021年上半年,如果你打開地產新聞,看到的會是各種地王,各路房地產商瘋狂的買地,喊出一個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天價,土拍價格不斷的再創新高。 爲了遏制土地價格飆升,今年中央推出了土地集中拍賣制度,希望通過壓制地產商資金流動率的方式來遏制地價。 結果,地價連創新高,地產商舉牌的熱情高漲的讓負責拍賣的官員都害怕。 “史詩級別的土拍”,屢次成爲新聞的標題,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集中式土拍,都是一次地價再創新高的過程,政府多番更改了拍賣規則都無法改變這一結局。 2021年4月28日,揚州市首次集中土拍,拍出了1.42萬/平的價格,地價比周邊的房價還貴,市場紛紛預測揚州市的房價肯定要到2.5萬/平以上。 要不然,地產商會虧本啊。 中介們的朋友圈,馬上就瘋狂了。 2021年6月,揚州市第三場土拍,再次拍出天價,揚州的剛需看完土拍價格,集體崩潰。 爲什麼這些地產商敢開這麼高的價格去買土地,揚州房價才1萬多,你居然把地價都拍到1萬多了,不賣到2萬5都鐵定虧本。 是不是自己對房地產的價值預判的還不夠,是不是現在的房價太便宜了? 要不然,比我們專業的多的地產商,爲什麼敢預測揚州的房價會到2.5萬。 這個問題問得好,爲什麼拍下土地的地產開發商清一色都認爲揚州的房價會到2.5萬以上? 這個判斷其實搞反了因果。 土拍市場是價高者得,並不是能準確預測未來房價的地產商會成功拍得土地,而是對房價預測最高最激進的那個地產商才能成功拿下土地。 地價屢創新高,對未來房價的估測也屢創新高,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市場上有大量的地產商,拿地的策略非常激進,認定未來的房價會暴漲,至少翻倍那種漲。 中央明明都在喊房住不炒,爲什麼他們敢認定未來的房價會翻倍暴漲? 有地產商認定未來房價會翻倍暴漲,這不可怕,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保守的一定有,激進的也一定有。 可怕的是,這些激進的地產商一直活得好好的,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拿地能力越來越強。 你信不信房住不炒這不重要,但這些以歷史最高價拿地的地產商肯定是不信的,他們根本就不相信政府會真的壓房價。 在2021年6月份以前,這些地產商都十分樂觀的認定,等自己拍的這塊地幾年後開發出來,房價一定已經翻倍了。 一直到恆大崩盤。 9月份,揚州再次供地,土拍狂潮已經明顯退燒了,開發商拿地明顯變得謹慎的多,多塊土地底價成交,最高樓面價約9333元/平米,遠遠低於前幾次土拍。 不殺雞儆猴,這幫地產商怎麼可能會冷靜下來。 這幫激進地產商敢這麼豪賭未來中國房價暴漲,最大的底氣就是認定政府必定救樓市。 怎麼可能不救嘛,不都是說土地是政府的錢袋子。 要是頭部地產商倒了,這得影響產業鏈上多少人啊,得多影響經濟啊。 恆大隻是第一個出事而已,還有很多地產商也已經岌岌可危了。 河南頭號房企建業集團的一封求救信,前幾天也在網上流傳。 求救的原因,說是因爲水災和疫情影響了公司的資金運轉。 河南這麼多企業都沒事,就他有事。 2018年,河南建業集團上新聞,是因爲挑戰了登封市政府的限價令,通過陰陽合同、捆綁車位銷售等手段變相高價銷售房產。 2020年,河南建業集團上新聞,是因爲組建了一個不降價聯盟,號召河南的房企統一陣線,絕不降價。 2021年,河南建業集團上新聞,居然是因爲一封求救信。 類似恆大和建業這樣資金鍊出現困難的房企,肯定不止一個兩個,你看看過去幾個月土拍市場到底多麼狂熱瘋狂,就知道類似的房企到底有多少了。 