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美國是否在衰落?

欄目說明:小話不定期給大家分享有趣的故事,內容來源於網絡,希望給您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 轉自公衆號:遠方青木
  • 作者:一棵青木

9月10日上午,中美元首進行通話,進行了一次電話會議。

拜登講了啥?我們講了啥?

新聞稿我就不發了,好像講了很多東西,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講,反正雙方几乎沒什麼共識,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只有一點雙方都一致確認,那就是中美應保持聯繫、廣泛對話,繼續發展中美關係。

動靜這麼大的電話會議,就講了這個?

這和沒通話又有什麼區別?

區別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有兩個細節事實,透露出了大量信息,比官方的通報稿體現出的東西要多得多。

首先,這次中美元首通話,是拜登主動發起的,中國方面是“應約”通話,這一點在中美雙方的媒體上都有明確說明。

中美雙方現在是處於吵架後互不搭理的階段。

誰先開口要求聊天,這個信息本身就很重要。

另外,通話的時間也很重要,雙方是選擇在北京時間9月10日上午通話的,中國這邊是正常上班時間。

而美國那邊,是9月9日的深夜,拜登在熬夜加班打電話。

這個通話時間的安排,體現出的是拜登對中國明顯的尊重。

但問題來了,拜登爲啥要尊重中國?

真尊重中國,還會對中國發起那麼多制裁和限制,搞出那麼多不友好的言論和政策麼?

帝國主義國家都是傲慢的,如果有一天他們突然不傲慢了,那一定是迫不得已。

就在今年3月份,中國還主動跑到美國去談判,比拜登半夜主動給中國打電話要尊重的多。

結果美國人是怎麼迴應的?

那個傲慢勁,別提了,簡直傲慢到天上去了。

中國高級官員直接會場發飆,說出了兩句名言:

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我們認爲你們會遵守基本的外交禮節。
我現在講一句,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這兩句名言一方面表明了中國的態度和實力,一方面也表明了當時的中國談判官員在美國到底遭遇了什麼。

反正,當時的美國談判代表絕對不是什麼熱情好客的主,發言異常強硬。

於是中國代表團就回去了。

中國人剛走沒幾天,美國人就慌了,主動要求來中國訪問,主動發起電話會議,姿態不斷的放軟。

這美國人咋回事?我們主動找他們談,他們不願意好好談,我們一生氣回家了,他們反而放低身段來主動和談了。

生個氣這麼有用的?

要真這麼有用,2018年的時候美國就慫了。

很多時候,我真的是對拜登政府治國理政的能力很無語,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別人。

你自己的國家怎麼樣,難道你自己不能準確評估麼?

3月份剛剛把中國代表團氣走,4月份美國的通脹就開始飆升了,大幅超過警戒線。

4,5,6,7,美國的通脹連漲4個月,給美國政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每個月CPI數值出來之後,美國政府都會發起一輪訪問申請或者電話會議申請,級別逐次升高。

8月份的通脹數據還沒出來,拜登這邊就已經和中國通完電話會議了。

僅從拜登主動打電話這一點,我就可以直接判定美國8月份的通脹數據一定是很糟糕的,都不需要等美國官方公佈。

2020年特朗普放水3萬億美元,2021年拜登放水2萬億美元,這不用想都知道美國肯定要通脹啊,難道這都預知不到?

很明顯,他們預知不到,否則美國人在3月份也不會把中國談判團給氣走。

美國姿態主動放軟,笑臉迎來的官員級別越來越高,如今已經高到了美國總統,是不是代表中美關係轉折有望,美國馬上就要認輸投降了?

