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便利店的品牌工程:建立可量化的服務力
@零售商业财经:便利店如何向“一見就進、一進就買、一買再買、一傳千里”的目標前進? 作者 | 王憲裕 編輯 | 鶴翔 出品 | 零售商業財經 ID:Retail-Finance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便利店也進入蓬勃發展期。與此同時,同城市各便利店品牌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差異化越來越少。 於是我們看到,一些便利店品牌開始在門店規模上頻立Flag,在商品側模仿並跟風引入鮮食、現磨咖啡等品類,甚至形成了“只要有流量、有利潤、有預算,別的品牌能做的我也不落後,外資品牌能做的本地品牌也做得到”的心態。 大同小異的便利店於消費者而言似乎都一樣,但對品牌而言卻是個危機、契機、也是轉機。 便利店普遍被視作零售業最具競爭力的業態之一,但從不同角度來看,便利店也屬於服務業,因爲它存在的目的與意義就是服務消費者,滿足其實時購物的需求。 便利店行業概況 圖源:《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 因“便利”屬性,消費者進店頻次高,常會參與、體驗產品製造及交易的全過程。在此不得不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標準作業流程,一個稍有規模的連鎖門店體系,各部門從上到下、從大至小都會建立該體系。 這套標準作業流程,一是可以讓門店工作人員在操作與服務標準上有所依據,避免“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情形;二是透過SOP來協助門店快速複製,進而搶佔市場;三是踐行品牌對消費者的承諾,確保消費者在這個品牌的不同門店可以體驗到同樣的服務流程、喝到同樣口感的飲品、嚐到同樣美味的鮮食。 但換個角度來看,SOP只規範了門店形象、產品創造及交易行爲的流程,想要把整個流程做好,其中關鍵還在於提供服務的“人”。 員工究竟是把事情“做完”還是“做好”?這個除了仰賴員工對組織的認同與態度之外,就必須將這些行爲轉化成可量化的服務力來看了。 01 SQC,可量化的競爭力 什麼是SQC?簡單講就是門店管理的檢驗指標。 S(Service)是服務、Q(Quality)是質量、C(Cleanness)是清潔。 日本7-ELEVEn教父鈴木敏文在《7-11零售聖經》一書中說到了便利店成功的四個基本原則:商品齊全、鮮度管理、清潔維護、親切服務。SQC就是圍繞這四個原則而建立的門店管理評鑑指標、管理工具。 鈴木敏文 圖源:網絡 爲什麼說SQC是檢驗門店管理的根本與核心? 原因在於,SQC檢驗的範圍涵蓋了與顧客基本需求息息相關的層面,不論是人員服務、商品質量或是門店形象,這些都是門店經營的基本責任,也是門店的基本功。 對便利店而言,衡量品牌形象的關鍵指標就是現場體驗感,這取決於每家門店的運營管理力和顧客滿意度。 然而,門店管理繁雜、顧客滿意度抽象而主觀,除了客訴的次數可以量化之外,其他的部分我們如何量化出具體指標,讓門店及管理者透過評鑑進行改革? 答案就是,建立一套評鑑系統。 以早期臺灣地區便利店爲例,雖然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的門店評覈表格、CRM系統,管理人員也會定期到門店逐項評覈並和店長討論如何改善,但並未形成循環性的追蹤與分析機制,再加上當時督導的區域任職時長較短,也無法切實做到長期追蹤門店的管理,因此收效不顯著。 就拿全家便利店來說,早期是督導帶着一張A4紙大小的表格打完分數後一張留在門店、一張帶回辦公室,短期效果有,但長期下來仍舊無法有效改善門店的品質。 全家便利店 圖源:網絡 此後,日本全家引進SQC評鑑系統,針對影響門店經營質量的三大關鍵“店鋪服務”、“商品質量和豐富性”、“環境乾淨”建立了一套標準,並確保這些標準能有落實執行的檢核方法後形成了一套信息系統,可完整保留記錄。 SQC的目的在於,藉由稽覈動作了解門店運營狀態,瞭解店長管理其店務、帳務、業務、服務之成效,以利後續分析並擬定對策及提供協助。同時,藉由門店問題考覈公司後勤各單位作業缺失,進一步降低銷售成本、提升效益。 有了SQC評鑑系統後,不但每家門店的管理力和服務力轉化成了具體的數字,可以透過數字清晰、準確發現問題,也讓運營主管和店長能夠根據數字的趨勢走向查漏補缺、精準改善、穩定服務質量進而提升運營績效。 當然,隨着技術的迭代、軟硬件的成熟,市面上也推出了不少“遠端視頻線上稽覈”的服務,這些都是可以量化門店服務力的工具,也是協助實體零售進步的抓手。 02 量化的服務力,成爲門店最佳檢驗工具 每項新的政策或是管理工具的推出,必定會對當事人造成新的壓力,SQC評鑑系統同樣如此。 從運營管理部門及門店人員視角出發,這是一個好用的門店檢驗工具。雖說業績的起伏與經濟環境、市場競爭、商圈立地等因素息息相關,但在同樣的外部條件下,不同門店依然呈現出高低之分。 就經驗值而言,不少門店將較差的銷售表現歸結於競爭店、缺貨、氣候等因素,卻很少提到“服務力”的影響,而前面這些因素如缺貨率、天氣溫度、競爭店家數都是可量化、可視化,且言之有物的。 