如果這樣激進拿地的房企連環爆炸,對經濟的確是有很大負面影響的。 那政府救還是不救? 救,和不救,是兩種選擇,分別會產生不同的後果。 第一種選擇,其實我們已經試過了。。。 自2010年強硬調控房價以來,地產商的日子很不好過,房子賣不出去,堆積如山,庫存壓低太大,大量的地產商哭訴日子難過,馬上就要過不下去了。 爲了拯救這羣地產商,中國政府在2014年救市了,漲價去庫存,房價直線拉昇,全國人民跑步進場買房。 效果是很顯著的,庫存被一卷而空,房地產商所有的壓力都沒有了,大小地產商全部活了,什麼壞賬都沒了,資金鍊無比的健康,本來瀕臨破產的地產商,一夜之間就成了夜總會的貴客。 但效果也是很顯著的,地產行業本來是高風險高收益行業,槓桿非常大,雖然收益很高,但地產商承擔了風險,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破產。 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救市情有可原,這種歷史性事件很難復刻,但2014年中國是在一片風平浪靜中救市的,僅僅只是因爲地產商資金壓力大,庫存有點多,日子有點不太好過。 高風險的地產行業,突然變成了零風險,但高收益依然存在。 在2010~2014年積極加槓桿,瘋狂拿地,資金鍊緊張到隨時可能斷裂的房企,成爲了笑到最後的大贏家,賺的盆滿鉢滿。 在2010~2014年積極去槓桿,主動減少規模,確保自己資金流健康的房企,成了人人嘲笑的傻子,從此被同行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這種極端的反差,深深刺激了所有房企。 從資金鍊隨時崩潰的陰影中剛解脫出來的地產商,沒有一個吸取教訓,就此金盆洗手,反而更加瘋狂的上槓杆。 2017年開年時,恆大賬面上趴着的現金高達3000億元,總資產超過1萬億元,資金鍊健康的不得了。 這一年,許家印的身價高達2900億元,比2016年翻了4倍,成爲中國第一首富。 這個時候誰說恆大4年後資金鍊會斷裂,恐怕會遭到周圍人的一致恥笑。 漲價去庫存的這一波紅利,恆大是吃的徹徹底底,賺的盆滿鉢滿,解決了恆大所有的資金問題,還讓恆大的資產膨脹了一大圈。 但恆大在成功從坑裏跳出來之後,立即決定再挖一個更大的坑。 2017年,在恆大最鼎盛最有錢的時候,許家印居然還要借錢,不僅用盡了所有的金融槓桿手段,還把山東高速集團、蘇寧集團、正威集團等幾十家大企業拉過來當戰略投資者,融資1300億元當本金,然後繼續舉債,瘋狂到處買地。 完全不吸取教訓的房企,可遠遠不止恆大一個。 融創集團在2015的總負債,是960億元,到了2021年,總負債膨脹到上萬億。 不到6年時間,融創的負債規模擴大了10倍,拿地能力也擴大了10倍。 剛纔提到的河南建業集團,2014年的負債爲300億元。 2021年,建業的負債接近1500億元,翻了5倍。 這麼明顯的負債規模差距,很直觀的告訴了我們救市的後果。 被你救下的房企,會以5~10倍的瘋狂,創造一個更大的坑,然後喊你去填。 反正你肯定是會來填坑的,我篤定你不敢不救。 我現在惹出的麻煩,比6年前大了10倍,當年你都會救,現在你怎麼可能不救。 如果繼續來一輪漲價去庫存。 很明顯,從這個大坑裏跳出來的房企,會繼續挖一個更大的坑,給你製造出一個100倍的麻煩。 因此,我們決不能救,漲價去庫存的老路決不能再走一次。 如果不救,地產業崩了怎麼辦? 放心,崩不了。 現在政府手裏的地產牌,不是一般的多。 房貸的利率,現在普遍是上浮20~30%,也就是6%~6.5%左右。 而2014年漲價去庫存時,房貸利率會低到基準利率的7折,也就是3.5%左右。 這一下子就是2.5%的利率差距,每次降息25個基點,也就是0.25%,政府可以連續降息10次。 