答案也很明顯,這不可能。

這次拜登和中國通話,沒有談出什麼實際成果,這並不令人驚訝。

沒有實際成果是正常的,有實際成果那才叫不正常。

在如今的美國,反中不是某個人的意志,而是整個國家上上下下一致的意志,從上面的政客到街頭的嬉皮士,都覺得美國衰落是中國的原因,都認爲壓制中國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不扯上中國,美國政客好像都不會說話做事了。

在這種情況下,拜登能談個啥出來,自然啥也談不出來。

要讓美國人真心實意的和中國簽下合約,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美國人上上下下都覺得不能和中國再打下去了,越和中國打越吃虧。

經濟戰雖然和常規戰爭不一樣,但如何在談判桌上壓服對手,道理是相通的。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國軍隊入朝作戰。

在戰爭開啓前,中國反覆警告美國,不得越過38線,否則中國必然出兵。

但美國人不信中國說的話,直接兵臨鴨綠江,於是中國就出兵了。

然後就是打,打的一塌糊塗。

連續打了5次戰役之後,美國服了,認可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這個時候,其實美國已經不想打了。

當初無視中國警告,直接兵臨鴨綠江,是因爲美國認爲中國軍隊是隨手可以捏死的螞蟻。

中國敢參戰,美國就敢把中國打回石器時代,這就是美國元帥的一致認知。

但現在中國軍隊好強,完全就是個硬骨頭,能把牙崩碎那種,那美國軍隊幹嘛要死磕。

1951年5~6月,第五次戰役一結束,美國就不想打了,杜魯門批准了和中國和談的建議。

因爲中美沒有建交,這一決定經蘇聯做中間人,傳到了中國這裏。

中國自然也不想打,於是就同意了。

真正意義上的朝鮮戰爭,實際上只打了8個月,就是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在這期間中美雙方真的是不留手的死磕,美國軍隊想把中國軍隊滅了,中國軍隊也想把美國軍隊滅了。

經過1個月的協商,中美和談於1951年7月在板門店正式開啓。

從板門店和談這一天開始,朝鮮戰爭就已經變味了,雙方的鬥爭從你死我活,變成了能從談判桌上多拿點籌碼。

因爲美軍滅不掉志願軍,他們已經嘗試過了,而志願軍也滅不掉美軍,我們也嘗試過了。

中美雙方對握手言和都是沒有異議的,雙方最終肯定言和,但對於和談的條件,雙方都有異議。

美方說,他們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優勢,要在地面上得到體現和補償,因此要求中朝軍隊單方面後撤38~68公里。

土地都是拳頭打出來的,你要是打下來了,我們也就認了,你沒打下來,憑什麼要?

這種無理的條件,我們自然不可能答應,而美國人也不同意以現有控制區作爲邊界。

因此,朝鮮戰爭並不是1951年7月結束的,而是1953年7月結束的。

板門店和談,談了足足2年,在這期間中美一直都在小規模衝突。

大規模衝突只有一次,就是上甘嶺戰役,規模能和五次戰役媲美的大型戰鬥。

第五次戰役後,中美雙方都無意再進行大規模戰爭了,爲什麼我們不認爲第五次戰役是朝鮮戰爭的轉折點,而把上甘嶺戰役稱之爲轉折點?

因爲上甘嶺戰役,徹底摧毀了美國的自信心。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爆發,這是出乎中美預料之外的,雙方當時都沒打算進行大規模戰爭。

在板門店和談,已經談了一年零3個月了,中美軍隊在控制區對峙,誰都不想大打出手。

1952年10月8日,因爲戰俘遣返的細節問題,中美談判又又又又一次破裂了。

這種破裂已經出現無數次了,不過這一次稍微有點不同,因爲美方單方面宣佈無限期休會,不和中國談了。

1952年10月14日,美軍決定發起“金化攻勢”,展示下美軍的實力。

雖然要打,但美軍也沒打算大打出手,只是打算攻佔志願軍五聖山陣地前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也就是後來的上甘嶺。