管理人員只能從這些結果數據中去檢討、修正以避免重蹈覆轍,而SQC更像是“預防針”,幫助門店透過檢查結果來改善及預防。 目前,國內部分連鎖便利店品牌已建立了SQC工具,每個體系的側重點與涵蓋的內容不盡相同。結構舉例如下,項目內容及分配依側重點調整,下表僅供參考: SQC工具 圖源: 零售商業財經 那麼,檢查工作表有了、分數也呈現了,我們該如何判讀呢?例如: S,代表的是門店的人員服務,是領先指標。 如果一家店的服務不好,給顧客造成了不好的購物體驗,那麼顧客漸漸不上門,大概一兩個月之後該店的來客數及業績就會滑落。當運營人員看到這類指標分數的不良趨勢後就須介入店鋪管理,瞭解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而後提供協助及改善應對。 Q,代表着商品管理,是同步也是領先指標。 顧客買不到東西,會立即反映到當期的業績,比如說某個商品缺貨,也許消費者會買替代品、也許消費者離開不買,這次的購物經驗絕對會影響下次的入店意願,尤其是附近有競爭店存在的情況,除非那家競爭店的商品及服務力更差。 C,代表着賣場環境,是同步指標也是落後指標。 若這一指標分數低,表示門店的環境出了問題,可能是門店髒亂不潔等。這次消費者可能是不以爲意,但下次他就不一定會選擇這家店了。 基於S、Q、C三大指標,便利店可以從數字變化中發現問題。運營管理人員需要做的是,記住每一個關鍵數字,因爲每一個數字都代表着某一種運營實況,只要數字改變就代表着運營實況的改變。 便利店轉型方向 圖源: 《 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 》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當門店把新品、促銷商品都備齊了、宣傳文案也明顯清晰、人員面銷執行徹底,但整體銷售分析顯示這商品的銷量不佳,那麼,彙整的各項數據就可以給商品部門做覆盤,找到商品動銷難的根本原因。 此外,個別門店拿到的分數有沒有達到公司設定的目標?跟以前的經營情況相比,哪些變好了、哪些退步了?跟競爭門店相比,自己處在哪個位置?SQC工具都可以提供一個參考與改善的方向。 03 Back to Basic搶佔顧客的心佔率 就實體零售而言,開店數、市佔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也關乎品牌價值的衡量。但從品牌視角切入,筆者更偏好巴菲特曾經提到的“心佔率”。 心佔率有很多種說法,但基本思想不變,即在一個特定的場景中顧客所能聯想到的第一名,也可以說是顧客對品牌的好感度。 雖然說“心佔率”的邏輯等同於“市佔率”,可能你無法成爲顧客心目中的唯一,但卻可以成爲顧客心目中的優先選擇。不同點是,市佔率比心佔率更容易被量化、數據化。 過去,我們只能藉由來客數的增減判斷心佔率,如今,有了新的數字化工具,我們該如何搶佔顧客的心佔率? 首先,還是要回到鈴木敏文所提出的四大基本面,透過可量化的SQC指標來檢驗自己與同公司其他門店的差距,同時也要定期做市場調研,不管是同業或是異業,仍是那句老話“同行不必相忌、異業可以爲師”,這是相對價值。 其次,互聯網技術的提升、營銷玩法的多元豐富,電商渠道及線下會員營銷也是搶佔顧客心佔率的關鍵陣地。比如說: 1、會員制:善用營銷活動,利用好消費金額轉化爲會員積分的機制,包括積分抵扣消費、兌換贈品、轉送他人等,繼而形成穩定的消費者粘性與復購。 圖源: 《 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 》 2、訂閱制:小時候訂牛奶、訂報紙,讀書時訂中英文雜誌,工作時訂商業週刊、各類APP……“訂閱”行爲無處不在。其目的在於,有用且長期使用,或是通過長期訂閱獲取到一定的優惠力度。品牌看重“訂閱”的原因,正是因爲維持存量也是經營顧客心佔率的營銷手法之一。 3、直播帶貨: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融合趨勢不可逆,實體零售在經歷電商衝擊之後必須有效轉型。零售業有句名言“Retail is Detail”,魔鬼藏在細節裏。把基本面做好、建立可量化的服務力競爭力,便能有效搶佔顧客的心佔率。 結語 分享一個觀念,“門店服務消費者,運營部門服務門店,總部服務運營”。 連鎖便利店,是由位於不同商圈的門店所組成的。因爲分散在各城市的不同角落,依據總部規劃的門店形象、商品組合、營銷活動、服務流程,針對商圈內的顧客提供一致性的服務,滿足商圈內消費者對“便利”的基本期望、增加其對品牌的黏着度,除特殊選址的門店之外,多數門店的大部分來客是固定的,也因爲固定的老客重複光顧的頻率很高,“服務”便是經營的重中之重。 隨着便利店標準化程度日益提升,品牌之間的競爭漸趨白熱化、同質化問題開始顯現,便利店的品牌工程便成爲當下零售環境中一個關鍵環節。 品牌如何讓消費者形成一種“進門、轉化、復購、推薦”的良性循環,最終朝向“一見就進、一進就買、一買再買、一傳千里”的目標前進,極爲考驗品牌對零售本質的理解與踐行。
便利店的品牌工程:建立可量化的服務力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