房貸連續降息10次,你猜這會對房價產生多麼大的刺激? 除此之外,還有首付比例。 現在的首付比例是3~5成,而香港美國的首付比例可以低到1成。 如果中國的首付比例能降低到1成,你覺得房價會暴漲到什麼地步? 對了,還有限購,買房送戶口等手段,極端情況下都可以用。 只要政府願意,房價別說崩,直接再翻一倍,甚至2倍,都完全有可能。 瘋狂拿地的地產商豪賭房價會翻倍,其實也是基於這個原則估算的,理論上房價確實有翻倍的可能,只要政府願意。 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政府不願意。 中央已經明牌了,房住不炒,堅決不把房地產作爲刺激經濟的手段。 房價的泡沫已經很大了,很危險,現在強行摁還勉強摁得住,再暴漲一倍那可就真的沒辦法收場了。 我們不希望房價跌,但也不希望房價漲。 很多人問恆大崩了怎麼辦,憂心房價大跌後經濟失控。 但直到2021年6月,我們頭疼的問題根本不是怎麼防止房價跌,而是怎麼防止房價漲,怎麼才能不讓那羣地產商在土拍市場上亂喊價。 這纔剛讓那羣地產商的腦子冷靜冷靜,就操心房價大跌後怎麼辦,是不是操心的有點太早了? 政府手裏有很多救市的牌,但我們就是不出牌,就是不救。 地產業不會崩,但頭部房企必須死幾個。 殺雞儆猴,首先你要先殺雞。 這個雞並不一定是恆大,實際上是誰我們都無所謂,但必須得有幾隻這樣的雞。 誰最激進,誰沒控制好自己的資金鍊,誰就來當這隻雞。 等猴子們的膽被嚇破了,我們再給桃子吃。 在這一輪的調控週期裏,有不聽話的房企瘋狂拿地,但也有聽話的房企主動去槓桿。 比如說萬科,曾經的最大房企,在恆大2017年繼續大舉擴張的第二年,主動去槓桿,把企業策略定爲“活下去”,規模大降。 2021年6月30日,恆大集團宣佈淨負債率已降低至100%以下 ,實現一條紅線變綠。 這說明如果恆大破產清算,所有者權益是能剛好抵消負債的。 假設不考慮外面那千億級未兌付商票的話。 如果考慮,那就離譜了,沒法算。 但同期,萬科的淨負債率,低到了僅爲20.2%,這表示如果萬科選擇破產清算,那麼淨資產會非常的多,離資不抵債差的很遠。 這麼低的淨資產負債率,說明萬科有大量的貨幣資金在閒置,能使用的很多融資手段都還沒有使用。 這麼低的資金使用率,說明經營效率太低,這導致萬科的規模被同行迅速的趕超,從第一掉到第二,然後是第三、第四、第五,排名在不斷的下墜中。 但這麼低的資金使用率,也讓萬科的資金鍊非常的安全。 同行破產一半,萬科都不用操心資金鍊的安危問題。 萬科很聽話,相信了中央的房住不炒。 如果這一輪政府不救市,那麼等同行破產一圈的時候,提前去槓桿的萬科可以施施然的走出來,吞掉同行的市場份額,成爲笑到最後的贏家。 如果這一輪政府再次漲價去庫存,房價再翻一倍去救恆大,那麼提前去槓桿的萬科,就成了恆大嘲笑的對象,被恆大遠遠的甩在身後,再也追不上來。 糖,肯定是要獎勵好孩子的。 等房價跌到一定程度,我相信政府肯定會出手護盤,但一定是建立在幾隻雞已經被拎出來殺掉的前提下。 好好的說了幾年,溫柔的控制了幾年,這幫地產商就是不聽,喊房住不炒喊的嗓子都啞了,就是沒人聽,隔三岔五的就給我刷新歷史最高地價,我們能有啥辦法。 因此,我不認爲政府會救恆大,我也反對政府去救恆大。 那麼普通人應該怎麼辦?被恆大影響的人應該怎麼辦? 這一波被恆大影響的人有點多,恆大不僅賣房子,還弄了個恆大金服大規模吸收老百姓的存款。 恆大的視頻和圖片能在各大微信羣以如此離譜的速度瘋傳,恆大金服功不可沒,涉及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最離譜的是,恆大內部強制員工購買恆大金服的理財產品,強制任務攤派,導致99%的恆大員工都是恆大金服的客戶。 