在這兩個高地上,志願軍的防禦力量總共只有兩個連,而範弗利特決定以飽和炮火攻擊,再投入一個營的地面部隊,預估傷亡在100人以內。

挑起這種小規模戰鬥的目的,是給志願軍看一看美軍強大的攻擊能力。

你的陣地,我不是打不下來,只是不想犧牲軍隊去打而已,你不要不識好歹。

打完這一仗,中國方面應該就會讓步了。

因此,在戰鬥開始前,美軍把很多記者請到了現場,請他們觀摩美軍摧枯拉朽的攻堅能力,準備在輿論造勢。

上甘嶺戰役,最初是一場表演戰,展示美軍炮火實力的一次表演。

範佛里特萬萬沒想到,這兩個連的志願軍,居然如此的難啃。

在全世界的目睹下,美軍大敗,損失慘重。

打這一仗,是用來證明美軍強大,迫使中國讓步的,如今自己打輸了,還被全世界都看到了,這怎麼繼續談判?

無論如何,上甘嶺都必須要打下來。

一個營不行,那就一個團,再不行就一個旅,志願軍就兩個連,我不相信都是超人。

中國這邊也及時發現了美軍打這一仗的險惡用心,要求立即增援上甘嶺。

你增兵,我也增兵。

你再增兵,我也就再增兵。

就這樣,中美雙方在上甘嶺打成了添油戰術。

最終,預估中的營連級戰鬥,被打成了軍團級別的戰鬥,美軍出動6萬多人,志願軍出動4萬多人,雙方合計10多萬人。

美軍原本預計傷亡100人,最後傷亡2.5萬人,寸土未得,和沒開戰之前一樣,而志願軍傷亡1.15萬人。

而最挫傷美軍自信心的還不是傷亡數據和土地得失,而是戰鬥形式。

在五次戰役中,志願軍要麼夜襲,要麼運動戰,很少和美軍正面槓。

縱然美軍拿志願軍無可奈何,心中也是不服氣的。

敵人太狡猾/自己不小心/敵人運氣實在太好/自己運氣實在太差,反正只要給我逮到機會正面轟一波,這幫武器簡陋的志願軍肯定不是對手的。

但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火力優勢,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和志願軍打起了正面槓的陣地戰。

雙方都出動了軍級別的兵力,美軍還對固定陣地發射了當時美軍歷史上,也是當時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和烈度的炮火。

結果,陣地始終在志願軍手裏,自己傷亡數據居然還遠大於志願軍。

美國人在自己最驕傲的領域,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攻擊,結果居然沒能擊敗中國人,我們頂住了美國人的全力一擊。

夜戰肯定打不過志願軍,運動戰肯定打不過志願軍,如果陣地攻堅戰還打不過志願軍,那美軍還能打什麼?只能打守衛戰了麼?

久守必失,只能防守那不是等死麼。

於是美軍就再也不打了,雙方就在陣地上對峙,今天你派幾十個人突擊一下,明天我派幾十個人突擊一下,互相搞了一年。

空耗多日軍餉後,美國上上下下一致認爲,和中國再打下去沒有任何好處和必要性。

於是,前線的談判代表突然變臉,笑臉以對,痛快的讓了很多步,和志願軍的談判順利的推動了下去。

1953年7月,中美正式簽署停戰協議,朝鮮戰爭結束。

這就是美國人願意和談的前提條件。

中美經濟戰的五次戰役已經打完了,在特朗普時期就打完了,美國把能加的關稅全加上了,中國把能加的也基本都加上了。

2018年3月23日,美國威脅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中國迅速宣稱將同等反制。

2018年7月6日,關稅戰開始,美國正式對第一批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

同日,中國對美國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

2018年8月23日,美國對第二批價值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

同日,中國對美國16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

2018年9月24日,美國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

同日,中國對美國價值6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5~10%的關稅。

2019年1月1日起,中國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的加徵關稅,暫停3個月,表達善意。

2019年5月6日,特朗普突然抽風式宣佈將在5月10日,把美國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的加徵關稅從10%提升至25%。

5月13日,中國將美國價值600億美元的商品的關稅提升至10%、20%和25%。

2019年9月1日,美國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5%的關稅,第一批A清單當日實施,第二批B清單12月15日實施。

