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爲什麼是伊利
@华商韬略:
作者丨顏宇 從內蒙古地方企業做到亞洲第一,伊利的成功沒有祕密。 時代變革 1999年,遠赴中國談判的美國人白羨芙(Charlene Barshefsky)躲在北京一間女廁所裏,興奮地撥通了克林頓的電話: “總統先生,世界上最艱難、最偉大的談判結束了。” 爲慶祝中國加入WTO,媒體進行了鋪天蓋地的轟炸。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個世紀之交的年份將給中國帶來鋪天蓋地的變化,包括“健康”。 在那個全世界學習美國的階段,使美國人身體強壯的“三杯奶運動”備受追捧。二戰後,窮困的日本開始學,堅持“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幾十年來平均身高增加10cm。 有鑑於此,爲改善中國人的體質,在1998年國務院就修改了國人的食品結構改革綱要:人均口糧146公斤、奶類36公斤。 中國企業迎來了一次巨大的商機,還有一場以牛奶爲主的食品革命。 彼時,中國優質奶源多集中於內蒙古、新疆、黑龍江、河北,但由於交通和技術不完善,導致產品保質期較短,一般只有1-2天。這就造成了遙遠的南方,難以喝到優質牛奶。 一位29歲的年輕人改變了這一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伊利液態奶事業部經理潘剛在1999年底,第一次在中國大規模運用了歐洲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把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了7個月,開啓了液態奶時代。 這無異於是一場豪賭,因爲當時一條先進的利樂液態奶生產線價格超過1000萬元,潘剛引進了兩條,這對偏安內蒙古的伊利來說無異於是天價。 伊利集團地處內蒙古呼和浩特,得天獨厚般享有中國最優質的奶源。其前身是一個街道小廠,1993年更名爲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3年後在A股上市,成爲中國乳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如果這次液態奶改革失敗,伊利數年的發展就將付諸東流,潘剛纔起步的事業也會墜入深淵。 但潘剛贏了,他在該有的時間節點用該有的勇氣,進行了一場革命,爲牛奶打破了地域限制,爲遙遠的南方市場帶來了健康。 此次吃螃蟹的行爲,也爲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