這個政策直接導致在恆大金服無法兌付的時候,所有的恆大員工都炸毛了,不僅沒有安撫客戶,反而第一時間帶着客戶搞事情,以至於事態發酵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普通房企出事,甚至超過了普通P2P出事。 自古以來,兔子不吃窩邊草,許老闆居然把自家窩邊的草都給連根割了,最後孤掌難鳴,把自家員工全部推到了對立面。 事鬧這麼大,咎由自取。 對於有存款在恆大金服裏的人應該怎麼辦? 首先,恆大金服肯定是沒錢了,一分錢都沒了,但凡賬上資金還能多兌付一天,恆大都不會選擇停止兌付。 有些投資者對記者說,我們投資人現在就是想要回投資款,並不想要恆大的房子。 這話說的太幼稚了,恆大要是有錢給你的投資款,他何至於到今天這步境地。 你不小心掉到了泥坑裏,能爬出來就不錯了,還想着自己必須一塵不染,白衣勝雪,這怎麼可能,別做夢了。 恆大推出了以房抵欠款的政策。 你肯定是不想要,但你只能要,而且是儘早要。 恆大金服就是個P2P,暴雷後的規律參考其他P2P就可以了。 明日金不如今日銅,先拿到手多少算多少,越晚越倒黴。 此規則是不是宇宙真理我不知道,但已經得到了上千家暴雷P2P的驗證,至今沒有失效過。 虧是肯定要虧的,你現在能做的不是讓自己不虧,而是少虧。 對於恆大的購房者,已經付了款但幾年後才能收房那種。 你們現在已經完全不能動了,退房是不可能退房的,恆大一毛錢退不出來的。 現在你能做的只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找個菩薩拜一拜,燒點香祈禱一下,第二件事就是等政府過來幫你主持大局。 恆大雖然暴雷了,但不同於黑心小地產商的暴雷,並不涉及一房兩賣等惡性欺詐行爲,只是資金過於緊張,資金鍊斷了而已。 恆大所有的淨資產拿出來,還清所有的欠債我覺得是有點夠嗆的,但窟窿並不會太大,這麼大的房企國家的監管還是很嚴格的。 通過破產重整,拉長時間,利用通脹消化債務等,絕大多數恆大的樓盤,最後應該都是可以解決收房問題的。 虧應該是會虧一點的,延期、減配,這都可能發生,但大體應該還是過得去的。 至於圍觀看熱鬧的其他人,這幾年再買房,請千萬要看清房企的負債,手中現金過少,總負債過高的房企,千萬不要買他們的期房,風險相當大。 很多房企只是看起來是個高樓而已,但裏面全部是空心的。 房地產不是一個零風險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行業,不可能只要無腦上槓杆就能躺着賺錢的。 這麼多頭部地產商在6年前被政府救下後,完全沒有吸取教訓,變本加厲的上槓杆,覺得自己發財完全都是因爲自己膽子夠大,借的錢夠多。 在電梯裏做俯臥撐結果到了樓頂,你就真以爲做俯臥撐能到樓頂? 不吸取教訓的除了房企之外,還有那大大小小的炒房客。 房企不破產幾個,猴子們依然會無腦的狂熱高價拍土地。 炒房客不破產幾千個,猴子們依然會無腦的狂熱高價搶房子。 房住不炒喊幾年了?這些人聽了麼? 不見棺材,他們真的是不落淚。 - END - .. ...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網絡自媒體,本人不發表任何觀點和立場。 $中國恆大(03333)$ $恆大物業(06666)$ $恆大汽車(00708)$ $萬科A(000002)$ $碧桂園(02007)$ $融創中國(01918)$
【故事會】房住不炒喊幾年了,你們這些地產商聽了麼?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

  • Top
  • Latest
empty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