同日,中國宣佈對價值75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5%、10%的關稅。

2019年10月18日,迫於美國國內的壓力,美國宣佈在10月31日啓動對3000億美元商品A清單的排除程序。

2019年12月13日,美國宣佈將3000億美元商品A清單加徵的關稅從15%降低至7.5%,同時暫停原定於12月15日執行的B清單。

在此後的日子裏,大量的美國企業提交了大量的關稅排除申請,基本上每一兩個月美國就從A清單裏排除一批商品,因爲這些商品美國急需,關稅100%由美國人承擔,沒有收的必要性。

至此,美國發動關稅戰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再也沒有對中國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大打出手之後,美國發現自己在經濟領域居然無可奈何,底牌出盡後中國的經濟不僅沒崩,反而欣欣向榮,甚至連中美逆差都居然是在增長的。

打的很激烈,由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遠遠大於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單純從關稅徵收額來看,好像是美國數據佔優。

但是在雙方在戰場上達成戰略均勢,形成關稅對峙的局面之後,美國尷尬的發現,中美逆差居然還在繼續增長。

對中國執行關稅肯定是傷害美國經濟的,但如果能遏制中國在經濟增長,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但如今,在關稅底牌盡出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居然沒能壓制住?

那我發動這個戰爭究竟有何意義?

於是美國就不想和中國打了。

中國自然也不想打,於是雙方開始和談。

從這一天開始,其實中美經濟戰就已經變味了,雙方的鬥爭從你死我活,變成了能從談判桌上多拿點籌碼。

中美雙方對握手言和都是沒有異議的,雙方最終肯定言和,但對於和談的條件,雙方都有異議。

過了一段時間後,經濟戰的上甘嶺戰役爆發。

2019年5月,美國宣佈對華爲實施制裁,禁止華爲使用和美國本土技術相關的元器件,同時不允許華爲使用谷歌GMS服務。

這本來只是一個順手爲之的小政策,在中美經濟大軍團面前,華爲頂多就是兩個連。

按美國的預想,隨手就能把華爲打的嗷嗷叫,然後藉此在談判桌上取得一點更好的談判條件。

美國敢於發動經濟戰,最大的底氣當然是自己的經濟規模,其次就是自己的科技實力。

科技硬實力,是美國的驕傲所在。

制裁誰,誰就得死,不用美國技術你就沒法活,在以前那是屢試不爽。

華爲事件之所以成爲焦點,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沒被美國弄死。

按以前的規則,在美國之外生產的任何商品,只要含有25%以上的美國零件甚至是美國技術,都算美國貨,都不允許出口給華爲。

這個標準對以前全球的所有企業都是夠用的,都能把你直接打撲街。

但美國萬萬沒想到,居然對華爲一點影響都沒有,甚至華爲的營收和利潤還因此暴漲,因爲得到了全球的關注。

2019年12月23日,美國喪心病狂的宣佈將對華爲的出口管制標準,從25%美國技術下調至10%。

但萬萬沒想到,華爲還是沒受到什麼影響,營收和利潤還是在漲,而且是大漲。

2020年5月27日,美國**的宣佈把對華爲的出口管制標準下調至0%,也就是哪怕你用了1%產自美國的任何東西或專利技術,你整個東西都算美國貨,敢出口給華爲我就連鎖制裁你。

美國的技術封鎖,至此被徹底用到了極限,可謂是發揮出了美國全部的實力。

也終於對華爲造成了傷害,華爲的手機業務被迫出售。

但是在2020財年,華爲的整體營收和利潤,居然還是在漲的,想依靠技術封鎖斷供讓一家中國企業直接崩潰已經被徹底驗證是癡心妄想。

除了華爲之外,美國還把幾十家中國大型企業加入了實體清單,實行封鎖斷供,但依然沒有對中國產生太大影響。

大規模兵團級的關稅戰役結束後,美國在一個不起眼的私營公司上和中國玩起了技術領域的火海戰術,攻擊華爲及幾十家大型中國企業。

最終,寸土未得,自家芯片公司瘋狂**,損失慘重。

從此之後,美國就再也沒有對中國發動過大規模技術封鎖斷供了,因爲知道沒啥用。

美國人在自己最驕傲的領域,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攻擊,結果居然沒能擊敗中國人,我們頂住了美國人的全力一擊。

朝鮮戰爭的後半段,上甘嶺戰役之後,中美雙方既不發動大規模運動戰,也不發動大規模陣地戰,雙方就這麼耗着,慢慢談,看誰先耗不住。

經濟戰的節奏,本來要比熱戰爭慢的多。

沒想到,新冠來了。

疫情爆發後,美國所加的關稅,幾乎全部轉移到了自己的頭上。

誰爲關稅買單,這個其實很好算,看中國商品到岸價的提升幅度就知道了,因爲到岸價是在收取關稅之前,支付給中國廠家的價格。

如果加徵關稅後到岸價和離岸價不變或者上升,那就代表美國消費者承擔了所有關稅成本。

如果加徵關稅後到岸價和離岸價下降,那中國就承擔了關稅的成本,視下降的幅度還可以推測出中方承擔關稅的比例。

在疫情爆發前,根據到岸價和離岸價的變化情況,可以推測出中國承擔的關稅比例大概是50%左右,因爲到岸價和離岸價的跌幅小於關稅的一半,那多出來的成本自然只能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但自從疫情爆發後,供需關係就開始失衡,中國商品到岸價和離岸價開始瘋狂的提升。

如今,美國加徵關稅的90%以上,都是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而美國的債務,也已經接近了極限。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數據,截止7月31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爲28.43萬億元,而美國的法定債務上限是28.4萬億美元,財政部已經沒有權力再發債了,資金鍊即將斷裂。

美國財長耶倫大聲疾呼,如果國會不及時採取行動提高法定債務上限,今年10月美國將觸發歷史性國債違約,導致美國經濟崩盤。

但當初之所以設定法定債務上限,就是爲了限制聯邦債務的無限制擴張,是保證美元信用的重要手段。

頭可斷,血可流,聯邦債務法定上限不可破,聯邦法律說話一口唾沫一口釘。

美國不是蔣介石,絕對幹不出屢屢突破法定債務上限,濫發金圓券這種不要臉的事情。

但如果再不提升法定債務上限,一旦美債崩盤,美國就全完了。

如果美國國債違約,那整個美國的無風險利率都要大幅提升,以補償美債可能的違約風險,而之前這個數據是被視爲0的。

一旦美國無風險利率上升,那麼美國所有的資產都需要進行風險補償,也就是大幅折價。

美國的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可能會因此直接腰斬,再腰斬。

資本大崩盤,這是要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老命啊。

因此,美國政府可以關門,但美債絕對不允許違約。

法定債務上限依照法律是不能動的,但不動美國就沒錢了,怎麼辦?

沒有關係,美國曆史上多次碰到這樣的事情,早就熟練的一塌糊塗。

法定債務上限這個東西,設定出來就是爲了被違反的。

沒錢了,那就突破一下唄,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因此,美國又要進行新一輪借債放水了。

但是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放水就代表着通脹啊,而美國的通脹已經高的很危險了。

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大放水沒有帶來通脹的核心原因,是因爲當時中國參與了美國的救市,給美國輸送了大量的廉價工業品。

瘋狂擴產能去壓美國的通脹,換來的美元再大量購買美國的國債,讓美國的資金實現了完美的循環,既解決了頂層資本崩盤的問題,也解決了底層人吃不上飯,買不起廉價物品的問題,放出去的錢轉了一圈,又沉澱在了美債,沒有引發什麼禍亂。

但這一次,中國不配合了。

美國敢打經濟戰的底氣,在於自己的經濟規模和技術實力。

而中國敢打經濟戰的底氣在哪?

考慮通脹影響後,在過去的十年裏,也就是2010年到2020年,全球的GDP增長了11.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增長了9萬億美元,美國增長了4萬億美元,兩國合計增長了13萬億美元。

等會,中美兩國GDP增長了13萬億美元,全球GDP增長了11.5萬億美元,這數據是不是有點問題?

沒有問題,全球其他國家合在一起,這十年裏GDP總共增長了負的1.5萬億美元,和中美的數據合在一起,正好是11.5萬億美元。

隨便舉幾個例子,給你們看看這幾年傳統的強國有多慘。

2013年,俄羅斯的人均GDP是1.6萬美元,如今只有1萬出頭了,8年GDP跌了40%。

日本的人均GDP和25年前相比,一毛錢都沒增長,反而還下降了20%。

英法德等列強吸全球的血,結果經濟幾乎就是在原地踏步。

其他那些落後國家,就更慘了。

全球所有國家加在一起,這十年裏,GDP倒退了1.5萬億美元。

在金融危機後這黑暗的十年裏,全球GDP增長爲負的1.5萬億美元,列強們原地踏步,美國GDP居然還增長了4萬億美元。

如果沒有中國,那美國現在簡直就是世界之光啊,典型的盛世,牛到爆炸。

但結果中國增長了9萬億美元,這讓美國非常尷尬。

在全球所有國家裏,中國是經濟最健康的,也是唯一能承受美國滔天美元的國家。

中國的產能之多,已經多到了能改變計量單位的地步,發明了“世界”這一全新的計量單位。

中國造船=1/3世界
中國汽車=1/3世界
中國超算=1/3世界
中國水泥=1/2世界
中國高鐵=2/3世界
中國鋼鐵=3/5世界
中國手機=3/4世界
中國光伏=9/10世界

這麼龐大的產能,既是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勳章,也是疫情下美國最急需的東西。

在這種前提下,美國政客過來談判,結果居然只想解決美國關切的問題,只想得到美方想要的結果,單方面受益,既要壞事做絕,還想好處佔盡,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美國老百姓樂於見到美國政府打壓中國,但堅決反對自己的生活物資漲價。

等美國百姓強烈反戰的時候,纔是美國政客們願意簽署合約的時候。

美國其實沒那麼強大。

美國確實很有錢,不是一般的有錢,但美國有錢不代表美國政府有錢。

明朝末期,大明很富,很有錢,士大夫的錢有的是,地窖裏的銀子堆成山,但這並不代表大明政府很強大。

李自成在北京隨便抄家都能弄出7000萬兩銀子,結果崇禎哭着求大臣捐款,最後才捐了20萬。

整個明朝的錢,都在士大夫手裏。

美國如今的情況,也差不多。

雖然美國的整體國力確實還是強於中國,但只論政府力量的對轟,中國還真不怕美國,甚至完全可以打出優勢出來。

合約這東西不是談出來的,都是打出來的,一切合約都是看打的結果。

所謂談判,不過是等打完了之後,雙方對打的結果做出一個紙面上的互相確認。

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休想拿到。

朝鮮戰爭一戰,讓美軍再也不敢踏入中國陸軍所在的土地上,對中國發動地面作戰這種東西美國從上到下就沒人想過,直接排除在所有可能性之外。

如今的經濟大對抗,中國也要一戰鎖定未來幾十年的勝局,讓美國從上到下所有人再也不考慮對中國發動關稅戰和斷供製裁,把這些東西直接排除在所有可能性之外。

打出來的和平纔是真和平,不打疼對方,讓他認識到開戰後自己會受到的傷害,就永遠不可能有真和平。

談出來的和平,跪出來的和平,對方反覆無常,翻臉不認賬,訛詐了還要再訛詐,這都是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事情。

不疼,他就始終覺得自己要少了。

因此,要達到和美國和談這個戰略目標,就必須要先打疼美國,讓美國上上下下都認識到在經濟領域對中國開戰是不可取的。

如今還差不少火候,美國還沒民怨沸騰。

所以拜登主動給我們打電話了,但那又怎樣呢,他不會讓步,但不讓步我們堅決不籤和約。

不同意,那繼續打下去就是了,反正時間不在美國那邊。

等他們什麼時候疼的受不了了,再說吧。

-   END   -

.. ...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網絡自媒體,本人不發表任何觀點和立場。

$納斯達克(.IXIC)$ $標普500(.SPX)$ $道瓊斯(.DJI)$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Report

Comment440

  • Top
  • Latest
  • LSGG
    ·2021-09-18
    高科技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A股里有多国外企业到A股上市?再看看美股,集中了全球最好最优质的企业。这就是差距。
    Reply
    Report
    Fold Replies
    • 阿Q正传
      去薅米国人羊毛不是更好吗?
      2021-09-24
      Reply
      Report
    • 干就
      50年内吧,高科技方面每天还是领先
      2021-09-20
      Reply
      Report
  • 中金十二月
    ·2021-09-20
    特与拜之争在美债上限大斗技术性违约不可避免倒计时周期,违约后的大锤下调评级风暴可怕(2011回顾历史),继续持仓三倍做空罗素2000;英日外汇持空;美债美股美通胀历史性危墙砸中不可能翻身,躲过福气爆棚,押宝机遇则年底财务自由。
    Reply
    Report
  • Saraat
    ·2021-09-28
    美国就是流星一闪即逝,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传承竞争力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不是一个二百多年东拼西凑的国家能比拟的,中华民族必将重回世界之巅
    Reply
    Report
  • koolgal
    ·2021-09-16
    China & US may not be good friends but in the interest of common people they should set aside their differences to work cohesively together for the good of their countries. Only then can Peace prevail
    Reply
    Report
  • 金雨鑫
    ·2021-09-16
    从本拉登2001年9月11日飞机撞了双子塔和五角大楼后,美国报复性战争攻打阿富汗战争,耗资巨大,人员伤亡,加上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数全球第一,这一切的一切,美国??是在走下坡路……
    Reply
    Report
  • KYHBKO
    ·2021-09-17
    US couldn't understand China because they see things from their perspective and not from Chinese point of view.
    US ends up seeing what they want to see and hearing what they want to hear.
    Reply
    Report
  • huaer8497
    ·2021-09-16
    美国人大多是骄傲和傲慢的人。 但他们掌握权力的时间足够长,不会失去权力,但最终会萎缩。 如果它们更可预测,中国会很棒 [财迷] [财迷] [财迷]
    Reply
    Report
  • old_gun
    ·2021-09-29
    gdp都是以美元计价,所以汇率的变动影响还是挺大的,比如俄罗斯
    Reply
    Report
  • PeaceMaker
    ·2021-09-29
    interesting analysis
    Reply
    Report
  • 文章很长….
    Reply
    Report
  • 欧阳北坡
    ·2021-09-21
    自媒体战狼申请出战[笑哭][笑哭][笑哭]
    Reply
    Report
  • koolgal
    ·2021-09-21
    America must work and cooperate with China and put aside their differences for the greater good of mankind. ?????
    Reply
    Report
  • 程桂华
    ·2021-09-21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各不相伤才能共处。打是下策,和是王道。
    Reply
    Report
  • 大吉大利018
    ·2021-09-19
    分析的到位
    Reply
    Report
  • 镁烷镁钌
    ·2021-09-17
    被屏蔽的都是什么评论
    Reply
    Report
  • 索罗斯不做空
    ·2021-09-17
    二十年内美国依旧世界军事科技老大,经济总量未必
    Reply
    Report
  • epeizhi
    ·2021-09-16

    米果衰弱到股市长牛,脑残的题目真多

    Reply
    Report
  • HoldMySake
    ·2021-09-16
    CPI 5.3啪啪啪打脸了,满满的歪理,取关了
    Reply
    Report
  • 聽風觀雲
    ·2021-09-16
    衰落言过其实了。
    Reply
    Report
  • 华尔街的梧桐
    ·2021-09-16
    如果哪天大批美国企业来中国上市,美国就衰落了
    Reply
    Report